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演洪氏繁衍脉络参考

大演洪氏繁衍脉络

洪氏家族历史渊源

共城

 少昊时,共工氏,居住在黄河两岸,相传是炎帝的后裔。距今三千年前,共工族建共国,共国有共城,后共工氏益水为洪。宋朝丞相文惠公洪适序《洪氏宗谱》述:“洪氏之先,共工氏之后也,洪之义从水从共,而共氏曾以水德霸九州,因此得姓焉。”春秋时期,李聃(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母亦洪氏。

敦煌

 汉武时(距今2100年前后,公元前157年-公元前87年),洪氏迁敦煌,又立官,掌管天下姓氏,家族发达、成为望族,曰“敦煌郡”。据清朝《洪氏定谱》记载到宋朝洪适(1117-1184)已经有74代(七十四世),按一代人平均20-25年推算,洪氏家族最早在甘肃敦煌居住的时间应该是公元前730-360年,属于春秋年代(距今2700年前后)。

青齐:彭城(今江苏徐州)、下邳,今徐州一带,东汉末年(公元180年前后),洪氏自敦煌迁青齐。

庐江:三国(220-280年)东吴庐江(今属安徽)太守洪矩是宣城人。

京口

 长江南岸,晋永嘉末(307-313年),大司农(秦汉时全国财政经济的主管官,後逐渐演变为专掌国家仓廪或劝课农桑之官)公雅自青齐(下邳)迁京口。

盱眙:属江南凤阳府,唐(618年左右)孝昌公自京口迁盱眙。

 :属江南徽州府,孝昌孙昺到此做官迁此。

婺源

 婺源(今江西省的一个古县,历史上属徽州管辖,是古徽州府六县之一),昺孙延寿自歙迁婺源之黄荆墩。《婺源县志》记载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曾私访祖地婺源轮溪村,并题诗一首祭祖:如盖亭亭樟覆霓,专程祭祖到轮溪。残庐依旧莽荆发,故墅犹新鸡鸣啼。河曲流长翁醉钓,山祟峰峭月忧低。裔今壮志乘天马,大训堂开阅战车。

乐平

 属江西饶州府,唐禧宗时黄巢乱,古雅公自婺源移乐平丰化桥,古雅公生子玉,玉生三子:华(乐平湖围之祖)、蔚(乐平岩前之祖)、茂(乐平洪源之祖)。

鄱城:即鄱阳,江西省北部,士良自乐平岩前迁此。

武荣:洪权公等迁居于此。

湖头:洪天凤公迁居于此。

华美:洪昌公、洪福星公迁居于此。

大演:洪泰祖公迁居于此。

古谱掠影

宋代丞相洪适为家谱作的序言

《洪氏定谱》中所述宋丞相洪适写的序第一页

《洪氏定谱》中所述宋丞相洪适写的序第二页

《洪氏定谱》中所载宋丞相洪适老谱所作的序言第三页

《洪氏定谱》中所叙移居图

一、上古共工共姓

炎 

 共姓源出上古神农氏炎帝(公元前3217年)。

 炎帝生临魁,临魁生承,承生明、明生宜,宜生来,来生里,皆为帝。

 里生节茎,不居帝位。其仲子戏生器,器生祝融,为黄帝司徙。祝融生术嚣,术嚣生勾龙,为颛顼臣,能平九州岛,辨土地之宜以教兆民,后世祀之以配社。

炎 

 炎帝妻子赤水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降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

勾 

 上古炎帝神农氏之后十四世勾龙,共工之子勾龙因能平定水土,其官职便命名为后土,后土因治理水患有功,被后世奉为社神(土地神)。

:  

 勾龙生垂,为尧共工之官,因命氏列于诸侯,封于共国(在今河南省辉县),称为共伯;春秋时,共国被卫国所灭,其后人称共氏。

共 

 尧帝时的水官,其人名氏未闻,先祖居此官,以官氏。氏为氏族名,又称共工氏。洪姓出自姜姓,始为共工。共工名康回。共工氏是黄帝王朝时代的部落名。共工是一种官职,舜帝设立的九官之一,主管矿业。真实共工是在黄帝王朝的五帝中颛顼帝时代一个比较强大部族的首领,活动在辉县(今天的河南省辉县市,辉县市又称为共城,为共工的故乡)一带。

