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从我把手机给了孩子,他居然变得更自律了!”

孩子们的寒假接近两个月了,最近常听到身边人提起和孩子如何两看相厌,宅在家里如何度日如年。

但是,昨天终于听到读者M发来的好消息,她说就在这个假期,她终于和女儿关系破冰,和解了!

要知道,这对母女关系僵持已经一年,上学期女儿成绩忽上忽下,M一直焦虑不安,每天紧箍咒一样叮嘱她认真努力,奈何青春期的女儿早已烦透了妈妈的唠叨,已经紧闭心门,看都不愿意看妈妈一眼。

所以,对于这来之不易的和解,我很好奇她是怎么做到的?她的回答让我笑了:从我给她买手机开始!

1 . 手机,曾是无数家长的假想敌

我发现在家长群里,有很多人对手机都有很深的偏见,有人把手机当隐形毒品,会导致近视眼,颈椎病,会让孩子不思进取等等。

这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家里就一个小电视机,一共两个频道,小学时期电话都没有,我们每天在上山下水的玩,不会宅,也不会熬夜。如果就这些客观因素去分析,生长在那样无污染的环境里,我们的身体应该很健康,像小牛犊才对。

然而非也,我从小骨瘦如柴,无精打采,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就各种慢性病轮番骚扰,慢性胃炎,风湿病,牙周炎,近视眼,全都来了。

所以,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健康是多方面均衡的集合,还包括先天基因的影响。我就是属于基因就比较弱,加上对湿寒的天气又异常敏感,所以即使在低压环境里长大,照样近视眼和风湿病,还胃痛了七八年。

而就学习来论,无论是哪个年代,是发达还是贫穷,如果孩子缺乏主观能动性,或者天生就不善于学习,那么就算清空一切可能影响他学习的东西,他也照样能够在那里发呆一整天,不作为。

所以,手机真不是祸害,只是父母的假想敌罢。如果没有手机,父母又可以找到其他东西代替,去推理是“它们”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所以要切断孩子和他们的联系。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父母会这样推理呢?

无非是两个原因:

第一是不信任自己。

第二是不信任孩子。

所谓不信任自己两部分,一部分是父母自己就机不离手,每天除了睡觉不刷,走路都在刷手机。

正因为他们意识到了自己已经成瘾,心理充满了焦虑自责,内心消耗很大,导致生活和工作都受到影响。因此唯恐孩子重蹈覆辙,也脱离不了手机的诱惑。

其次是他们对自己父母这个角色不够信任。他们通常容易自责,容易后悔,认为孩子任何做的不够好的地方,都是由于自己没有引导好,所以他们害怕放手,害怕承担更多的后果,因此严防死守,坚决不让孩子越“手机”这个雷池半步。

而第二点,是他们对孩子不信任。他们有个错误的认知,好孩子是靠管出来的,不存在自觉。因此不能做寸步妥协,另外,他们根本不相信有孩子在玩手机之余还认真学习,所以必须杜绝手机,以防不测。

心理学家说,孩子的很多问题的确都有父母的原因,尤其是认知方面的。当父母有非黑即白的理念,又有很多未处理的焦虑,那么孩子就可能沦为父母化解焦虑的牺牲品,一切行为都要服务于父母的控制。

这样的后果是,孩子无法体验到自己价值感,也无法体验到生而为人,自由的可贵。

2. 手机是亲子关系的试金石

我曾问M:你过去和女儿关系怎么样?

她说:很好啊,她的学习一直我管的,还是学习委员,我还挺满意的。

我说:那你女儿满意你的管理办法吗?

