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男人必须会吹牛

尼扎尔·阿里·巴德(Nizar Ali Badr)作品

      1

  

  我认真考虑了林国栋赴美产子的提议,觉得可行。其一、在美国生下的孩子,就是理所当然的美国人,可避免与国内计划生育政策冲突;其二、肖三立不是我真正的老公,林国栋不是我名义上的老公,我公然生子,多少有些尴尬,去美国悄悄地生,则没此麻烦,还能瞒过天天;其三最重要,初中没毕业,一直是我久治不愈的心病,虽然我在深大蹭了两年课,后来还取得了清华大学工商管理(EMBA)总裁高级研修班的文凭,但我心中还是不踏实,我想借去美国生子的机会,一本正经读个大学。

  

  很长时间以来,我以为自己是江家的核心人物,当我决定去美国生子读书时,才发现自己没那么重要,房地产公司有林国栋掌舵,天天婴幼服装有花子经营,老家的茶园有江能文打理,天天有肖三立照顾,我去美国多少年,都没有关系。天天似乎还为我要去美国读书而窃喜,因为妈妈一走,爸爸肖三立就能“回家”来了。

  

  我要出发的那一天,天天在机场安检口捏紧小拳头,说:“无数事实证明,读书是减肥最有效的方法,老妈加油!”其时,我已怀孕四个月,看起来有点“胖”。

  

  对美国我所知不多,只因多年前读过一本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记住了曼哈顿,我就和林国栋直飞纽约,奔曼哈顿而去。

  

  那些年,因为基本国策问题,一些有办法的人,都去美国生孩子。稍后几年,汤唯主演了一部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说的就是中国人去美国生孩子的故事,因为太真实,有人甚至称该片为纪录片,赴美产子指南。美国人为接待赴美产子的产妇,明里暗里成立了许多月子中心,每月住宿费用三四万元人民币,生意还特别好。

  

  林国栋说:“我们不能让孩子出生在月子中心,自己买房子。”

  

  2009年,美国人正在经济危机的旋涡中气喘吁吁,房价暴跌,林国栋一直在谋划,要去美国操底,我要在美国生子读书,促使他下定了决心。

  

  林国栋在美国有不少朋友,几个人凑在一起喝了一顿酒,就买下了曼哈顿上东城的一套联排别墅,1100万美元。林国栋把房产所有人写成了我的名字,说是送给我的礼物。我口里说谢谢,内心却非常伤感,林国栋总是把你的我的分得很清楚。几年以后,潘石屹、黄光裕、陈天桥也在那一片买了别墅,价钱是我们的好几倍。林国栋因此很得意,得意自己比大佬们早行了好几步,那时我才明白,我一直没能习惯林国栋的张扬和得意。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林国栋给我请了司机、保姆,又让他妈从澳大利亚飞过来照顾我。

  

  1997年春天,在深圳火车站西出口的和平路上,林姨挑着青菜沿街叫卖,一点也看不出她儿子是富豪。当时,我急着去饶平,寻找被拐卖的天天,因为不懂潮州话,我愿意出1000块钱,请林姨跟我去饶平做翻译,林姨骂了我一顿,“你这妹子,是不是财迷心窍啊,一口一个钱,钱,钱……”(事见第20章《妈妈,你哭起来好难看》)从那一刻起,我喜欢上了林姨,也由此结缘,现在,我竟要给林家生孩子了。

  

  1997年底,林国栋感觉要出事,就和老婆离婚,随后,让前妻带着林姨和孩子,去澳大利亚了。12年不见面,林姨不见老,说话依然中气十足,在肯尼迪国际机场,她拉着我的手,呵呵大笑,说:“哎呀兔子,真的是你呀!当年我一见你就想,这个妹子若是我的儿媳妇就好了,没想到,真就梦想成真了。”

  

  我想叫林姨一声“妈”,却叫不出口,只是省了一个林:“姨,不好意思,劳您万里迢迢飞过来,太麻烦您了。”

  

  林姨说:“不麻烦,不麻烦,想到兔子要给林家添小兔子,我只恨飞机飞得慢,恨不得自己插上翅膀飞过来呢。”

  

  2

  

  林国栋把我安顿好,回国去了。

  

  曼哈顿不到60平方公里,却是美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人口稠密,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挤着26668人,更神奇的是,除了密密麻麻的摩天大楼,数不胜数的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银行和证券交易所,曼哈顿还傲立着72所大学,其中包括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我在一堆大学里挑来选去,太难学的我不要,不好玩的也不要,最后,我圈定了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chool of Visual Arts,缩写:SVA)。当年我跟马晓晖学过画画,又做了几年童装设计,算是有点底子,也喜欢涂鸦,就学插画吧。我不指望自己成为多么伟大的艺术家,能信手画几笔,给自己画一个美美的心情就OK了。

  

  选定了学校,我就开始恶补英语猛画画,累了我就去各大美术馆看画,一边看,一边摩挲一天比一天大的肚子,用英语跟宝宝聊天。

  

  戴叔是我的司机兼向导,很会讲故事。

  

