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系统性硬皮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系统性硬化病( systemie sclerosis, SSc), 又称为硬皮病、进行性系统性硬化。SSe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小血管功能和结构异常,皮肤、内脏纤维化,免疫系统活化和自身免疫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属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是仅次于类风湿关节炎和SLE的第3大结缔组织病。

本病起病缓慢,病程长,病情较重,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本病多在30~50岁发病,发病率约为0.019% ~0. 025%,女性多于男性,男女发生率之比约为1:4。虽然本病的发病率不高,但由于其病理过程的复杂性、临床表现的异质性和缺乏判断活动度的特异性指标,早期诊断困难,加上目前尚未有确切有效的疗法,往往患者被确诊时病情已较严重,且多合并心、肺和肾的病变,故预后不良。

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多种致病因素有关,包括遗传易感性(某些人类白细胞抗原位点、雌激素等)和环境因素(病毒感染,某些化学物质和药物,如乙烯、三氯乙烯、硅、环氧树脂、平阳霉素、L色氨酸等)。

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在遗传、环境因素、女性激素、细胞及体液免疫异常等因素作用下,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增加、局部胶原分解减少,胶原、糖蛋白、纤维蛋白等沉着在皮肤间质和血管壁,导致皮肤和内脏纤维化,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增生、管腔变狭和组织缺血。其中许多细胞因子和蛋白参与了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如转化生长因子β、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白介素-1、细胞外基质、黏附蛋白、血管活性蛋白、抗凝因子、内皮源性收缩因子和前列腺素等。

本病最突出的病理改变为受累组织广泛的血管病变、胶原的增殖和组织的纤维化。如皮肤的真皮层增厚,胶原明显增加,表皮变薄,附件萎缩,小动脉玻璃样化,疾病早期皮肤可见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微小动脉和小动脉内皮细胞增生,血管腔变狭窄,甚至堵塞,伴以微血管性的出血。类似血管病变和组织纤维化亦见于其他脏器,导致相应器官的损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硬皮病血管炎
原发性血管炎概述
『硬皮病』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的病理改变
为什么会患上系统性硬皮病呢?
综述: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病(SSc-ILD)
手指硬皮病是怎么引起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