二、敦煌郡共洪自出之祖

共 :字正茂,东汉人。

共 

 共勋子,生于东汉顺帝汉安二年(142年),东汉灵帝从官,世居敦煌(今甘肃凉州),以上世有水德,加水“共”左,改姓为洪,共洪始祖。

洪 :1世,配窦氏,子鉴。

洪 :2世,三国时人。子二,祫(子孙迁辽阳)。

____:3世,鉴次子,初居青洲,后徙彭城。子一:宗祥。

洪宗祥

 4世,汉中共普第四代孙,生卒不详。子三:伟、仲、伸。率领家族迁往甘肃敦煌,建立家园,繁衍族众。

 (西晋时第十代孙洪规、洪矩兄弟分别任庐州太守、赵州太守,堂弟洪雅任大司农、安西将军,洪氏成为望族,洪氏“敦煌郡望”、“敦煌衍派”由此而来。)

洪 :5世,宗祥次子,生子二:承翰、平。

洪 伟:5世,宗祥长子,生子一:纪隆。

洪 伸:5世,宗祥幼子,迁歙。时当汉末三国,与洪明、洪进同时。疑歙(shè)之洪氏为其后裔。

洪 :6世,仲次子,迁下邳。子一:济。

洪 :7世,汉孝献皇帝辛建安十四年已丑年(209年)八月廿一日卯时生,配董氏,生一子:元之。

洪元之:8世,为晋盱眙令,因家盱眙。唐初其裔迁歙州黄墩。配氏不详,生子一:杲(gǎo)。

洪 :9世,三国时甲子年(244年)正月初十日辰时生,配郑氏,生子二:秋、和。

洪 :10世,杲长子,西晋武帝太康庚子年太庚元年(280年)八月廿九日子时生,配彭氏,生子一:圭(guī)。

洪 和:10世,杲幼子,生卒不详。

洪 :11世,晋建兴三年乙亥年(315年)十月十八亥时生,配徐氏,生三子:钟、铙、铄(二人不详)。

洪 :12世,圭长子,晋永和丁未年正月十六日寅时生,配李氏,生二子:冰、泮(不详)。

洪  :13世,钟长子,宋太元戊寅年十月二十日亥时生,配余我,生子一:箱。

洪 :14世,宋义兴癸丑十月十五日午时生,配王氏,生子二:倓(tán)、任(不详)。

洪 :15世,箱长子,宋建兴甲午年三月十七日寅时生,配郑氏,子一:洼。

洪 :16世,梁永明丁卯年七月十八日丑时生,配蔡氏,生子三:宝、实、宁(二人不详)。

洪 :17世,洼长子,魏永安戌申八月二十一日生,配俞氏,生一子:光泽。

洪光泽:18世,陈光大戌子年六月初七未时生,配喻氏,生子一:森。

洪 :19世,隋大业戌辰四月十五已时生,配蔡氏,生一子:剡(shàn)(yǎn)。

洪 :20世,唐贞观已酉年五月十三日未时生,配刘氏,生一子:宗仁。

洪宗仁:21世,唐嗣圣庚寅六月十八未时生,配泮氏,子一:叔昭。

洪叔昭:22世,神龙丙午年生,封光禄大夫,生子一:孝昌。

洪孝昌

 23世,字承嗣,洪皓先祖,唐开元七年进士第,官集贤殿学士,卒年六十九,赐谥“文成”。配徐氏,生子二:源、渊。

洪 

 24世,孝昌长子,字本深,号寅清。唐开元癸丑年(713年)二月十八日卯时生。配泮氏、王氏。代宗广德元年萧昕榜下进士,仕至监察御史、光禄大夫,卒谥:“文正”。墓在黄石潭西山下。妣泮氏,生二子:昺(bǐng)、昱(yù)[昰(xià)?]。

洪 渊:24世,孝昌次子,官教郎、清河尹。子二:鼎、鼐。

三、钱塘西溪洪氏

洪 

 25世,源长子,字文炳,生于唐至德二载丁酉(757年)七月初一日午时。先世盱眙(今江苏盱眙),至公始迁歙(今安徽歙县),歙之黄荆墩(后为浙源乡轮溪村,今之鄣山乡车田村),婺源黄荆墩(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鄣山乡),为安微洪氏始祖。钱塘西溪洪氏一世祖,是为徽、饶诸洪鼻祖。妣张氏,继配元氏,生子一:师敏。

洪 昰:

 25世,洪昱?居盱眙,唐762年迁河南光州固始(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九世纪末迁徙江西乐平,后又迁鄱阳等地。

洪师敏

 26世,唐大历三年戊申(768年)重九日戊时生,授秘书省校书郎,历四川郡守,奉使靖州。卒赠护国大师。仲子延寿卜葬父於婺源之游汀乡银峰上市,癸向;夫人方氏、尤氏葬婺之浙源乡清华狮子岭,壬向。继配董氏,厝上市。子三:延福、延寿、延祯。

