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 - 简介

陈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重要分支和流派,原为陈家沟拳术,集长拳炮拳红拳之术,有关陈氏太极拳的起源说法不一,而陈氏则坚持“陈氏太极拳”是当今各家太极拳的始祖。

根据武术史家唐豪考证,陈家沟拳术是源自明末清初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约1600年-1680年),此后世代相传,有传子不传女之说。故而,外人不得窥其貌,更难知其髓。一直到陈长兴(1771-1853)传拳与河北广平府(今邯郸永年)杨露禅(1799年-1872年)后,“陈家沟拳术”才被世人所见。唐豪进一步推断,“陈家沟拳术”渐次衍变为当今之“陈氏太极拳”。但据杨氏、吴氏等其他太极名门的历史传承记载,陈长兴的太极拳实乃蒋发所传。

陈式太极拳有良好的健身作用,其上乘的技击作用及独特的演练风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爱好者。

陈式太极拳有陈式老架新架之分。老架由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所创。陈式太极拳老架共有七个套路,现仅流传第一路和第二路(炮捶),大约道光咸丰年间,陈王廷五传弟子陈有本去掉老架中的某些难度动作,编成陈式新架太极拳。其弟子陈青萍又在陈有本所传拳架基础上创编成另一拳架套路——“赵堡架”。陈式老架拳与新架拳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老架拳弧形绕转的圈较大,新架拳圈较小。故陈家沟也称老架拳为“大圈拳”,称新架拳为“小圈拳”。

陈式太极拳虽有小架、大架之分,但其运动特点基本一致:其在内是意气运动,在外是螺旋缠绕运动。强调在意识主持下,头顶、气沉,放长身肢,通过旋腰转脊带动上肢旋膀转腕,带动下肢旋胯转踝,使肢体在顺逆缠绕中,促成内外相合,节节贯穿。陈式太极拳的动作有快、有慢,一般发劲时和转换时快,动作过渡时慢,陈式太极拳有刚有柔,一般动作的终点刚,过程柔。

全套动作在快慢、刚柔、开合、曲直中相互依存、互相转化。

陈式太极拳 - 拳械

陈氏太极拳有大、小架之分,亦有新、老架之别。其它套路还包括器械和对练等等。

陈氏太极拳老架

此二套路属大架系列,为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在家传的拳架中所总结与编排的。老架以缠丝为轴心,贯穿于整个套路。古朴而无花架势。一路拳以柔为主。主要练习并建立起陈氏太极拳的功底。因此也有人称一路拳为基础拳,练功拳。有了一定的一路拳功底,再近一步学习二路拳。二路拳,亦称炮捶,以刚为主。尤其突出太极八门劲的四隅劲:采、列、肘、靠。有了一路拳的松,二路拳的松活弹抖就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陈氏太极拳小架

此套路原被称为新架。在陈发科所编之套路流传之后,此套路逐称为小架。小架为陈氏十四世陈有本所创。此套路除去劲发于外的动作,把劲路涵于套路当中,蓄而待发。整套拳打起来温文尔雅,有儒者之风范。

陈氏太极拳新架

此二套路属大架系列,为陈氏十七世陈发科由老架编排而成,经其子陈照奎定型为新架。新架尤其突出缠丝螺旋的动作。在套路上以松活弹抖,节节贯穿,胸腰运化,转关折叠等特点独树一帜。

陈氏太极也包含了许多器械套路,主要包括:单剑、双剑、单刀、双刀、双锏、抢、大刀、杆等等。

陈氏太极剑

陈氏太极剑实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陈氏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原理,对陈氏太极剑也同样试用。

陈氏太极剑的的传统套路共五十八个动作,剑法多样,有劈、刺、撩、挂;点、崩、云、架;穿、提、扫、抹;带、斩、截、托等。其特点是刚柔相济,快慢相间,以身带剑,灵活多变;运动路线缠绵曲折,风格别致,有很高的强身健体的价值。

陈式太极拳 - 来源

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

陈氏始祖陈卜全家定居清风岭上的常阳村后,勤劳耕作,兴家立业,为了保卫桑梓不受地方匪盗危害,精通拳械的陈卜在村中设立武学社,传授子孙习拳练武。

陈卜及其后代六世同堂,计有二世陈刚、三世陈琳、四世陈景元、五世陈堂、六世陈宗礼等人。到七世陈思齐、陈思孔、陈思怀三兄弟时开始分家立业。陈思齐传于第八世陈守身,又传于第九世陈我读、陈我讲、陈我诵、陈我漠史弟四人,再由陈我讲传于第十世陈汝信;陈氏另一支四七世陈思怀传于八世陈抚民,由陈抚民传于第九世陈奏乾与陈奏庭二人。

