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们开学松一口气,我一开学就焦虑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请设为“星标”哦!

点击上方“末非”—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9月1号开学日,妈妈们像过节一样开心,终于可以把娃丢到学校里了。

梨总激动得给自己买了一捧鲜花。

只有我是个奇葩,不但不高兴,还焦虑起来了。我跟娃一样,临近开学,压力值不断上升,感觉好日子快到头了。

倒不是我和娃同甘共苦,是我——又得管娃了!

管娃这事儿,搁其他妈身上,可能举重若轻,到我这就是举轻若重了。每一件小事,感觉都是superhard模式。

从早上叫起床开始,就非常磨人。喊小声他听不见,喊大声了他有下床气。反正不经过半小时到1小时的拉锯战,娃支棱不起来。

也不能全怪娃,他入睡一直是比较难的,晚上睡得晚,早上自然困。

那你肯定要说了,让他早点睡啊!要是事情都这么简单就好咯!

简单说,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状态好的时段也是有差异的,很多人上午状态最好,最有精气神,一起床就是满血状态,而我的满血状态出现在下午四点以后,整个上午我是萎靡不振的。经过我的观察,毛豆的满血状态更晚,他在晚上总有很多事情想做,不让他做,他躺床上干瞪眼也睡不着。

记得小时候,为哄他睡觉,给他讲睡前故事,经常讲了20多个故事,我已经思路枯竭口干舌燥了他还囧囧有神:妈妈,你再给我讲一个故事吧!他爹哄他睡觉,总是自己先睡着,娃跑到我这边得意的说,我把爸爸哄睡着了……上天发给我这么个娃,我能怎么办?!

上学7年,我和他爹为早上督促他起床还真是伤了不少脑筋。后来一度摆烂,早上不催他,随他自己,结果发现他反而自律起来了,踩着点从床上弹起来,7点15分到校,他只给自己留在路上的时间,经常省略刷牙洗脸、吃早饭的环节,穿上衣服背起书包走了,因为时间来不及了!这也造成很多问题,比如经常忘带东西!

而且,不洗漱、不吃早饭,我也不能接受,习惯不好,对身体健康也不利。

这是早上的拉锯战,晚上的拉锯战那更多了:督促写作业,督促个人卫生,督促收好书包,督促早点睡觉……每一个环节都得让我唠叨无数遍。想想我就头皮发麻,血压也高起来了……

有人说,这是小学就该培养好的习惯呀!是呀,我们从幼儿园就开始唠叨了,但是,咱们虽然快14岁了,心里还住着一个儿童呀!

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不同步这件事,作为男孩妈妈,我早已无奈接受了。

这学期迎来初二,初二是个很有挑战的阶段。从外部环境来说,学习压力陡增,即将面临中考;从内部因素来说,孩子迎来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在心理生理上都发生巨大变化。内外部因素叠加,青春期叛逆也容易发生在这个阶段。

这也让我不断提醒自己,把亲子关系和谐放在第一位,把其他事情摆在一边。

比方说我希望孩子注意整洁、早睡早起、热爱学习……然鹅我发现,在育儿路上只要对某件事有执念,就会失望。

尤其是学习。这几年,我家在学习这件事上是在躺和卷模式之间来回横跳。

为了搞学习,我和他爹轮流上,不断败下阵来,请家教也请了好几个,然鹅只是不断证明:花钱不能提升成绩,只能暂时缓解焦虑。而最终加重了焦虑,因为花了钱还没效果,怨气会叠加。

如果育儿路上总是在和自己的焦虑做斗争,那就本木倒置了。

我总结了自己前面走的弯路,决定先放下最大的执念——搞学习。孩子内驱力不启动,父母花再多的精力和钱都没有用。

再思考一下我对孩子整洁有序的执念。这对我的困扰其实不小于督促他学习。我自以为是个对孩子比较宽松的家长,因为孩子只要遵循不影响他人、合法合规的行为,在我看来都是可以接受的。

可是,孩子不讲个人卫生,东西乱放却让我非常难以接受。我的理由是,这些行为会影响社交,因为不整洁会显得不礼貌,不收拾房间会影响以后跟人同住宿舍。

实际上,孩子不爱收拾,影响到他人了吗?没有。违背公序良俗,犯法了吗?也没有。

主要是我自己厌恶,看了难受。这个状态不符合我内心的秩序感。我想起一个朋友说过的话,不要代替孩子去感受!可能我代入感有点强了。

整洁有序,是大多数人认可的代表正面积极的生活方式,但是其实生活方式没有道德层面的对错。

我不仅替代孩子去感受,我还有点过度担忧。从他现在不收拾房间,我好像已经看到他跟人合住宿舍被排挤的画面。这都是我想象出来的剧情。

过度担忧,这也是作为父母经常犯的错误。

我回想我小时候也有过一段比较邋遢的阶段,到了青春期开始追求整洁有序了。生活方式并非一成不变,会随着人生不同阶段的认知、境况变化而有所不同,我为什么就觉得毛豆喜欢的生活方式会一成不变呢?

也许,我纠结了好几年的整洁问题,毛豆以后遇见一个喜欢的女生就自动改变了。现在,非要孩子按照我自己喜欢的样子来生活和学习,除了破坏亲子关系之外,毫无其他效果。

开学前一天,我跟毛豆商量:“妈妈这学期保证不唠叨你学习,除非你要求我提醒你,我最多提醒两遍,怎么样?”毛豆欣然同意。接着,我说,“在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上,我也会提醒你最多两遍,希望你能听进去。”毛豆再次欣然同意。

母子俩愉快地达成了一致。不过,“放下执念”这件事说到容易做到难。但愿我经常能内省,而不是内耗。

总之,焦虑都是自己修行还不够的原因,跟孩子没多大关系。最近还有一句话听进了心里: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退一步说,就算我做了很多努力,孩子还是那个不爱整洁、不爱学习的孩子,但是他也是一个会在我饿的时候,给我煮碗面的孩子呀。

关注我,一起成长

 

加末非微信,进群抱团取暖

上篇请戳下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岁男娃上幼儿园不哭也不闹,刚开学就被退学,老师:家长不称职
执念与焦虑
妈妈成长好了,孩子根本不用进入“拼爹时代”
别说孩子熊了,你才是制造出熊孩子的元凶
我为什么不太反对熊亲戚抱自己的孩子?
孩子安全感是张存折,你的陪伴就是往里充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