洪延寿

 27世,师敏仲子,自歙之黄墩迁婺源黄荆墩,即浙源乡轮溪(今婺源县大鄣山乡车田村),官至长史。唐贞元十八年壬午(802年)九月初六寅时生。殁葬婺西三十七都福亭仙桥,今并附四十三都鲍家段泮英坞西瓜形山,丁向。元配李氏,葬婺三十八都福亭上汪村,又各白果树底,李姓屋侧,子向。继配许氏、汪氏葬东(里)山洪家木。妾钱氏、周氏与延寿公合葬。生一子,名汉宗。

洪延福:

 27世,师敏长子,官护国将军兵马使。墓在洪坑梓木坞(今徽州区岩寺镇东五里洪坑村)。夫人程氏墓在深渡(今歙县东南)。生一子:汉超。

洪汉宗

 28世,延寿仲子,唐长庆三年癸卯(823年)十一月十五日卯时生。举秀才科,擢内史、典册籍。卒葬婺西三十八都怀金乡漏溪山园谢家坞,寅已向。配张氏、叶氏葬漏溪龙山下紫竹园,甲向。生三子:古愚、古雅、古淡。

洪汉超:28世,延寿长子,居黄石,立汉宗公长子古愚为嗣。

洪古雅

 29世,汉宗次子,生于唐会昌壬戊二年(842年)正月初十已时,号“八崖仙叟”,官大司农,为洪氏入赣始祖。僖宗广明间(880-881)避居婺西戴坞(又称官源),再卜迁,卜辞云“从南而去,遇乐即止,逢风可居。”遂向南,至乐平枫木桥,适符卜辞所云,筑宅居住,名其地曰:“洪源”(婺西亦有洪源,与此异)。厚生贷积,得陶朱公术,积财巨万,结钱为龙。忽一夕乘风化去,更其地曰“风化桥”。卒葬婺西四十三都洪源金竹园小塘坞口,坟侧有楠木数株,虎形,酉向。夫人项氏、许氏同葬金竹园莲口嘴游丝钩鳖形,丁向。是为乐平岩前派始祖。生二子:长子金,迁浙遂安,次子玉,从公迁乐平洪源。

洪古愚:29世,嗣汉超为子,居黄石。

洪古淡:29世,迁徙失详。

四、晋江英林洪姓

洪古淡:

 29世,洪十四郎(朝奉),英林一世祖,汉宗公之三子,辈行排列十四,即十四郎,唐末五代河南光州固始人,生于唐会昌乙丑(845年),唐昭宗干宁三年丙辰(896年)-丁巳(897年)偕长子宣义、次子评事迁居晋江英林;墓在惠安县南山前乡湖坑山,穴名青草龙,又名白鹤现介。妣郭氏恭人,葬在固始县。生四子。

洪宣义:30世。

洪评事:30世。

洪____:31世。

洪宗湛:32世,英林洪氏四世祖。

洪文安:33世,英林洪氏五世祖,偕父经商江南,胥宇(建房)安徽定居焉。

洪宗翰:35世?文安孙。洪炳(1035-?),字宗翰??

洪彦暹:39世,字天相,号吉人,官京湖招讨使,迁江西鄱阳,娶赵氏,生洪皓、洪皎。

争议内容

 《泗州洪宾家谱志》云:共普28代孙洪汉宗(28世)子三:古雅、古愚、古淡。

 1997年正月,福建晋江英林镇洪氏大宗管理委员会专人到江西婺源考察,查阅婺源黄荆墩《敦煌洪氏宗谱》谱载:古淡(29世),汉宗公三子,生于唐会昌乙丑岁(845年),号十四郎,生四子。成通甲午(874年)奋迹光州固始,僖宗广明庚子岁(880年)授朝奉大夫,中和壬寅岁(882年)为王使军(王绪)参议,乙巳岁(885年)偕二子(洪宣义、洪评事)(30世)随部南下。光启丙午年(886年)从王观察使(王潮)驻武荣泉山(今泉州鲤城区),昭宗景福癸丑岁(893年)助威武将军节度使(王审知)克闽州(今福州),与清修《英林洪氏族谱》“英林洪氏始祖,十四朝奉公……经三迁而肇居英林”记载完全相符,始祖“十四朝奉公”,系号十四郎和官衔朝奉大夫的合称,即古淡(29世)为英林洪姓始祖。

