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笔记】《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关于家庭教育的一点思考

读书笔记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暑假写了一篇《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读书笔记(点击蓝字阅读),主要摘录了上篇有关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建议,有读者留言询问下篇,在此作以回复。

苏霍姆林斯基在上篇主要阐述了学生智力的培养,下篇则是如何进行道德教育或者说发展学生精神世界,包括家庭教育、劳动教育、集体教育、理想教育等。

下篇第51——61条是关于教师如何指导家庭教育,作者根据多年工作实践得出一个结论:“不关心家长的教育修养,任何教育和教学任务都不可能完成。”反复强调“儿童的家庭精神生活和学校教学应该统一”,并且他们在学校专门设有家长教育学校。

反观我们的教育,经常是孩子出了状况才有家校沟通,而问题学生的背后,往往是问题家庭。

时值寒假,本篇读书笔记是我作为一个母亲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反思,也值得每一位家长思考。

原文摘录

51.谁在教育儿童,什么在教育儿童,在教育方面什么取决于教师,什么取决于其他教育者

我想把我们开始教育和培养的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几个雕塑家带着自己的刀子同时来到它旁边,要把它塑造成一座雕像,使它具有灵性,体现出人类的理想。这些雕塑家到底是谁,有多少人?

有许多力量参与人的教育过程,第一是家庭,家庭中最细致和最有才干的雕塑家是母亲;第二是教师,他有精神财富、智慧、知识、能力、爱好和生活经验,有智力、审美和创造等方面的需要,有自己的兴趣和志向;第三是对每个人产生强大教育影响的集体;第四是每个受教育者个人;第五是受教育者在智力、美感、道德等珍宝的世界中的精神生活——书籍;第六是完全未料想到的雕塑家(学生在街上结交的少年;来做客一周而使儿童一生都酷爱无线电工程或星球世界幻想的亲属或熟人)。

52. 怎样培养母亲和父亲做好学校和家庭的协同教育工作

在良好的家庭中,父母善良和谐、互敬互爱和互让是教育影响的主要力量,儿童也不怀疑,正是家庭中一切都好,对他们起了教育作用。

任何幼儿园,哪怕是最理想的幼儿园,都不能取代母育学校,或者弥补母亲和父亲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最敏感的领域即个性教育方面由于疏忽所造成的缺陷。

我们教师集体坚信,家长教育学是共产主义教育学的第一篇章。

53. 怎样使教育者的话进入受教育者的内心

一颗在童年时代早期心灵中的小种子,在成年时会成为一颗大树。

54.作为教育者的父母怎样做到行动统一

家长教育不明智,母爱和父爱就会使儿童畸形发展。

(除了溺爱)要告诉家长还应该当心另一种不理智、本能的爱,就是暴君式的爱。这种爱的根源,是有些家长既自私自利,又不文明。他们对待自己的孩子就像对待物品一样:这是我的桌子,我想放到哪里,就放在哪里。这是我的女儿,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想起了什么,就要求什么……我们的社会中还有人像暴君一样陶醉于管辖别人,从中感到乐趣。我们教师首先要同这种现象作斗争。

不可让任何一个家庭发生吹毛求疵、责备、歇斯底里地抱怨和非难等情况,因为在这种气氛里,小孩子也会变得冷酷,我认为,这是对少年心灵的一种可怕的打击。

家长的权力就是母亲和父亲智慧的结合,意志、情感、愿望的统一。热爱自己的创造物的两个成年人,如果不把智慧结合起来,家长的权力就会变成专横。只要儿童感到母亲和父亲对“可以”“不可以”“应当”等概念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最合理的事情在他看来也会是暴力、强制,是对他自由的践踏。

56. 为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该做些什么

学业成绩的评分,并不表示道德品质的评分。违反这一点,就会给儿童造成很深的创伤,有时会摧残儿童的心灵。把学科评分和道德面貌等同起来,就是不假思索地追求表面上不错的指标——数字。我们认为,不可把一切归结为一个简单的结论:分数好,孩子就好;分数“不合要求”,就等于学生“没有达到水平”。这种奇怪的、教育上无知的观点,看不见人是许多种特点、品质、能力和喜好的和谐统一体。

57. 怎样随着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而加深对家长的教育工作

家庭中应该充满尊重科学、文化、书籍的精神。我们在家长教育学校的各部讲课时,在进行个别谈话时,都要谈家庭图书和家庭集体的精神生活问题,我们力求培养儿童具有多方面的精神兴趣和需要,其中对书的需要应当是首要的。我们已经使不少家庭把傍晚前一个小时作为读书的时间,儿童和少年这时阅读自己家庭图书室的书或学校图书馆借来的书。

少年和青年社会成熟性的最主要标志,是对家庭开支的劳动贡献。我们认为,让男女青年在学校毕业前往往只当一名物质财富的消费者,是完全不应该的,这是部分青年幼稚病的基本原因。

一个人怎样劳动,他做什么和抱着什么目的,就决定了他怎样的思想。

58. 怎样同家庭一道指导儿童劳动

只有当劳动对于一个人不是抽象的教育练习,而是缺少他就没有饭吃、没有衣穿的事情时,他才能成为真正的劳动者,成为真正的人。

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劳动儿童和劳动少年对人们的看法,和没有真正劳动过的人是完全不同的。

59. 怎样通过劳动使心灵高尚和培养人性

只有当一个人在为他人的幸福而献出自己的一点心灵时,才能养成这种崇高的品质,献出精神财富。人与人的关系在劳动中显露得最为鲜明,这时,一个人为另一个人而有所创造。最细致、最复杂的劳动还表现在这种时候,即一个人到另一个人那里去,从他的眼神里看到和在他“言外”之意中听到求助的呼吁。这种劳动使人类精神活动的最高阶段。