  戴叔出生于1946年,祖籍浙江衢州江山县,与戴笠是同族老乡,按辈分,他和戴笠是兄弟。戴叔他爸是军统的人,跟随戴笠出生入死许多年,1949年去了台湾。戴爸要登船去台湾那一天,派副官去接太太和儿子一起走,副官垂涎太太美色,趁乱把他们掳回了江西宜春老家。解放后,人民政府查出副官是潜伏的军统特务,就把他枪毙了。戴叔与妈妈相依为命。

  

  1962年春天,戴叔他妈饿死了,他决定偷渡香港,然后,去台湾找爸爸。

  

  戴叔偷了生产队的两颗红薯种,往广东走。吃完了红薯,戴叔就要饭。要不到饭,戴叔就吃草。祖国大地很辽阔,长满了吃不完的草,戴叔相信,牛、马、猪、羊能吃的草,人一定也能吃,他最爱吃的是茅草根,吃起来有点甜。

  

  从宜春到深圳,戴叔整整走了两个月。

  

  偷渡香港很危险,可能被水淹死,可能被蛇咬死,还可能被枪打死。

  

  戴叔运气特别好,他来到深圳是5月8号,“我发”的好日子,正赶上边境大开放,边境不设岗哨,想出去的只管走。据相关资料显示,放开边境的半个多月,大约走了30万人。戴叔夹在人流中,就像赶集一般,通过铁丝网上的耕作口,到了香港。

  

  零星逃去香港的人,都被视为勇敢投奔自由的人,得到了妥善安排。几十万人奔涌而来,港英政府慌了,组织警力堵截逃港者,抓到就送回大陆去。16岁的戴叔跑得快,没有被抓到,随大流跑到了华山。

  

  香港的华山,远不如陕西的华山著名,百度上搜不到香港华山的介绍,如今依然是人们难得上去的荒山,只有驻港部队上山打靶时,才有一点响动。1962年5月,荒无人烟的华山,却聚集了约三万名逃港者,成了香港最揪心的焦点。

  

  最先关注华山的是大侠金庸,他在自己创办的《明报》上呼吁:“最宝贵的是人的生命!最大的仁政,是救人的生命!”《明报》的记者几乎都上过华山,写出的报道,篇篇震撼人心,《明报》因此成了有良心的报纸,从不为人注目的三线小报,一跃成为一线大报。

  

  大部分逃港者,在香港都有亲友。想起在华山上受苦受难的逃港者,可能是自己的亲人,香港人坐不住了,他们带着吃的喝的,来到华山,寻找亲人,找不到人就留下东西,第二天又来,就算只为了来送点食物,也得来。一位记者写道:“因为哭唤的人实在太多,山梁的地面都打湿了!”

  

  一些娱乐场所,为表示对华逃港者的同情和声援,关门歇业。

  

  迫于各方压力,港英政府不得不在华山下建造临时收容所。

  

  但无人认领的逃港者,还是得送回那边去。得知消息,三四千港人在收容所外面坐了一夜。

  

  第二天,当装满逃港者的卡车启动时,几百个港人竟然躺在马路上。

  

  警察和逃港者都惊呆了。

  

  有人喊:“赶紧跑啊!”

  

  顿时,跳车跑掉许多人。戴叔也在其中。

  

  戴叔在花厂做了两年,就去台湾找爸爸。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却得知,前几年,戴爸因为“通匪”,被处决了,无人收尸,也不知道埋在哪里。

  

  后来,戴叔做了水手,满世界漂泊。漂到美国时,戴叔爱上一个酒吧侍女,就留了下来,买了一个农场。

  

  戴叔育有一儿一女,儿子毕业于哈佛,是个律师,女儿毕业于耶鲁,是个医生。

  

  前年,戴叔想退休了,就卖掉了农场,拿到了一笔钱。儿子女儿都能挣大钱,不在乎戴叔的钱,戴叔就这里捐一点,那里捐一点。汶川大地震时,戴叔还剩下100万美元,就全部捐了出去。

  

  捐完了钱,戴叔觉得还有点劲,就来给我当司机了。

  

  坐着戴叔开的车,我觉得很不安。因为,汶川大地震,我只捐了100万人民币。

  

  戴叔的太太是我家的保姆,她笑眯眯对我说:“太太您别听老戴吹牛,他这辈子,没别的本事,就会吹牛。”

  

  我说:“男人必须会吹牛。”

  

  3

  

  五个月后,我收到了SVA的通知书。我一高兴,就生下了儿子林长江。

(《无地自容》之41。未完待续。)

《亲爱的爱》,精选罗尔情爱小说43篇,或清新、或浪漫、或浓烈、或璀璨,或悲戚,或哀伤,文字不拘一格,故事深藏不露,每一个故事,都能带给你不一样的惊喜。

当当、京东均有售。孔网有少量作者签名本,每册45元,包邮,点击以上图片可下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赴美探亲游(梅莘)
一个中国游客镜头下的纽约(组图)
一个中国游客镜头下的纽约
【原创】长篇小说《懒汉之死》之 4
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
美国电影——《曼哈顿女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