 英林镇为著名侨区,洪姓子孙播迁县内、省内各地,迁居港台及东南亚各地的也很多,族亲热心家乡公益事业,时有大宗捐资支持家乡建设。《英林洪氏族谱》载:“传至四世二十宗湛(32世?),宗湛子文安(33世?),偕父经商江南,胥宇(建房)安徽定居焉。传至四世孙洪皓(40世),宋徽宗朝政和乙未科(1115年)进士,官徽猷阁直学士。纶音'忠贯日月’。”《同安小嶝洪氏宗谱》也载:“文安(33世?)之孙宗翰(?世)在哲宗朝举贤良方正。宗翰子彦(辶四隹)(?世),字天相,号吉人,官京湖招讨使,迁江西鄱阳,娶赵氏,生洪皓、洪皎。”洪皓(40世)字光弼,建炎三年(1129年),为金国通问使,到金国被羁囚,15年后释回临安,帝褒以“忠贯日月,志不忘君,虽苏武不能过”。后来其子洪迈(41世)以翰林学士出使金国,拒绝金人要他以陪臣身份进见,被扣。父子都为祖国各尽忠诚,人称父子双忠,这便是洪氏“双忠堂”的由来。洪皓子八,洪皎子二,俱青紫簪缨,子孙不少居福建各地。徙居台湾及东南亚各国人口多达三四十万,族众芸芸,人才济济。

前述存疑

 此说来源,摘自1998年版《英林洪氏族谱》,与1993年版《英林洪氏族谱》截然不同,前后矛盾,尤其祖十四朝奉名为古淡一事,甚是难圆其说,有待商榷。

 据婺源县大鄣山乡车田村(旧称婺源黄荆墩)宗亲洪群焱提供《敦煌洪氏宗谱》记载,古淡,古雅胞弟,余不详。古雅(29世)传至洪皓(40世)有十二世次,每世系名讳俱全甚详,即古淡乃洪皓直系叔祖,此为不争的史实。

 1998年10月,英林洪氏大宗管委会将始祖十四朝奉,名取古淡,传至四世文安,又传至四世洪皓云云,编入《英林洪氏族谱》。按合计有八代人(与十二世次有差异?!),竟然一笔带过,该谱共228页没有一页介绍详细的世系图。不知所云,迵然欠实!

 然则,英林旧时家谱又是如何记载?

 康熙十一年正月,英林北社先贤洪胤晃序谱云:“洪氏出於光州固始,南唐丁巳岁,越王王审知入闽,十四朝奉从焉。。。。。。虽数百年来之人,而眉列掌见者,亦莫不有昔日之谱存也!”此序现收集1998年版《英林洪氏族谱》第148页,畧经修改,将“南唐丁巳岁”提前一甲子改为“唐昭宗乾宁四年丁巳”,否则与洪古雅及“三王”生卒年庚不相符。编者虽顾此而失彼,弦外之音尚有不少。英林老宗长洪文床坦然地说过,英林旧时没有总谱,是改革开放后,由下往上推测笼统编撰的。其言之有据,此不赘述。

 窃认为,乌林(英林)是个大宗支,号称五十三乡里,不乏文人,爱好研究洪氏渊源,也不是仅限于大宗管委会几个人专利。真心希望与支持年青爱好者,亲赴婺源县大鄣山乡车田村实地考究,必将真相大白。

五、乐平岩前洪氏

洪 

 30世,乐平洪源古雅公次子,字世宝。生于唐咸通丙戊七年(866年)六月初未时,号曰“监公”。以曾孙师畅(33世)三世皆官上柱国,追封鄱阳开国新安郡公。卒葬乐平十三都八图土名岩前高畲金盆养鲤形山、辛向。妣泮氏夫人葬乐平十二都小水坳下老槽坞中弄黄龙出洞形坤山,艮向。生三子:长子华,居乐平塘西洪村,为湖围派始祖;次子蔚,居乐平岩前(今洪岩村),为岩前派始祖;三子茂:为乐平洪源派始祖。

洪 

 31世,玉次子,字公邺,行太二,迁乐平岩前,是为岩前派始祖。配泮氏夫人,合葬金山乡十三都太水里高畲,在监公墓右。生六子:献逸邽一、献郊邽二、献佑邽四、献义邽五、献冢邽九、献孚邽十一。

洪 华:

 31世,玉长子,字公衮,仕南唐官至承议郎。居乐平湖围,又迁丰乐塘西,一门五世同居,扁曰“仁寿堂”。寿一百六岁。夫人胡氏,寿九十五岁,合葬新田大畲。生子一:献邦。

洪 茂:31世,玉三子,字公轸,为洪源派始祖。以孙师畅(33世)贵,迫封骠骑将军。生一子:汉卿。

洪献义

 32世,蔚第四子,辈行邽五,字文义。配陈氏、万氏,又配姜氏,合葬石陂头。生五子:师表、师众、师昉、师速、师同。

洪师同

 33世,献义第五子,行四三,字元诚。葬卓家弄,辛向。配吴氏、许氏,葬白石坞,癸向。子三:知进、令遵、日进。

洪师畅:33世。生子汉卿,汉卿子膺图(34世)?曾仕南唐。士良(37世)高祖?