60. 怎样和家长一道培养未来的母亲和父亲

学校培养的人,不仅是公民和劳动者,而且是未来的父亲和母亲,即自己子女的教育者。

在人类生活这个领域中,受教育者的积极精神活动同教师的话语相结合,发源于世界上最洁净的一条溪流,它的名字叫尊重妇女。

61. 怎样培养对妇女——姑娘、母亲的尊重

我给少年讲做母亲的妇女,我说:儿子永远不要忘记,她是生命的创造者。她给你以生命,喂养了你;在你面前开展了世界的美,向你的心灵灌输了善恶和荣辱的初步概念。儿子们要懂得,母亲对于孩子、对于孩子的命运倾注了全部心血、关怀和焦虑。孩子们的心地和行为如果善良,就是她的幸福,如果邪恶,就是她的痛苦。每个妇女都是母亲或者未来的母亲。她按自己的方式深刻而极好地体会到对整个人类负有责任。母性使妇女变得美好和贤明。从妇女成为母亲的时候起,她的感情就具有崇高的,除她之外谁都难以了解的意义。

一点思考

1

关于母爱

当一个孩子出现学习或习惯、性格方面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归因,每一个参与孩子教育过程的力量都应该自我反思。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众多因素中,如果说遇到什么老师、进入什么集体、读什么书、结交什么朋友都有一定偶然性,那么只有父母——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必然而且起决定性作用的。

二十年工作经历,所遇优秀的孩子大都有一个稳定幸福的家庭,或者一个优秀的母亲(离异家庭中随母亲生活的孩子比随父亲生活的孩子心理问题更少)。拿破仑说:“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母爱的无私和伟大无论怎么赞颂都不为过。

问题在于,我们只一味强调母亲在孩子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父亲的缺席就成了理所当然,并且全然不顾母亲在育儿过程中的艰难和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当代女性除了担负家庭教育的重任,也在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很多女性工作方面承受的压力不比男性少。爱不是无源之水,试想,一个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爱的母亲,一个陷于家庭矛盾自怨自艾自顾不暇的母亲,怎么把更多的爱给孩子?

作为老师,见过问题学生的母亲在孩子闯祸之后到学校来泣不成声表示无能为力,那眼泪里,必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寒凉和辛酸;也见过特别优秀的孩子的母亲打扮得漂漂亮亮自信而魅力十足地告诉我对孩子未来的规划和担忧。这背后,自然是父亲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如作者所写的那样:父母善良和谐、互敬互爱和互让是教育影响的主要力量。

因此,在强调家庭教育中母亲的重要作用的同时,父亲也应反省是否履行了作为一家之长的职责,有没有做到尊重妻子、热爱劳动、陪伴孩子。

网络上有一篇文章写得特别好《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爸爸爱妈妈》,每一个爸爸都应该读一读,每一个妈妈也要意识到自己作为母亲的神圣使命,修炼一颗坚韧柔软的灵魂,用最温润的爱告诉孩子:家是你永远的港湾。

2

关于劳动

前两天我让课代表发一点读书笔记,女孩说在家里劳动,发了一张挂粉条的照片,我看了挺开心。女儿最近不知道受了什么启发,每天晚上必须亲自动手为我洗脚,并且是从打水、按摩到擦脚全套服务,虽然动作笨拙有时把水洒一地,我心里还是有些舍不得,但我们全家依然大力支持和鼓励。

劳动不仅仅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锻炼意志、形成健康人格,还有益于左右脑开发、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孩子观察、分析、判断、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发展智力。

我们不能把“天道酬勤”的“勤”狭隘地理解为工作和学习上的勤奋,日常生活中勤劳的孩子往往更阳光、健康,而一个只知道读书学习从不参加家庭劳动的孩子即便学习成绩优秀,也是令人担忧的。

不要怕劳动耽误孩子的学习,不要怕孩子做得不好,不要怕孩子吃苦受累,越舍得用孩子,越鼓励孩子去担当去付出,孩子就越出色,越有勇气有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寒假生活的一点建议

家庭成员明确分工根据家庭实际情况,每个家庭成员(包括孩子)按时间段或任务明确各自的职责,包括打扫卫生、做饭洗碗、陪伴幼儿、辅导学习等等,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为一点琐事产生家庭矛盾。

制定计划并坚持执行:我们要求孩子在假期要制定学习计划,家长也应制定相应的工作和生活计划,和孩子一起完成。(我和两个孩子约定每天12点之前做寒假作业和练字,下午户外活动,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后晚上可以看半小时电视,入睡前读半小时书。我每天六点起床,上午和孩子一起备课、读书学习,中午休息,晚上瑜伽和陪孩子读书。我们都一直坚持在执行。)

控制情绪和良性沟通:一家人24小时在一起难免发生摩擦,尤其孩子任性的时候或辅导作业的时候,父母常常会情绪失控。成熟的父母应尝试学会控制情绪,少一点呵斥、责骂,多一点尊重理解,选择合适的时机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深度交谈,也许比“吼”更有效。

父母之间更要好好说话,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有时候不妨真诚地向孩子道歉,告诉他:没有完美的父母,爸爸妈妈也会犯错,我们一起改变和成长。

高质量陪伴:无论多忙,每天一定要抽出时间放下手机陪伴孩子,或一起读书,或户外活动,或交流谈心,真正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用心珍惜,因为:孩子的成长没有预演,错过就不会再回来。

祝大家寒假愉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笔记: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中)——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世界
屏读札记:和善寄语(20200606)
81、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一些问题.....4
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新父母学校的教育信条100
刘良华教授给新父母学校的教育信条10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