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孩子听你话的秘密,藏在你的嘴里

都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打了骂了会记仇,给建议又不听。你完全不管吧,人家就躺平,这可怎么办?

今天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看看,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的背后,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来访者K,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儿子读高一,女儿读四年级。她说两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我问她:这两盏灯怎么个耗油法?

她说:大儿子基本不愿意沟通,回到家除了和我们一张桌子吃饭以外,就像陌生人。

女儿倒是和她有很多的交流,但是动不动就会捂住耳朵:我不要听你说!

K说人家还说养儿防老呢,我这倒好,还没有老就被嫌弃成这个样子了。老了可不就会像抹布一样,被他们甩开了吗?

我问她:你还想到了什么?

她说:我还想到我老了生病了,他们一个个都不去看我,让我在医院里自生自灭。

我说:难怪了,你的孩子不听你的话。

K说:怎么啦,我说的是实话啊,我就这么两个孩子,一个像冰块,另一个像个刺猬。我还能指望他们给我养老?

我说:你的孩子多大了,成年了吗?你还要多少年,才算做老年?

她想了一下回答:他们一个10岁,一个16岁,都没有成年。我现在43岁,还有17年才退休,退休了就是老年人了。

说完,紧接着又说:但是老师,时间过得很快的,如果孩子继续这样,那十几年一晃就过去了……

我给她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让她停止这个灾难性的推理。

而这个灾难性的推理中,就藏着她两个孩子都不愿意多和她交流的两个错误的句式:

1. 你虽然这个做得好,但是……

大家有没有听过“话题终结者”,从我的咨询案例中可以看出,只要是父母觉得孩子不愿意沟通的,那一定是父母有这个特质。

比如K,她的儿子从小成绩很好,是那种轻轻松松就能名列前茅的,可是K有个担忧,就是生怕儿子骄傲。

所以每次孩子拿回来奖状,K都说:儿子,虽然你这次考得好,但是不要骄傲。因为以后还有很多次考试,你要再接再厉,才能保得住你的好名次。

每当这时,孩子本来上扬的嘴角就拉下来了,嘴里“哦”了一声,就走开了。K还得意的以为孩子听进去话了,学会谦虚了。

实际上孩子是被打击了,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做,妈妈总说:你虽然今天优秀,但是不代表未来也可以优秀。

而女儿呢,学习成绩不够好,但是跳舞和毛笔字都很不错。老师也会经常在家长群里表扬她,说这个孩子开朗热情,能动能静,班级每次的活动,她都表现很好。

然后K对女儿的反馈是:女儿啊,你虽然业余活动表现不错,但是要考个好大学,还得努力提高语数外的成绩啊。

这一通话说出来,女儿的信心也被浇灭了。

这种说话是不是很常见,看起来也没有大毛病,可是你知道在孩子的心里会怎么理解吗?

他们的理解是:我无论有什么成绩,在妈妈眼里,那都是“白干”!

所以后来,两个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纷纷下降,而且无论考得怎么样,都不愿意汇报给妈妈了。

2. 你如果再这样,就……

有个很奇怪的现象是,我们都知道孩子们需要鼓励和肯定,可是很多人却习惯威胁和恐吓。

比如当孩子不好好吃饭,妈妈就会说:你如果不好好学习,你以后就只能收废品,送快递……

当孩子出门不和邻居打招呼,你就说:你如果再不打招呼,人家都会嘲笑你没有礼貌!

当孩子在马路上蹦蹦跳跳,你就告诉他:你再不好好走路,你会被车撞的!

当孩子考试没有考好,你就告诉他:你下次成绩再不提高,以后肯定上不了大学的!

诸如此类,听起来好像苦口婆心,但是细思极恐,因为这很容易变成给孩子的负面催眠。

当你一再强调负面的结果,那么一旦潜意识接收了,就相当于在孩子的生命里播下了负面的种子,孩子离你的期待就会也来越远,而你那些苦口婆心就成了对孩子的诅咒!

比如有些父母也表示,我怎么越是让孩子不要拖延,孩子却拖延得越厉害,我越是让孩子不要发脾气,他的脾气却越大,我越是让他不要上课东张西望,孩子分心就越厉害。

这都是什么?这是:你没有把你对孩子的正面期待说出来,而给他传递了大量负面的信息。

一方面孩子从意识层面,当孩子听到父母总威胁和恐吓他们,他们会反感和对抗。而从潜意识层面,孩子长期接受到父母负面的催眠,想不受影响都难。

那么该怎么做,可以让孩子不仅愿意和父母沟通,而且行为上也会越来越符合父母的期待呢?

1. 虽然你…但是…

同样一个句式,却可以有积极的意义。

比如孩子这次考试没有考好,他很沮丧难过。那么你可以说:虽然你这次没有考好,但是我看到你的努力,比如你考前有几天,做作业都很认真。

你去回顾孩子的过程,找到一次孩子努力的瞬间,陈述出来,这就能鼓励到孩子。

比如孩子某一天说:上学真无聊,又累又枯燥。

那你就可以说:嗯,你说上学真无聊,又累又枯燥。但是,你却每天坚持准时去学校。

这也是说的实话,你没有添油加醋,却在实实在在的肯定孩子。

那孩子就会发现:原来我在妈妈眼里还是很棒的,很努力的。

如果你的孩子被数学老师批评了,说不认真不努力。你仍旧可以说:虽然你被数学老师批评了,但是其他老师都没有批评你,证明你绝大部分科目都表现很不错啊。

大家试想一下,当孩子听到这个句式,他的感觉会如何?他会骄傲到爆炸吗?还是会觉得父母是傻子?不会的,他会体验到父母的乐观,和对自己的接纳和信任。

2. 如果你……就会

我们再来学第一个句式,学会这个句式,你就会从问题导向型父母,转变为资源导向。

当你希望孩子有礼貌,你就找到一次他主动和他人打招呼的特例,说:如果你经常这样做,那你会越来越受欢迎哦!

当你希望孩子专注学习,找到他某一次哪怕5分钟专注学习的机会,告诉他:你刚才好专注,如果你总能保持这个专注程度,你的成绩一定能提高不少呢!

当你希望孩子情绪平和,那么找到孩子某一次被人批评,却没有生气,那么你就可以马上肯定:你刚刚被批评了却没有发脾气,如果你经常还能这样稳定,那你将是一个高情商的人呢!

这样的句式有双重意义,从意识层面上,孩子听到你肯定他,欣赏他,他会很开心,他和你交流的意愿就会提升。

而从潜意识层面,当你不断强化他行为的正面意义时,这个行为就被强化了,以后就会重复发生,从而你那句肯定的话,就会成为可以实现的预言。

所以啊,如果你的孩子也不爱与你沟通,或者行为上离你的期待越来越远。你要检视自己的语言模式了,停止负向暗示和消极强化,改用正面暗示和积极强化,你的孩子不仅会愿意和你交流,行为也会越来越符合你的期待哦。

预约心理咨询和催眠训练请扫以下二维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不让他们离开
聪明孩子养成记:家庭简单催眠术让孩子爱上学习
“权威型父母”带给孩子人格层面的负面影响
你是不是,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父母所想的那个你?
孩子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父母的人生
他完全可以做,为何总想依赖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