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通解剖学的针灸医生——为什么学习针灸你必须掌握解剖学?

针灸是用针刺或艾灸针刺到一定部位达到治愈疾病的一种方法,“一定部位”是身体的特定部位,而不是身体的任意部位,所以这个特定部位的寻找就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选穴原则”这样才能找到这个穴位,这是针灸取得疗效的第一步——找准穴位。

此外,程凯教授总是强调,扎深容易扎浅难,扎重容易扎轻难,穴位的作用与针刺的方向有密切关系,穴位操作是取得针灸疗效的另一个基础,所以穴位操作是针灸取得作用的第二大因素。

穴位的正确定位与操作手法的掌握与我们对人体结构的外部特征和内在的层次结构的熟悉有着密切的关系,正确定位与穴位操作都离不开对解剖学的掌握与学习。

穴位定位与解剖学
穴位的定位包括三种方法,分别是体表标志法、骨度分寸法以及同身寸法等。

骨度分寸法是将人体的各个部位分别规定折算长度,作为量取腧穴的标准,无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的患者,均可按照这个标准测量。

体表标志法是根据人体体表部位的一些明显的标志(如发际、孔裂、突起等)来定取穴位的方法,这是最常用的一个方法,要想能够准确地定取穴位,必须首先熟悉身体各个部位的形态结构(如一些骨性标志、肌性标志等),并且能找到和触摸到这些标志。如督脉经的“大椎”穴定在第7颈椎棘突下的凹陷中,眶下孔定“四白”,剑突与脐中连线的中点是中脘穴,在肚脐与耻骨联合之间定关元,气海,中极等穴位,准确定这些穴位的前提是已经掌握了第七颈椎棘突、胸骨联合、耻骨联合、眶下孔等解剖标志,所以穴位的正确定位要求对解剖学的知识了然于胸,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多有“纸上谈兵”的人,当真正在不同的人身上找穴位的时候,往往是“手下难明”,对于自己定位的准确与否难以肯定,程凯教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强调学员要多触摸,多感受,多体会穴位的位置,穴位表面的变化,温度等,就是希望学员能够将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用最简单的方法带着所有的学员将解剖学知识用到针灸的实践中,不仅利用解剖位置选对穴位,更是不断强调找对穴位之后,通过观察,触摸,根据穴位的变化,进行经络诊断,疾病诊断。
穴位针刺操作与解剖学
穴位不是一个静止的一个点,而是一个动态的,具有不同层次的一个区域结构。所以针刺不同角度,刺激到不同的结构,相应的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如对于五枢穴的针刺,针刺五枢穴的天部,可以调节腹压,治肩痛;针刺天部之人,可以调小腹部,妇人赤白带下等;在天部稍深的位置,针尖到腹内斜肌的筋膜,引发针感向下方腹股沟方向,往会阴往耻骨的方向,或者横向往肚脐的方向传导,这个时候调整的就是阴部的症状;针刺天部之地,对腰背部起到的是调节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肩背痛。

五枢穴的三才针法的不同作用归因于其解剖结构,所以穴位的针刺深浅,角度是针灸是取得疗效的关键之一,但是判断针刺的角度与深浅与对解剖结构的熟悉是分不开。

在程氏针灸传承班线上课第一季第十讲第三个医生中,程凯教授不断强调针灸医生只有精准掌握解剖学,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针灸医生,在线下课实践过程又强调学员对穴位的寻找和触摸,或许就是深知解剖对于针灸效应取得的重要作用,小到穴位的定位,达到穴位针刺深浅,角度的判断,希望每个学员都建立一个“针灸解剖、解剖针灸“的思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学=解剖学+干针
脊柱干货颈椎阅片的基础知识
娄绍昆《针灸入门“一夜通”》一
为了提高医术,500多年前医生用它练手
针灸入门一夜通 笔记
《自然》发表的针灸文章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