陈王廷(约1509年)又名陈奏庭,系明末文庠生、清初武痒生,文武双全,曾只身闯玉带山,劲阻登封武举李际遇叛乱,为清廷在山东平定盗菲立过战功,在河南、山东负有盛名却不被清廷重用。陈王庭报国无门,收心隐退,在耕作之余,依据自己祖传之一百单八式长拳,博采众家精化,结合易学上有关的阴阳五行之理,并参考传统中医学中有关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发明创造出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新型拳术,包括太极拳五路、炮捶一路、双人推手及刀、枪、棍、剑、锏、双人粘枪等器械套路。

陈王庭老年能够造拳,还与一个叫蒋发的武林高手是分不开的。王庭公早年闯玉带山李际遇山寨时,曾结识李际遇部下一名战将蒋发,此人武艺也相当精湛,传说脚快如飞,可百步追兔。李际遇被清政府镇村后,蒋发落难投奔了陈王庭,以陈王庭为友为师,自己甘愿为仆为徒,关系甚密,使陈王庭造拳有了切磋的对手,新造太极拳可以在实践中得以检验,不断修正。

陈式太极拳 - 理论基础

陈氏第九世传人陈王庭创造陈式太极拳的理论来源有:

把拳术与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相结合
把拳术与中医学中的导引、吐纳等理论相结合,将气功运用于拳术之中
把拳术与中医学中的经络学说相结合
综合百家拳术之长

陈式太极拳 - 主要流派

太极拳自陈王廷首创之后,在陈家沟世代相传,陈王廷所创的七种拳套,由博返约,原有的一百零八式长拳和太极拳(十三式)第二路至第五路,在陈家沟已很少有人练习,而第一路、炮捶(现代陈式太极拳第二路),推手和粘枪,则精益求精。至五传陈长兴和陈有本时,为适应不同的学习对象,第一路太极拳又有老架和新架之分,至六传又派生了赵堡架。

新架据说是陈有本所创,架式与老架一样宽大,逐渐扬弃了某些高难度的动作,陈家沟人称之为“略”。陈有本的门徒族侄陈清萍,也创造了一套架式,小巧紧凑,动作缓慢,练会后逐步加圈,在不改变套路的原则下,由简到繁,以至极为复杂,逐步提高拳艺的技巧难度,与陈有本同时的陈家沟拳师陈长兴,承祖辈的老架系统,架式宽大,难度高,直到他的学生杨露禅在北京传习拳艺时,为了适应保健需要,有逐渐改变了拳套动作,遂成杨式太极拳。后又从杨式派生了吴式太极拳,其创始人为吴鉴泉。

永年人武禹襄先从杨露禅学陈式老架,又从陈清萍学新架套路,其后自创一派,称武氏太极拳。后由武氏又派生了孙式太极拳,其创始人为孙禄堂。

陈式太极拳 - 风格特点

陈氏太极拳的演练风格与特点是:缠绕折叠,松活弹抖,快慢相间,刚柔相济,连绵不断,一气呵成。如涛涛江河奔腾不息,气势恢弘,又似游龙戏水怡然自得。其核心就在于“自缠”。身缠、手缠、足缠、臂缠、腿缠,周身缠。故有陈氏太极拳乃“缠”法也之说。

陈氏太极拳除了套路演练之外,还有陈氏太极拳推手。套路与推手互为体用。习练套路是束身行为(约束身肢)与意识修为,通过推手能够检验束身水平与意识修为的正确与否。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通俗的说,练套路如同生产,练推手如同质检,找出问题所在与不足之处,然后再生产,再质检,如此循环往复,一生无有穷尽,不断提高追求,情趣尽在其中,不亦乐乎。