洪知进:34世,师同长子,配陈氏合葬项冲坞丙向。生三子:动、烈、杰。

洪 :35世,知进第三子,字蜚冲,葬汪家坞。配董氏、许氏,葬白石吴家坞,癸向。生二子:干、朝。

洪 :36世,杰长子,字廷元,葬石下坞,丙向。配董氏,葬干公墓侧,癸向。生二子:长士隆,次士良。

六、鄱阳派洪氏

洪士良

 37世,干次子,行八。996-1069年,葬于城东滃港(潭)和风乡,子早逝。自乐平岩前迁饶城(鄱阳)。以曾孙贵,博鄱阳一世祖赠太师。自乐平岩前迁居饶城,为鄱阳派之始祖。享年七十有三,自卜葬鄱阳五十三都滃潭龙舌嘴,壬向。妣章氏,葬乐平项冲(头冲塘)风吹罗带形山,已向。生二子:长炳,次立(迁徙不详)。士良公为鄱阳派始祖,忠宀公洪皓(40世)曾祖。蔚公后世士良公,因经商由乐平岩前迁鄱阳滃港村(今鄱阳三庙前乡阳湾村北),为南宋洪皓(40世)之曾祖父。

洪 

 38世,1035-?,字宗翰,士良公长子,行十二,字伊济,宋哲宗时任浙江龙游知县。以孙贵赠中奉大夫、太子太保、右仆射。葬鄱阳金山。妣何氏,赠杞(纪)国夫人,葬柳洲乾明寺。生二子:长彦升,次彦暹。

洪彦暹

 39世,暹(先),炳公次子,字子深(或作季深)。生於嘉佑三年戊戌(1058年),殁於建炎二年戊申(1128年)享年七十一,官至右通直郎。以子、孙贵,累赠太师、秦国公。妣董氏,封秦国夫人,享寿八十有六。合葬滃潭龙舌嘴,已亥向。生七子:皓、曦、晔、?、晖、曜、?。

洪彦暹

 39世,字孝深,生八子,晧字光弼、曦字光逹、晔字光震、暎字光字、晖字光吉、曜光启、昢字光朝。洪彦先葬于乐平,夫妇葬于和风乡,距滃潭五里之处。

洪彦升:

 39世,炳公长子,字仲达,登元丰八年乙丑(1085年)进士第,官至给事中,以徽献阁待制知潭州。卒赠少师、光禄大夫。妣张氏,封秦国夫人,合葬乐平金山乡项冲,生子四:昭、昕、?、昉。

洪 

 40世,彦暹长子,字光弼。宋哲宗元佑三年戊辰(1088年)生,登徽宗政和五年乙未进士(1115年)。历官州、县。建炎三年已酉(1129年)假礼部尚书使金,不屈,流放冷山十五年始还。高宗赐“忠贞贯日月”五字,除徽献阁直学士、右朝散大夫、鄱阳县开国侯,食邑一千二百户,赐紫金鱼袋,赐第于西湖葛岭一所、田三顷。以论事忤秦桧,谪知饶州,移英州居住九年。绍兴二十五年乙亥(1155年)十月二十八日卒于南雄州,寿六十八岁。后追复徽猷阁直学士,赠太师魏国公,谥“忠宀”。以绍兴二十六年十一月丙申,敕葬鄱阳县和风乡南管村古县渡之原,乙向。原配无锡沈氏,封魏国夫人,绍兴八年十月二十三日殁,享寿五十,先葬常州无锡县白茅村,后重葬于鄱阳二都西山崇报庵。又妣陈氏,葬于东峰花园。生八子:适(kuò)、遵、迈、逖、逊、邈、邃、迅。

