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注才能出成果——停止同时做几件事情
userphoto

2023.11.08 黑龙江

关注

曾几何时,都是戴着耳机在进行着读写的动作,以为自己赶上了流行,以为自己效率很高。

殊不知我们正在浪费美好的青春,要是能早一点的知道智慧,自己都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不能三心二意,做什么事情都应该一心一意。

我们应该停下好几件复杂的事情同时做的情况,集中注意力处理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其实这不是一句空话,从现在的脑科学原理可以解释这一现象。

01

集中注意力,可以避免给大脑不必要的压力

日本的著名教育家工藤勇一写过一本著名的《脑科学教养法》里面提到大脑的有一项原理:人的意识是有限的。

虽说大脑是越用越聪明的,但不是毫无章法的用,我们需要很仔细的了解清楚大脑的使用说明书,用好大脑的工作原理。

大脑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它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大脑中有一种工作记忆,就相当于信息处理平台,但是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无法处理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

我们的五官和外界不断地向大脑输送各种信息,但是大脑只能意识到其中的千分之一。

假设某个人同时在做四件事,分别是:按摩、读书、听音乐、吃点心。

在这种情况下,大脑不可能同时处理四件事,当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音乐上,大脑就无法提取书本上的文字信息。

而当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品尝美味的点心上时,按摩带来的愉悦感就会游离于意识之外。

当我们明白人的意识是有限的,就应该谨慎的使用它。

如果大脑的工作台一直处于信息繁杂、压力过大等混乱的状态,那么人就无法进行深度思考,也无法集中注意力,最终的收效也就微乎其微。

集中注意力,专注于当下最重要的事情,让大脑多处于井然有序的状态。

02

海马体——节约大脑能量的功臣

著名的脑科学家池谷裕二有篇著作叫《考试脑科学:脑科学中的高效记忆法》,里面提到很多观点,其中就有关于海马体的研究。

人脑中存在着大量的神经元,每一个神经元都通过“神经纤维”分别与其他一万个神经元相连,这种由神经元之间相互连接构成的系统就是“神经回路”。

保存长期记忆的部位叫作“大脑皮质”,它相当于人脑的“硬盘”,可以保存我们已经记住的知识。

我们的大脑如同法官一般,会对 信息下达“价值判决”。

只有被大脑判定为“必要”的信息才会被运送到大脑皮质内长期保存。

那么,具体负责判定信息是否必要的“检查员”又是谁呢?它就是人脑中的海马体。

海马体是人脑的一个重要功能区,大致位于耳朵深处的大脑部位。

海马体直径约 1 厘米,长度略小于 5 厘米,形状类似于香蕉,也像略微弯曲的小指。

人脑大约会消耗人体总能耗的 20%,但其质量只占不到人体体重的 2%。可见从每单位所需能耗来看,人脑是个不折不扣的耗能大户。

其实人类的大脑经过这么多年的自然选择,也是选定了一种相对合理,比较节能的状态。

这个节能主义者就是海马体,它就是为了节约能量而不允许无用信息通过的“财政大臣”。

因此要善待自己的大脑,每天都给自己排个大概的计划,让自己的大脑可以处在一个劳逸结合的状态,效率最高的时候用来处理最难的事情。

03

尽量避免大脑的区域重叠

认知神经科学领域专家托克尔· 克林贝里在著作《超负荷的大脑》中分享过一个心理学实验。

为了寻找工作记忆能力到底是由大脑中的哪些区域实现的答案,科学家们使用了磁共振成像扫描仪。

这种仪器可以直接查看大脑不同部位的工作情况。

一旦某个大脑区域被激活,在磁共振扫描仪上,这个区域就会被“点亮”。

在磁共振扫描仪的帮助下,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克雷顿·柯蒂斯和马克·德斯波西托设计了一个心理学实验来测试15名受试者的工作记忆,在测试的同时他们对大脑进行了不间断的扫描。

实验结束后,两位研究者对扫描仪采集到的四万多张脑部影像进行分析,发现大脑中叫作顶叶、额上回和额中回的三个脑区出现了强烈的活动。

这说明,负责工作记忆的是大脑中的三个局部区域,并不是整个大脑。

结果发现,在同时执行两项任务时,每个任务在大脑中所对应的激活脑区发生了重叠,而且重叠得越多,两个任务之间的相互干扰也会越强烈。

这个实验说明,大脑里的这种区域重叠现象,就是我们信息处理能力的瓶颈所在。

可见,平时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尽量不要让自己处在同时做几件事情的的纠结中,减少两个任务之间的干扰。

04

总结

现代社会的节奏是越来越快,快的使人们一直在努力的赶路中,很少停下来思考、停下来学习。

很多事情只有自己经历后才会知道选择错了,人们很喜欢说的一句话是:“要是我当初怎么样该多好啊”,其实于事无补。

我们的大脑也会坚持合理的意识,做事专注是成就自己的前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开大脑老化的神秘面纱
重塑你的大脑---作者:(美)约翰·雅顿
北大脑科学专家,带你逆袭成学霸|学习力脑科学
孩子学习看似很认真,实则没效果?脑专家提醒警惕“注意力陷阱”
人脑思考原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