陈式太极拳 - 各式名称

一路83式

第一式 预备式    第二式 金刚捣碓

第三式 懒扎衣    第四式 六封四闭

第五式 单鞭    第六式 第二金刚捣碓

第七式 白鹤亮翅    第八式 斜行拗步

第九式 初收    第十式 前蹚拗步

第十一式 第二斜行拗步  第十二式 再收

第十三式 前蹚拗步   第十四式 掩手肱捶

第十五式 第三金刚捣碓  第十六式 披身捶

第十七式 背折靠   第十八式 青龙出水

第十九式 双推手   第二十式 三换掌

第二十一式 肘底捶  第二十二式 倒卷肱

第二十三式 退步压肘  第二十四式 中盘

第二十五式 白鹤亮翅  第二十六式 斜行拗步

第二十七式 闪通背  第二十八式 掩手肱捶

第二十九式 六封四闭   第三十式 单鞭

第三十一式 运手  第三十二式 高探马

第三十三式 右擦脚  第三十四式 左擦脚

第三十五式 蹬一根  第三十六式 前蹚拗步

第三十七式 击地捶  第三十八式 翻身二起

第三十九式 兽头势   第四十式 旋风脚

第四十一式 蹬一根  第四十二式 掩手肱捶

第四十三式 小擒打  第四十四式 抱头推山

第四十五式 三换掌  第四十六式 六封四闭

第四十七式 单鞭  第四十八式 前招

第四十九式 后招   第五十式 野马分鬃

第五十一式 六封四闭  第五十二式 单鞭

第五十三式 双震脚  第五十四式 玉女穿梭

第五十五式 懒扎衣  第五十六式 六封四闭

第五十七式 单鞭  第五十八式 运手

第五十九式 摆脚跌叉   第六十式 左右金鸡独立

第六十一式 倒拳肱  第六十二式 退步夺肘

第六十三式 中盘  第六十四式 白鹤亮翅

第六十五式 斜行拗步  第六十六式 闪通背

第六十七式 掩手肱捶  第六十八式 六封四闭

第六十九式 单鞭   第七十式 运手

第七十一式 高探马  第七十二式 十字摆莲

第七十三式 指裆捶  第七十四式 白猿献果

第七十五式 六封四闭  第七十六式 单鞭

第七十七式 雀地龙  第七十八式 上步七星

第七十九式 退步跨虎   第八十式 转身双摆莲

第八十一式 当头炮  第八十二式 金刚捣碓

第八十三式 收势

二路71式

第一式   预备式

第二式    金刚捣碓

第三式    懒扎衣

第四式   六封四闭

第五式    单鞭

第六式   搬拦肘

第七式   护心捶

第八式   拗步斜行

第九式   煞腰压肘拳

第十式   井揽直入

第十一式 风扫梅花

第十二式 金刚捣碓

第十三式 庇身捶

第十四式 撇身捶

第十五式 斩手

第十六式 翻花舞袖

第十七式 掩手肱拳

第十八式 飞步拗鸾肘

第十九式  运手

第二十式   高探马

第二十一式 运手

第二十二式高探马

第二十三式连珠炮(一)

第二十四式连珠炮(二)

第二十五式连珠炮(三)

第二十六式倒骑麟

第二十七式白蛇吐信(一)

第二十八式白蛇吐信(二)

第二十九式白蛇吐信(三)

第三十式   海底翻花

第三十一式掩手肱捶

第三十二式转身六合

第三十三式左裹鞭炮(一)

第三十四式左裹鞭炮(二)

第三十五式右裹鞭炮(一)

第三十六式右裹鞭炮(二)

第三十七式兽头式

第三十八式批架子

第三十九式翻花舞袖

第四十式  掩手肱捶

第四十一式伏虎

第四十二式抹眉红

第四十三式右黄龙三搅水

第四十四式左黄龙三搅水

第四十五式左蹬一根

第四十六式右蹬一根

第四十七式海底翻花

第四十八式掩手肱捶

第四十九式扫蹚退(转胫)

第五十式   掩手肱捶

第五十一式左冲

第五十二式右冲

第五十三式倒插

第五十四式海底翻花

第五十五式掩手肱捶

第五十六式夺二肱(一)

第五十七式夺二肱(二)

第五十八式连环炮

第五十九式玉女穿梭

第六十式   四头当门炮

第六十一式玉女穿梭

第六十二式四头当门炮

第六十三式撇身锤

第六十四式拗鸾肘

第六十五式顺鸾肘

第六十六式穿心肘

第六十七式窝里炮

第六十八式井揽直入

第六十九式风扫梅花

第七十式   金刚捣碓

第七十一式收势

(注释:1.本名称来自于顾留馨沈家桢合著的《陈式太极拳》一书,尽管书中有一些瑕疵,但不失为研究陈式太极拳的经典书籍。2.陈式太极拳出现最早,口耳相传,受方言等因素影响极大,故而其名称比较晦涩难懂,后人有专门的考释,如洪钧生《陈式太极拳实战用法》一书就有大量的考释文章。 

陈式太极拳 - 十大要领

陈式太极拳十大要领是演练陈式太极拳最基本的知识,动作要领是学好陈式太极拳的入门和根本,必须弄通弄懂,在演练时严格遵守。
虚灵顶劲、含胸塌腰、松腰养气分清虚实、沉肩坠肘、以意行气、上下相随、内外相合、招势相连、动中求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人物】古典太极拳论之—陈王廷传
陈氏太极拳基础及套路学习资料大全!老师傅不外传的秘密!
陈式太极拳(明洪武年间陈卜创设的太极拳)
你见过这样的太极拳吗?
陈微明《太极拳术》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全面的有关太极拳的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