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養身,養心,養慧

「養身,養心,養慧。」修行人該如何來注重這三點?

如何「養身」?為什麼要養身?有好的身體、健康的身體才有辦法代天宣化,若沒有健康的身體該多在佛前叩頭、懺悔,祈求緣人的原諒,因為你累世種下惡業、害了人家,一世要償完,豈有那麼簡單?如何讓他們心甘情願放你一馬,跟你做個和平的談判?

外在的功德雖然很重要,但內在的功德更重要,內在的功德指的是希望往心性上下工夫,因為唯有心境提昇,才能夠真的超脫三界五行之外。靈性的境界、靈修的境界要提昇,心地要光明坦蕩,時時抱道奉行,不背道而馳,對眾生都一視同仁。

如何「養心」?使你的心常常保持清靜、光明,不被塵物所染,因為一念一升墜,一念可以做佛,一念也可以成為地府的眾生,天堂、地獄只在一念之間。有些眾生為何執迷凡間,沉淪苦海,心就是無法超越、無法跳脫。自己佛前許下的承諾能夠誓死完成,如此才有聖賢的氣節與情操,孟子:「養心莫善於寡慾。」

第三點「養慧」。如何培養自己的「妙智慧」?修行人有智慧很重要,但智慧從何而來?在日常生活中建立,道就在日常生活當中,越平凡越有道,越平凡越見他的不凡。當你在佛堂行了一件好事、做了一件功德,就希望人家的褒獎,若別人不對你讚美,你就心起不平,不想做了!如此修行的境界不得提昇。

一件事情都需要人家給你評頭論足,那你還有自我嗎?你的心總是受外在的言語而左右不定,此時只能說賢士自己修行工夫不夠、火候不夠,很容易讓別人的言語來動搖你的心,喜、怒、哀、樂隨順外境,無法達到中節。

所謂「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修行不在比高下,誰修得比我好?誰修得比我差?如此落入比較、對待,也落入了是非、好壞,心就不能清靜,心既不能清靜,何談修道的路途可以平順?又何談上天可以相助一場?第一個自身的業識、識神會干擾自己的心,牽動你們的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佛家10句话,饱含人生智慧,受益终身!
捌、歸依三寶的儀式
智慧要修成,非得功德的圓滿與之配合不可
印光大師:閱經念經須知
智慧法語:佛說何謂真正的慈愍
《普照禅师修心诀》直讲(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