洪 

 40世,1088-1155年,英林始祖十四朝奉公派下第九世孙,文安四世孙,字光弼,江西鄱阳乐平金山乡洪源人,宋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官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金国通问使,葬于乐平故县。妻沈氏葬于母家常州无锡县开化乡白茅山,距乐平县千五百里,因当时家贫,无法归葬,后洪适等听信风水家言,认为不宜移柩。洪皓有三子,长洪适,次洪遵,三洪迈。洪皓妻常州无锡人沈松年妹(1089-1138年);皓另置姬妾,里籍不详。[其弟洪皎、洪昕。]

洪 

 41世,忠长子,字景伯,号盘洲,生于政和七年丁酉(1117年)。年十九,以父荫任修职郎,绍兴十一年除浙西提举常平司干办公事。十二年壬戌(1142年),中博学宏词科,除敕令所删定官。仕至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乾道二年丙戌(1166年)以观文殿学士、左通奉大夫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四年三月以观文殿学士提举临安府余杭县洞霄宫,致仕家居十六年,于淳熙十一年甲辰(1184年)二月二十日卒,寿六十有八岁。授鄱阳郡开国公,食邑五千户,实封二千六百户。累赠太师魏国公,谥“文惠”,祀乡贤。葬鄱阳县东四十里义仁乡徐村,艮向。妣石氏,封蔡国夫人,又配沈氏,封魏国夫人,附葬徐村纪纲桥。生子九人:规、柲、习、修、贯、桴、楹、康、吕。

洪 

 41世,1117-1184年,字景伯,号盘洲,生于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江西乐平洪岩镇岩前村人,与弟遵、迈先后中博学宏词科,孝宗时历迁司农少卿,权直学士院、累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夫妇葬于离州城四十里怀德乡徐村。子十六郎洪权,次子十七郎洪楷。妻常州无锡人沈松年女沈德柔(1121-1181年),表兄妹婚。[洪适子九,槻、柲、槢(早亡)、樇、樌、桴、楹、槺(早亡)、梠。]

 “三洪学士”之子,名字都带“木”旁,孙取名带单立人“亻”旁,曾孙均以“草”头,玄孙一辈末一字均带“中”。

洪 遵:

 41世,忠公次子,行百六,字景严,号小隐。和二年庚子(1120年)生,绍兴十二年壬戌与兄适同中博学宏词科,遵第一,适第二,赐进士出身,授秘书省正字。南宋中兴以来,以词科中选即授官职自遵始。仕至翰林学士、吏部侍郎、同知枢密院事。以资政殿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尝为高宗皇帝草传位于太子诏书及孝宗皇帝登基诏书,深得两帝宠信。封鄱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实封四百户。卒晋少保、封信国公,谥“文安”。夫人朱氏,朱正纲女,封信国夫人。与公合葬鄱阳城北芝山侧白泥井,俗名锭子山。子三:长楀,行千五,字禹之,奉直大夫,知陕州,配陈氏;次槔;幼子椐,千八,字居之。

洪 迈:

 41世,忠公第三子,行百九,字景庐,号容斋,又号野处。和五年癸卯(1123年)生,绍兴十五年乙丑(1145年)中博学宏词科。绍兴三十二年壬午(1162年)闰三月为起居舍人使金。金以国书不合式,抑令于表中改“陪臣”二字,公执不可。金锁使舘三日、水浆不通,公不屈,遣还。官至翰林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卒年八十,谥“文敏”。配张氏、陈氏皆封开国夫人,并葬鄱阳珠湖龙骨山。《敦煌共洪通宗谱》云:配张氏,兵部侍郎张渊道女、继配陈氏,均封和国夫人,葬故县渡。子三:梓、棣、椿。

洪 :42世,1137-1199,洪适长子,葬鄱阳县义仁乡。

洪 槢:42世,1140-1147,洪适三子,葬于滃潭。

七、武荣洪氏

洪 

 42世,洪适长子,洪皓长孙,生绍兴十八年(1148年),十六郎,徙居武荣石竹(南安丰州),生四子:元、亨、利、贞,大部分后裔分衍南安丰州杏埔、蓬华乡华美村,英都乡和晋江仑上等地。

洪 

 42世,1137-1199年,洪适长子,葬鄱阳县义仁乡。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江西乐平人洪迈(洪皓之子)知泉州府,其子十九郎暨诸从兄弟十六郎、十七郎、十八郎随洪迈到泉州,后裔分居武荣石竹(今南安丰州)、同安柏埔、金门烈屿等地。

洪 :42世,适(41世)之第八子,槺(kāng)(42世)生琰、璞(pú)。

洪 :43世,琰(yǎn)生辉(44世)。

洪 :43世。

洪 :43世。

洪 :43世。

洪 :43世。

洪 

 44世,生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号十七郎公,系皓公五世孙,原籍江西鄱阳岳平,进士出身,官授泉州太尉,定居泉州城内,为入闽始祖。

