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你总是会受伤》武志红:学习心理学知识,帮助了解孩子

最近看了《为何你总是会受伤》,书中使用真实具体的案例阐述心理知识和情感困惑,充分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感觉震撼。

看到很多的文章,都引用作家武志红的话,对于这位心理咨询师,产生了好奇。

武志红出生于河北,原为《广州日报》心理专栏作家,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作家。

2001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系,跟随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学习,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

可能是我读的心理书籍比较少,直接看的这本《为何你总是会受伤》,给予我不少的启发。

书中的真实案例,让人感觉既真实,又有用,运用在生活中,或者套用在周围人的相处中,都能够很好很合适的运用。

书中的心理学术语,第一次听说,书中对于这些术语,都有具体的解说,我就从理解心理学术语开始解读这本书。

一、如何理解“共生”?

心理学一个术语——共生。

所谓共生,指两个人无法离开彼此,他们之间或许会有很多痛苦甚至仇恨,但两个人就是无法离开,而要紧密地、病态地纠缠到一起。

从心理学上看,父母反对孩子离开家,是因为父母将孩子视为了“我”的一部分。

共生的状态,我理解的是父母照顾孩子,生活照顾从婴儿时期到高中时期,大学生可以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也可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了。

孩子从婴儿到懂事,即三观形成的过程,需要父母用心教导,才可以教导出三观正的孩子,如果疏忽大意,孩子也容易走上邪门歪道。

例如:新闻中有不少的熊孩子,很多人就评论,每一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因为家长没有及时给予孩子适当的教育和引导,让孩子做出一些毁三观的事情出来。

我们知道,日本有很多宅男。现在国内,也有不少的宅男,依赖父母,让父母养着,被别人视为“啃老一族”。

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很多的父母并不允许孩子独立,很多的父母和孩子的共生状态一直在坚持着,紧密联系。

二、共生状态是什么样?

查到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这样问的。

有一对很恶心的父母是什么感受?

母亲十分强势没有文化,对子女就是破口大骂,贪各种小便宜,教唆子女去贪去骗去争。不能忍受的就是生活很糙,骂人很恶心。父亲还好但是感觉越来越被影响,变成了和母亲一样的人,看到钱就势力,甚至直接在子女面前因为钱的问题骂亲戚及亲戚小孩,从不忌讳,没有教育概念,宠溺不懂事的儿子,各种成绩攀比。恶心到了极点,已经没有办法继续待在这个家庭里了!

这个问题一共有8,196 个回答,相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或多或少,代表父母操控和影响着儿女的人生。

甚至父母的行为,得不到儿女的谅解,只得到儿女的怨恨。个中原由,只有当事人才清楚。

我不是题主,也不是答主,不会感同身受,不会理解他们现在的心情和情感。

每个人生长的环境不同,与父母相处的方式也不同,对父母产生的情感更加不同。

但是,不是每个父母都天生爱孩子的,不爱孩子的父母是客观存在的。

除了不爱孩子的父母,大部分的父母都会爱自己的孩子。

或许很多人不理解父母对子女,除了控制,还有一种共生的心理。

子女不在,父母心里空空的,感觉到寂寞,感觉到不习惯,感觉放子女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此,不愿意子女离开身边,不愿意子女离开本地去外地上学,不愿意子女在外面工作不回家。

当然,这些都是个别事例,大部分的父母,都会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感。

放手,让子女试错;放心,让子女远走高飞。

三、父母与孩子,就是一个轮回

从前,我是父母的女儿,现在,我是女儿的母亲,对于养育和教育孩子,遇到的问题真的是非常多。

很多问题,不懂就上网找找方法和答案;不理解孩子的行为,就看书籍,看到理解为止;不会和孩子相处,就参照网上别人的案例,进行尝试和实践。

以前为人子女,我比较任性,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作主,父母都没敢管我;现在生了孩子,理解父母的难处,也感觉自己应该好好孝顺父母。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3岁定80,意思是从3岁起,孩子的个性开始定型,到了80岁都没有什么改变的意思。

每个孩子的个性都不相同,教育界才有那句:因材施教育,意思是老师按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教育。

但是实际上,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真是千篇一律。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父母怎么教育我们,我们就怎么复制在孩子身上,这是我们作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可能有人会觉醒,会搜寻不同的育儿书籍充实自己,但并不是每个父母都会这样做的,更加的,只是按照自己的本能,按照父母教育我们的方法,去教育我们的孩子。

养育儿女,最大的感想,其实是成长。

第一次抱孩子,抱到手酸;第一次耐着性子,慢慢读绘本;第一次感受做父母的喜悦等等。

例如:教导孩子不要撒谎,首先父母能够以身作则,做到不撒谎,才能让孩子相信,并且照做。

孩子成为我们的镜子,照出所有的好与不好。

孩子的三观反映父母的三观,现在社会竞争激烈,要不要让孩子了解社会的残酷?

这些都需要父母处理,并且帮助孩子去理解的。

祝愿,我们都能够保持孩子般的天真和快乐,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为什么否定孩子?家庭中的权力 否定性的反映扭曲孩子的自我形象
怎么看待这场“父母皆祸害”大论战
延伸阅读No.4 | 《为何家会伤人》
孩子成绩不好或者考砸时,父母这样做,只会让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差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父母真的皆祸害吗?
你为什么太在乎别人评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