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年轻时你没来过热河路

突然发现身边好多本子,就近的,有前段时间刚买的小本子,随手记,稍久一点,有原来公司发的本子,那种黑色封皮的本子,还有之前在其他地方得到的本子,棕色封面,有去年公司大姐带我去参加做网络安全宣讲会主办方送的本子,有我自己好久之前买的小本子,各种本子,不一而足。
翻开这些本子,并没有多少记录当时的内容,数量最多的,是所谓摘抄,我很少做摘抄——这是原来上学的时候老师鼓励的事情,我当时很讨厌摘抄,那种假里假气的排比句和比喻句甚至很多所谓名人名言,我并没有太多热情,当然这么说可能有些愤世嫉俗,老师当时也是希望我们多记录一些或许能作为作文时不可多得的素材,但是说实话,命题作文或者读材料写作文其实并不给面子,这点从我稍显凄凉的高考语文成绩就能看出来,而纵观被迫写作文的那些日子里,我最好的发挥一次是来自于王菲的歌词、一次是改编自《春天里》的歌词,那些需要老师批阅的摘抄不过是泥入大海的所有作业里的一部分。
所以当我意识到我开始不停地抄下那些看过的书或者其他东西里边的句子的时候,有点惊讶。摘抄和写东西一样,似乎从来没停止过,好像从某一刻开始,它也变得和是不是需要写下一些东西去发泄一样,不可或缺,去年我还专门整理了手边几个本子里的摘抄,重新把上边的内容整理,又重新换到一本新的本子上,誊录的时候,我又把它们读了一遍,内容繁杂,有一些看到觉得很好的诗,有一些好的对联,有一些蛮有意思的话,人物就更多,有南怀瑾、木心、熊逸、纪昀、曾国藩,,,,,,甚至还有从《五灯会元》里抄的一些禅师的句子,它们来自很多地方,有时是从感兴趣的其他公众号的推荐里,有时是从因为无聊打开看的一些书里,大部分是从书里。
对于摘抄,这么做的理由,我想了一下,不那么像“这句话好有道理我得记下来记不住就抄下来”,它们的意义,更接近于“写东西”,就是拿起笔在空白的纸张上写出什么,摘抄当然不是我自己写的,才疏学浅尚不足以说出那些能被其他人用笔记下来的程度,但是写下它们的过程,就像某种穿越时间或者空间的创作,从某种更大的层面去观察,这些东西之所以引起共鸣,是因为另一个人说出了这些话,而他们也在这个文明发展的过程里存在过,说这些话的人,他们说出这些的时候,是那么恰如当下的鲜活生动,比如这句摘抄自《世间的盐》里的一句话:贫穷的时光中,如果米桶里还能刮出一碗米来,也不妨在夜深人静时铺张一回爱情。比如在这句话下面的一首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比如李商隐的这句: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比如辛弃疾的这句: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
比如不知道谁的这句: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比如木心《文学评论录》里的这句:文学是不许人拿来作忏悔用的。忏悔是无声无情的,从此改过了,才是忏悔,否则就是,至少是,装腔作势。
所以我从来不相信那些手写声明然后公布的忏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坐望山】一个人的平凡记忆
你的积累有什么用
一个高三毕业生的经验总结,早点儿看到就好了!
实用干货技巧分享,如何用ipad学习?
某省一级高中毕业生讲的经验教训
低成本精神生活实践指南 0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