 (浙江苍南桥墩三十六洪姓,始迁祖洪章台、洪章鉴兄弟,洪文泳之子。系洪辉公派下天凤公支脉,原籍福建泉州府南安县华美乡蕗荇村,于清乾隆年间入迁来此定居。)

洪 

 44世,“辉号十七郎,进士官授泉州太尉,见其此地山水秀丽遂家焉,妣李氏,子:徵(zhǐ)(zhēng)(45世),妣陈氏,子:微”;徵生天凤(46世)。天凤生佑我(47世)、进梁、德远。

洪 :45世。

 浙江苍南桥墩镇凤岭村《洪氏宗谱》记载,适(41世)之第八子曰槺(42世)生琰(43世)、璞。琰生辉(44世),“辉号十七郎,进士官授泉州太尉,见其此地山水秀丽遂家焉,妣李氏,子:徵(45世),妣陈氏,子:微”;徵生天凤(46世)。天凤生佑我(47世)、进梁、德远。

八、湖头洪氏

湖头祖

洪天凤

 46世,湖头洪氏一世祖,宋末元初人,洪皓(40世)玄孙,迁居福建的洪权(42世)孙,宋末避难携家隐居诗山(旧称南邑杨墘),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迁入安溪县来苏里上田乡上仕(今湖头镇上田村)肇基,洪天凤咸淳四年(1268年)避南安蓬岛(华美)。墓在湖头镇上田村上仕建造榕树兜,葬于明初,坐壬向丙,已毁。洪天凤传子四:佑我、德远、进娘(进梁)、信甫。佑我派居华美。湖头上屿祖宇,坐甲向庚兼卯酉,1998年5月1日被安溪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列入文物保护标志。洪天凤墓位于安溪县湖头镇上田村丹青山,坐东北朝西南,猛虎下山穴,墓灰石结构,风字形,1998年5月1日被安溪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列入文物保护标志。妣刘氏墓在华美吕洋岭石马地方(浙江苍南凤岭洪氏宗谱记载)。华美洪氏始祖洪天凤,宋末咸淳间从武荣迁入,裔居霞美、大演。

 康熙七年,安溪湖头上田村九世祖洪天波《上屿洪氏族谱序》载:“洪氏本宗始祖所自敦煌衍派,大宋咸淳间(1265-1274年),洪氏徽猷阁侍制皓公嫡派有德苞松之盛。昆季四人即十六郎、十七郎、十八郎、十九郎者,缘祖氏於唐季从王入闽,分自光州固始也。十九郎宰泉武荣,因甘棠深惬民德,遂留不去,爰挈昆季偕集於泉,后各择里定居蕃绣焉。居於晋邑之峙头(今屿头)者十六郎派也,居於新罗(今澎湖)者十八郎派也,处於乌林乡(今英林)者十七郎派也。夫十七郎公即本房祖氏之所出者,皇庆癸丑二年(1313年),我祖氏分派於从武之龙屈,又从龙屈分派南安阳墘(按:一作杨士墘即今南安诗山),继而迁於安溪莱蘓里,元至顺三年(1332年)即我祖天凤公甫也。”

 浙江苍南桥墩镇凤岭村《洪氏宗谱》记载,适(41世)之第八子曰槺(42世)生琰(43世)、璞(一作字叔玉,淳安人,与兄琰同登绍兴进士。乃洪秀全之先祖也)。琰生辉(44世),“辉号十七郎,进士官授泉州太尉,见其此地山水秀丽遂家焉,妣李氏,子:徵(45世),妣陈氏,子:微”;徵生天凤(46世)。天凤生佑我(47世)、进梁、德远。

 康熙版《上屿洪氏族谱》载,洪天凤乃皓公之后。江西鄱阳洪曹村康熙版的族谱有记载洪天锡。洪天锡为洪飞英之子,出处乾隆版《晋江县志》。

洪天锡:

 46世,1202-1267年,字君畴,号裕昆,又名阳岩,晋江廿三都(现属石狮)后厅人,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历任潭州知州、监察御史、福建安抚使、显文阁直学士等职。

