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鑫太极拳理论中之“无极”、“太极”与“虚灵”臆解/作者:景扶明

 

 心脑虚灵是习拳关键

     欲臻太极拳上乘境界,首在自心的虚静空灵。陈鑫说:“且心一虚,则全体皆虚,惟虚则灵,一有所着,则不虚不灵,惟静以持之,养其诚以至动静咸宜,变化不测。”他这里说的“惟虚则灵”,乃指练拳高境界的切身感受,相当于老子“致虚极,守静笃”,是一种甚深的入静状态,而不是勉强有为的意念求静。强用意念求静,难以做到心的虚空,必须要撤除意念,自然地入静,方能做到心脑虚空。心虚空就必然入静定,入静定则心身必然就灵。由于大脑真正处于虚空的状态,自然的状态,处于无念、无相、无住、无执、无染的虚灵状态,这时除却了思维的负累,思维便呈高度单纯集中的沉思或冥想境界。这时知性活动停止,连耳目感官也由外通转向内通,大量闲置的脑细胞被激活,协调工作,形成很高的相关性和高度的有序化,导致思维能大幅度跨跃,机体反应异常敏捷,而内外各种刺激作用的干扰则被抑制,使大脑活动进入最佳状态。

 

     陈鑫还说:“有形归无迹,物我两相忘”“, 周身混沌,极其虚灵,不知身之为我,我之为身,亦不知神由气生,气自有神,周中规,折中矩, 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他这里说的物我两忘云云,显然是庄子的坐忘功夫。所谓坐忘,就是指入静而内心忘记外界一切东西,甚至连自身也似乎忘记而不存在了。恰如王船山所言:“坐忘则非但忘物,而先自忘其吾。”就是说首要在破除深层意识中对自我的执着,因我执最难破除,吾执一除,其他都好办了。从入静的角度看,不仅是庄禅合一,而且也是儒道合一的,进入了虚静功能态,保持着深入静定的状态,实际上就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最佳状态,因为运动灵感在身心自然静定,无私无营的本体感应中才易迸发,在心空的状态中,可扩大、延伸感知功能。不仅有空虚灵的真切感受,而且在练拳或竞赛中所做出的直觉反应,自然也都合规中矩,不必刻意求工而自然合乎客观之道,都是当时应做的最恰当及时反应。

       当然,陈鑫讨论最多的还是如何达到虚灵境界。他认为这要靠平时积累的修养功夫,就是以直养而勿害这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即“以虚灵之心,养刚中之气”。另外,用意念过度,显然易产生适得其反的后果。而完全不用意念.对初学者来说又是难上加难,为此他引用孟子的话做了折中的解释:“平居去其欲速之心,如孟子所言:‘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焉。’临场先去其轻浮慌张之气,清心寡欲,平心静气。”就是说,先要去其求胜、求最高境界之心,打拳时要隐约有点恭敬练拳之心,“必有事焉,”乃一念提起,而“勿正”即万缘放下,丝毫无一欲正目的;至于“勿忘”,即惺惺而不昏沉,“勿助”无为而为,亦即谓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驯至并耕耘之念亦无之,但只管保住灵明、惺惺不昧。先要涤除轻浮躁动之心,收心后自然就清心寡欲、平心静气。总之,陈鑫太极拳理论理通儒道,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仅对其涉及修心的内容做了一点浅解,讨论了无极、太极和虚灵这几个问题都是就入静状态而言的。

 

     所谓无极,不过是指入静到了极深境地、当时无意念活动的一种身心状态。所谓太极,是无极状态的延续,静极必然产生内动,心脑的混沌态必将产生灵感,而这将生未生之际和这种状态之延续的重要时机称做太极。所谓虚灵是指心脑空虚,是一种入静境界功夫,入静或练拳确实有素者都能切实体验到。进入这种虚静、空灵的状态,就是人体最佳功能状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极”“太极”与“虚灵”
由无极入太极
[转载]太极传人苑得时教授80高寿论无极势【转自昆仑元
陈式太极功夫层次的界定
内功心法·秘要·精义(二)
[转载]再谈太极拳修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