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喵玩语文|笑话里的语文

小喵玩语文:笑话里的语文

减负以后,小学生的语文作业越来越有意思了。今天小喵的暑假作业是发现生活里的一个笑话,把它写下来。小喵一看这题目就想笑,可是笑了一下就发起愁来了。这“笑话”可怎么写呢?
写笑话之前,不如先讲几个笑话听听。

第一个笑话:令尊与令堂

有户人家,父母外出,把10岁的孩子留在家里。有客人来,问:“令尊、令堂上哪儿啦?”孩子不懂令尊、令堂是什么意思,就说,我吃过很多糖,但不知道令糖。客人笑笑就走了。

父母回来后,孩子问父亲:“令尊、令堂是什么意思?”父亲拍着桌子大骂道:“令尊就是我,令堂就是你娘,呆虫!”孩子被训得不敢多问,但记住了这三句话。

过了几天,父母外出,客人又来问:“令尊、令堂呢?”这次孩子马上答:“令尊就是我,令堂就是你娘,呆虫!”

讲完这个笑话,喵lady等着小喵笑。可是小喵没笑,反而点点头,说:活该!谁让大人不跟小朋友好好说话。

不服不行。小朋友的脑洞和大人就是不一样。这个笑话可不是喵lady编的,是鲁迅先生讲给他的邻居小朋友听的。难怪说鲁迅是个战士,他连讲个笑话都要替小朋友鸣不平呢。

第二个笑话:我是谁?

老师给学生讲《论语》,讲到“吾日三省吾身”,老师说:“吾”就是“我”呀。

学生放学回家,他父亲就要考考他上课认真听讲了没有,问他“吾”是什么意思?学生说:“吾”是老师。父亲大怒,说“吾”就是我!

第二天去上学,先生又考学生复习了没有,问“吾”是什么意思?学生说“吾”是我爸爸。

“吾日三省吾身”,出自《论语·学而》,小喵语文课上学过的。喵lady想,令尊令堂听不懂,这个笑话总该笑了吧?没想到,人家还是没笑,反而向喵lady提了一个问题:“这个学生错哪儿啦?”

这还真是个不简单的问题呢。讲这个笑话的冯友兰先生,是一位现代的大哲学家,他解释说,这个孩子错就错在没有搞清楚“吾”是抽象的,“我”是具体的,所以,“吾”指的既不是他的老师,也不是他的爸爸。就好像面包是指抽象的面包,不是指这个面包或那个面包。

听上去很道理吧?可是啊,有一位叫吕叔湘的语言学家就不同意冯友兰先生的这个解释。吕先生说啊,这可不是抽象、具体的哲学问题,而是个纯粹的语文问题。

“吾”是古汉语,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我”。“我”呢,是个现代汉语里的指代词。指代词和名词、动词不一样,它只有指示的对象,没有固定的概念内容。所以呢,“我”,在不同场合可以指不同的人;同一个人又可以在不同场合被称为“我”、“你”、“他”。

这个笑话就是利用了指代词的模糊性,造成了这个意料之外的滑稽效果。

第三个笑话:避讳

从前,有避讳尊长的名字的习俗。也就是说,为了表示对皇帝、大人物或者父母的尊重,在说话或者写文章时,遇到和他们的名字相同的字,都不能直接说出来或写出来。

五代的时候(公元907-960),有一个人叫冯道,他连做了几个朝代的宰相,是个大贵人。他手下有个门客,这个门客给大家讲《老子》第一章。《老子》的头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为了对自己的老爷表示尊重,这位门客就不敢说“道”字,就说:“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哈哈哈,这回小喵终于笑了:“这个我懂,就好像不说“完蛋”,得说“芭比Q。”

是滴,是滴。网络敏感词也算是一种当代避讳现象吧。

那么,怎么才能把一句话说得好笑呢?吕叔湘先生给笑话为啥好笑做了一个精辟的解释。他认为,我们说话时,常常有一种预先的理解,叫做预设。如果一句话用的地方不符合预设的场合,就会引人发笑。谐声、歧义等笑话都是因为说话说得在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正是这种语言的落差造成了滑稽的效果。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再来一个最近很流行的谐音梗吧。

第四个笑话:小喵起床

叫醒小喵的,从来不是闹钟,从来不是梦想,而是他自己的巴掌。因为:吾日扇醒吾身。

“啊?你嘲笑我!”小喵哭笑不得。

喵lady说:“马三立的《逗你玩》听过吧?笑话嘛,就是要讽刺啊。”

笑话听了一箩筐,小喵的笑话还是没写出来。大朋友、小朋友们,你们暑期生活里发生了什么好玩的笑话吗?一起讲来听听吧!

注释

1

第一个笑话:鲁迅先生讲的。鲁迅(1881-1936),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这个笑话出自鲁迅先生的小邻居俞芳所写的一本小书,叫做《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

2

第二个笑话:冯友兰先生讲的。冯友兰(1895-1990),当代著名哲学家。这个笑话出自他的《三松堂自序》。对这个笑话的语言学的解释出自吕叔湘《语文杂记·“吾”是“我”,“我”是谁?》。

3

第三个笑话:吕叔湘先生讲的。吕叔湘(1904-1998),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我们家家都使用的《现代汉语词典》就是他主编的。这个笑话出自吕叔湘《语文常谈及其他·笑话里的语言学》。

4

第四个笑话:喵lady改写自“段子网”的一篇笑话集锦“沙雕谐音梗”。

  •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微信号:Eliot1324073404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令尊”之类
吕叔湘先生谈翻译
令尊、令堂、令荆、令爱、令郎,都是指谁?
令尊,令堂 - 古文笑编 . 乐翻天
经典 | 除了“令尊”“令堂”,中国古代称谓礼仪还有哪些?
令尊令堂令荆令爱令郎分别都是指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