 南宋初,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的后裔陈顺斋,携子陈温斋为避元兵追剿而入英都。陈温斋入赘洪家,生子良斋,始承母姓为洪。陈温斋妻子洪氏系洪权的孙子洪天锡的后裔。洪天锡之子洪俊卿,因避难携一独生女儿,埋名隐姓号九使从武荣石竹迁居英山。陈温斋入赘洪家后,生子改姓洪。鉴于易姓之故,既不取'颖川’堂号,也不取'敦煌’堂号,而是以地取名,南安曾置武荣州,于是自立堂号“武荣翁山”。

洪天锡:

 46世,1202-1267年,字君畴,号裕昆,又号阳岩。生于南宋嘉泰二年(1202年)。晋江安仁乡江阴里后厅(今属石狮市宝盖镇后厅村)人。相传“洪天锡出仕后,住万寿寺后”,据考,万寿寺后即今泉州开元寺后面。明末清初后厅十四世洪尔勋对洪天锡的籍贯也存有生疑(见后厅旧谱)。

 洪天锡,一说源自晋江英林洪氏,为洪氏29世古淡公传裔,一说为洪皓孙十六郎洪权之孙,则为29世古雅公传后。

 《石狮后厅洪氏宗祠》:「后厅洪氏渊源出自晋江英林。南宋初期,始祖介寿府君迁洪岬,至四世碧山府君迁后厅(古称厚福)。后厅虽是海滨边隅之地,不见经传,洪氏却瓜瓞延绵,族裔英才辈出。南宋自嘉定元年(1208年)至淳佑七年(1247年),后厅洪氏便出了5名进士(含特奏名),即洪飞英、洪天锡、洪佐、洪天骥(任潮州知州)、洪濯(任司法参军)。……」“后厅洪氏出自晋江英林”,此则后厅旧谱只字无提,后厅族谱比英林族谱早有数百年,而且字辈也不同。后厅旧谱亦无“洪飞英”之名。

洪天骥:

 46世,1208-1274年,字逸仲,号东岩,与从兄洪天锡齐名,时谓二洪”。洪天锡从弟,一作弟。洪天锡家族甲第者尚有:洪庚,绍熙元年(1190年)进士;洪祚,绍熙四年进士;其父洪飞英,嘉定元年(1208年)戊辰科进士;洪佐,宝庆二年(1226年)与洪天锡、枫亭洪忠孙洪天赋同科进士;洪濯,嘉熙二年特奏名;洪刘发,景定三年进士。载誉为“一门八俊”,留下美谈。

湖头祖厝

洪佑我:47世,湖头洪氏二世,华美、大演、路荇祖。

洪德远:47世,湖头洪氏二世,山岭、苍南祖。

洪进梁:47世,湖头洪氏二世,又称进娘,上屿、寨坂(白濑乡寨坂村寨兜)祖。

洪信甫:47世,湖头洪氏二世,洪山祖。

洪文安

 48世,湖头洪氏三世,寨坂祖。墓在安溪县湖头镇上田村丹青岭山头,其妻率六子于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迁入南安县华美(今蓬华镇)大演。

洪文宾:

 48世,湖头洪氏三世,美坂、湖四(湖头镇美坂村田当、湖四村)村祖。长子洪魁奇从军镇守广东,文宾后裔分支南安码头。

洪文炜:48世,湖头洪氏三世,苍南祖。文炜留居上仕,其后裔一支迁居永春蓬壶。

洪文质:48世,湖头洪氏三世,山岭祖。文质长子洪魁贤移居山门(今金谷镇山岭村)。

洪文怀:48世,湖头洪氏三世,上屿、永春、登贤(湖头镇登贤村洞内)祖。

九、华美洪氏

洪 :49世,湖头洪氏四世,华美祖。

洪福星:50世,湖头洪氏五世,华美祖。

洪泰祖:51世,湖头洪氏六世,南安大演祖。(华美)福生公长子。大演一世祖。

洪泰堂:51世,湖头洪氏六世,华美祖。

洪泰宗:51世,湖头洪氏六世,华美祖。

十、大演洪氏

 参见《第一篇:族谱系图》和《第二篇:洪氏族谱》。

南安大演字行,纯齐公起编:

 世崇汝存职,道甫克允迪,奕传思有用,孝弟光祖德。

续志大演字行:

 丕基继孔应,敦士文时钟,清懋宜宣著,贤能振书香。

 注:本篇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作摘录和初步梳理,疑有错漏,未经考证核实。

 公元二零一三年癸巳十一月 南安大演珠满居

 洪天炎   洪建章   洪钦章 收集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益阳市欧江岔彭氏简考(一)
共洪族系源流表
南朝陈后主叔宝后裔
福建晋江潘湖金墩黄氏源流及蕃衍
【张氏】永定张姓,分享传扬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八百五十五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