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容易引发孩子叛逆的三句话,你说过吗?(上篇)

最近看到一本书,叫做“母亲的忏悔书“,这本书深刻的揭露了一个社会热点,和家长痛点:孩子为什么会叛逆?

作者是韩国人,既是一所名校的老师,又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在写书之前的十几年里,她的生活一帆风顺,工作稳定,两个孩子都在她的安排和规划下,非常的争气,各项成绩名列前茅,成为当地所有父母羡慕的对象。

然而,就在她满心期待考试从不失误的儿子考上名牌大学,全家一起体验高光时刻时,事态突然急转直下,大儿子宣布:我要退学。

如果儿子退学,是给了这个历来无比自信的妈妈一记当头棒喝,那接踵而来的女儿跟风退学,就犹如地震般的灾难降临,彻底摧毁了这个家庭的骄傲和安宁。

要说在过去一帆风顺的日子里,妈妈每天惯常做的事情就是用心工作,军事化管理一双儿女,然后享受他们不断传来的各种捷报。

而自从他们双双退学后,她此后一年多的人生也只围绕三件事展开:

头脑中十万个为什么:我原来这么听话的儿女怎么变成这样自毁人生?

然后歇斯底里的责骂,恐吓,威逼两个孩子继续去上学,在一切都徒劳无功后,她就祈祷自己能够早点死去,好逃避面对这一切。

那么,为什么这个原本令无数人羡慕的既成功又和谐的家庭,会发生这么大的变故呢?

其实看起来不可思议,分析出来却很简单,那就是曾经的乖孩子翻脸了,叛逆了。

如果要再加点具体的原因,是这个妈妈十几年来,看似成功的的教育里,存在三个很大的错误:

第一:“你必须听我的”

这句话要放在解放前,放在农耕时代或者工业时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信息闭塞,家庭和学校就是孩子所有的世界了,因此大人对自己发号施令,对孩子来说很正常,欣然接受,因为省去他们用局限的思维和狭隘的视野去为自己分析判断了。

可现在是信息过剩年代了,大环境里充斥着对自由的的向往,孩子从两岁开始就要推开父母的手,想要“凡事都自己来了”,因此父母如果再用专制的方法,一定行不通。

这个韩国妈妈起初是幸运的,因为她的两个孩子从小就特别乖巧顺从,导致她的专制也变本加厉。

每天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功课几点做完,上什么补习班,全部都要听妈妈的安排,如有任何偏颇,雨点般的指责就会落在孩子们的头上。

可喜的是,孩子们很惧怕妈妈的发怒,所以一般在指责过后,他们会更加听妈妈的话。

然而,这种“听话”,既不符合人性对自由和尊重的渴望,也不能满足孩子心智健康发展的需求。因此,如果说过去这两个孩子是优秀的,倒不如说是在克制和压抑了自己需求之后,演戏给所有人看。

第二:“你应该只做与学习有关的事情”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帖子,你认为父母说的最令你心烦的话是什么?很多人回答:当他们说“你必须”,和“你应该”的时候!

当一个人的生活内容全部要按照其他人的规划来执行,即使他得到了成就感,但他也不会很快乐,因为这个成就感的最大受益者不是他,而是他的母亲。

比如有个网友说,她从小就喜欢画画,但妈妈就认为画画是无意义的,只有学习才是有价值,因此花大价钱给她请家教,却不给她报一个画画班。

女孩的确考到了好成绩,妈妈却马不停蹄的夸自己英明:看看,还是妈妈的决定正确吧,你现在成绩这么好,你的同学都羡慕你了。

女孩听了非但不开心,还非常反感:开心的应该是你吧,你可以收割很多妈妈羡慕的眼光了,恭喜你。

妈妈觉得不可思议,怎么这个孩子这么没良心,非但不感激妈妈帮助她获得成功,反而说些冷嘲热讽的话呢?

其实是妈妈搞错了一件事,那就是成就感这个东西,是要具备两个前提的,第一个是发生在孩子喜欢的事情方面,第二个是来自于孩子自发的努力。

那个韩国虎妈也一样,她在感觉到自己“满盘皆输”后,回忆了过去和孩子们的互动,基本都是命令和指挥,让孩子必须听自己的,只做与学习有关的事情。

她总结陈词说:愚昧的妈妈,把孩子培养成自己拿来炫耀的对象,而智慧的妈妈是让自己成为孩子们的骄傲。

所以,如果你也是希望借由孩子的成功和出色来证明自己是个厉害的妈妈,那么不如刹车掉头,放下在孩子身上“巧取豪夺”,改旗易帜,把自己的生活和事业经营得更加出色,成为孩子的骄傲和榜样。

第三:“我为了你,牺牲了自己的一切”

除了“应该和必须”这些让人反感的词以外,还有句话对于促进孩子叛逆非常有杀伤力,那就是:我做一切都是为了你。抑或是:我为了你,牺牲了自己的一切……

这句话既带着讨好,又带着控制。讨好就是,告诉孩子你的苦心,你的付出,然后你祈求在他那里得到回报,比如尊重你,孝顺你……

而控制,是讨好的衍生物,潜台词就是:你看看,我把一切都贡献给你了,你要为我的人生负责,你必须听我的话,不然你怎么对得起我的那些牺牲和付出呢?

这就是父母们普遍心智不成熟的表现,我们应该思考两个问题:

1. 你给出去的是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

2. 你的人生需要谁负责?

心理学有句话非常到位:如果你爱他,就给他真正所需的。而不是你认为他需要的。

而另一个话题更重要,那就是父母在执行“父母”这个角色之前,先要找到那个自我,先要照顾好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单方面盲目的把自己的金钱,精力和时间都贡献给孩子,又以此为要挟,让孩子只听命于自己。

这是不是本末倒置呢?

所以,每当孩子听到父母说:当初要不是因为你,我就和你父亲(母亲)离婚了;当初要不是因为你,我就去竞选那个更高的岗位了;当初要不是因为你,我就再去深造读书了;当初要不是你,我就不会住在这么破旧的学区房了……

孩子一方面会觉得无力回报,充满愧疚,另一方面会觉得有被强迫的感觉,充满了愤怒。

而两种情绪一旦持续在体内发酵,却不被父母发现,终有一日,他就会颠覆父母所有的期待和想象,成为一个叛逆的魔头,让人猝不及防,又措手不及。

因此,如果我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走到这样的极端,那从今天开始,就不要在家里说这三句话,亦不要从心底里去认同:我孩子就应该听我的,他必须放下所有爱好去刻苦学习,而我,也将为了他的前途,牺牲我的所有也在所不惜。

我们连想都不要这样想,因为这只会破坏亲子关系,成为孩子叛逆的前提。

 注:下周我们来说说看父母该如何做, 可以顺利让孩子度过青春期。

预约心理咨询请扫以下二维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叛逆,是孩子给父母最后的机会
叛逆,只是为了做自己
一封父亲给临考儿子的信
当我们的父母进入叛逆期……
老妈,我爱您!
如何面对青春期孩子的叛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