她突然想起来:我偷看过我女儿一次和朋友的聊天,她说妈妈太讨厌了,连上个厕所都嫌我时间太长了,还让不让人活了。

所以很多亲子关系,只是表面和谐而已,只有孩子评价满意的关系,才一定是真的好。

而提到手机这个关键词,我就发现但凡是真正和谐的家庭,他们的孩子就是被允许玩手机的。比如我朋友H,同样在上海这样的高压城市,她儿子在幼儿园玩游戏就很溜了,上小学和一群初中生打王者荣耀都不落后。

有一次我去她家,我们几个女人聊天,他儿子则和邻居孩子玩游戏,足足五十分钟时间,H连眉头都没有皱过,更没有提醒过儿子要停下来。

后来到了一个小时,他儿子主动放下了手机,写作业去了。

我问她:是什么让你这么淡定?又是什么让你儿子这么守时和自律?

她说:是因为我从来不怀疑他,我觉得他天性就是个好孩子。

这句话被她稀松平常说出来,但震撼了我。

也让我觉得她是这个焦虑型社会的一股稳定的清流。当别人都在分秒必争的盯着孩子学习,她去陪孩子在搭乐高,当别人在陪孩子奔波在各种补习班,她在陪孩子打球,当其他人接孩子放学第一句话就问: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她则问孩子:晚饭你想吃什么?

所以纵然学习任务并不轻松,但他儿子却可以一一应对。另外,她在孩子二年级就给他配手机了。但是儿子从来没有因手机熬过夜,耽误过作业。

3 . 如果你要提升亲子关系,不妨先放过手机这个假想敌

M曾经请问无数个人:该如何断了孩子要手机这个念想呢?

当我问到我的时候,我回复她:唯一的办法是你就给她买一个。

她当时很疑惑,以为我刺激她。我补充说:如果孩子真上瘾,你如何阻拦都没用,我见过不吃不喝把零花钱攒起来去买手机的孩子。但如果孩子不上瘾,你就算把手机放她床头她也不会熬夜去玩。

我的孩子就是这样,我试过在他做作业的时候,手机放在旁边,也试过他睡觉之前,把手机放他床头,但后来如我所愿,他看十分钟就放下了。

这是什么原因?

人这一生最大的需求是什么?

不是娱乐和外在的刺激,而是来自家庭里尊重和信任的滋养。

当孩子在物理世界里体验不到尊重和信任,他才会到虚拟世界里去寻求片刻的安慰。而当他在家庭里体验到了这些,那他的内心是满的,一个得到了心灵满足的人,是不需要外求的。

另外,孩子的自信起源于父母对他的信任,如果父母信任他能管理自己,他就能,如果父母怀疑他,他就不会信任自己,那么给他手机,他就可能失去控制。

M在领悟了这一些之后,给孩子买了一部心仪已久的手机,孩子发现很惊讶,不敢用。

M坦然的说:我不是收买你,我只是觉得你是真的需要这样一个通讯工具和学习伙伴。

随后的几天里,M只字不提女儿玩手机的时间问题,某一天她看到孩子房间里十一点还亮着灯,她有些担心,但还是忍住没有敲门。结果第二天就收到班主任信息,告诉她,孩子昨天熬夜写了一篇作文,成了班级里的范文。

题目居然是:论自由对人类的重要性M简直目瞪口呆,又百感交集。

说到此,我并不是鼓吹所有父母都给孩子扔一部手机。

如果你的亲子关系存在问题,如果你内心充满对未来的焦虑,那你给孩子手机,只会实现你灾难性的预言,导致孩子手机成瘾。

而假如你愿意改变这一切,从放下对手机的偏见开始,再去处理自身的一些焦虑,你会发现你即使给孩子手机,他也能像M的女儿那样,只是多了个学习和通信工具而已,不会有害,反而会激发出他的自律和对你的感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对子女的任何焦虑都是与“假想敌”在博斗 人活着,谁也不知明天
岳云鹏辅导功课频上热搜:这份生命不能承受之痛,只有家长才懂
孩子难管,父母焦虑?做到这四点,收获更好的亲子关系
【成熟的父母,承受得了孩子长大后的“抛弃”;独立的孩子,流着泪也要离开可以依赖的父母】
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之23、24、25、26
我为什么反对中国家长用游戏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