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唐第一帅诗人王维,为什么成了“叛国贼”?

01

王维“叛国”这事,咱还得从“安史之乱”说起。

大唐天宝十五年,一个叫安禄山的大胖子,领着十五万人的队伍,从范阳起兵,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之势,直奔西都长安而来。

唐王朝的官军老爷们,大都还沉浸在声色犬马的春梦里,没等缓过神来,洛阳与潼关相继失守,长安告急。

作为大唐人民的伟大领袖,玄宗皇帝,在得知消息后,身先士卒,赶忙领着亲信和杨玉环,连夜跑路了。

长安沦陷,繁华落尽。

安禄山悍匪的本质暴露无遗,烧杀抢掠,为所欲为。整个长安城伤心惨目。

“朱门”里的黄金、“王孙”家的珠宝,被骆驼车队一车车扛走。没来得及跑路的贵族子弟、豪门家眷,要么被杀,要么被抓。

很遗憾,我们的大诗人王维,点子比较背,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被叛军给绑走了。

栽在敌人(叛军)的手里,无外乎两种结果,要么保持姿态,宁死不屈;要么低头献媚,苟且偷生。

王维比较睿智,他想要的是第三种结果:蒙混过关,寻机潜逃。他鼓起勇气,硬生生吃了二两巴豆,想装痢疾,让叛军放松警惕,以便伺机逃走。

王维毕竟不是余则成,因为胆怯,伪装不成功,被叛军识破后,绑得更紧了。

02

在大牢里被关了十几天,巴豆发挥了神奇的功效,整个人被掏空了。

在极度的煎熬与恐惧中,王维经常反问自己:难道我干净的一身,却要葬送在这肮脏的牢狱里?

王维超尘拔俗,当然不会这么庸俗的死去。

他的诗、画、音律堪称三绝,名震大唐,是公认的“天下文宗”,安禄山这个粗人也知道他的名声,想往自己脸上贴金。

安禄山硕大的身子一横,像一只大象一样堵在王维面前,”王大诗人,从了我吧。“

一边是架在头上的刀枪剑戟,一边是摆在嘴边的牛奶蜂蜜;一边是忠君报国的慷慨大义,一边是苟且偷生的逢场作戏。

安禄山的肥手,一把将王维推到了最尴尬的境地。

此时的王维,还想着他长安城里的辋川别墅,还想着他亦官亦禅的美好生活,还想着繁华的大唐和烦人的玉真公主……

不想了,好死不如赖活着。头一点,王维做了安禄山属下一个叫“给事中”的伪官。

这个“给事中”也不是啥大官,主要就是陪土圆肥的安禄山喝喝酒、唱唱歌,表演几个娱乐节目。

王维一直宽慰自己说:不过是无奈出卖色相和灵魂的表演,也算不上叛国吧!

还没等适应这种日子,不到一年时间,唐军又打回来了,洛阳被收复,王维作为叛军伪官,又被绑了。

03

此时的大唐已经变天了,唐玄宗早在马嵬坡被逼宫退位了,太子李亨即位,是为唐肃宗。

跟王维一起,从洛阳绑回来的伪官有200多人,等待着被朝廷秋后算账。

唐肃宗英明神武,将这200余人的“汉奸”队伍,根据所作所为,分为四个等级。

一等“汉奸”,菜市场砍了;二等“汉奸”,赐根绳子自己结果了;三等“汉奸”,一百杀威棒,能不能活看造化了;四等“汉奸”,发配或流放千里之外。

王维的心理防线几近崩溃了,他想,这下完了,辋川别墅是住不上了,要被流放到岛上去做野人了。

就在唐肃宗准备签字定刑的时候,刑部侍郎王缙挺身而出,愿意撸掉自己的官职为哥哥王维赎罪。

当然,朝堂上还有许多王维的故交旧友 ,也都在替王维求情。

再加上王维一些声情并茂的解说:做伪官,我是奔着做卧底的心态去的,我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信,有诗为证: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深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面对王维满满的才华和动人的故事,想着王维大把吃巴豆的英勇,唐肃宗不免心头一软,特地网开一面,大笔一挥,让王维加官进爵,责授“太子中允”。

王维不禁老泪纵横,长叹一声:人生大起大落,实在是太刺激了!

真是难以想象,那一年,从叛军归来的王维,在56岁的高龄上,终于迎来了自己官场上的春天。

余生最后的五年里,一路官运亨通,最终在尚书右丞的任上,结束了这山水旖旎、大漠雄奇的一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代大诗人王维,为什么当了叛国贼?
安史之乱中他写了一首最值钱的诗,唐玄宗看罢说:你是大大的忠臣
王维的传奇:身陷安史叛军中,却凭借一首七绝,在平叛后免于惩处
“安史之乱”中的诗人们
唐朝一位大诗人,本应被斩首,因一首诗而无罪释放
王维最冷门的一首秋日诗,仅28个字,却救了他一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