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如何胜过《小丑》拿到了威尼斯影帝
userphoto

2023.10.06 泰国

关注

前天开始,韩国女艺人崔雪莉自杀占据各大媒体头条,据报道她是因为严重抑郁症而自杀。

很凑巧,今天的主题也和自杀相关,但是却和抑郁症完全无关。

因为,今天要聊的这个人,自杀的原因不是抑郁不得志,也不是因为饱受质疑和抨击。

恰恰相反,他是因为太成功了,太直白地看到了深层次的伪善,看清了这个世态炎凉的社会,感到彻底的幻灭,对生命再无丝毫的留恋,属于清醒的自杀。

他就是《马丁 伊登》。

《马丁伊登》最初是杰克伦敦的一部小说。

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在19至20世纪之交的美国,那个时期被称为美国文化史上最剧烈的变迁时期,新中产阶级的崛起是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特征。新中产阶级与无产者构成了当时美国社会结构中最重要的两股力量,也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阵营。

之后小说被多次改编成了电影,最新电影版的故事发生地被设置到了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马丁伊登和他的女友就是两个阶级的典型代表,女友属于上流社会,拥有优秀的教育背景和体面的文化身份,与马丁作为水手所拥有的贫瘠的教育资源和边缘的生存地位形成鲜明对照。

而马丁为了跨越阶层,通过个人不懈的努力,比如经常40个小时不吃东西,一日只睡5个小时等极端自虐的的方式下持续伏案苦读、奋笔疾书。

终于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说话时“语病百出”的普通水手一跃变为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的文学大师。

但是随着智慧的不断增长、认识的日益明确,他对自己置身其中的虚伪、腐朽的上流社会有了清醒的认识。并感到深深的 痛苦、彷徨、无助、绝望,最终唯有选择自杀。

除了最新这版,美国导演Sidney Salkow在1942年就已经拍了第一版影片,叫做《马丁伊登的冒险》

接着,在1979年,另一位意大利导演乔科摩·巴蒂亚托拍了一部持续300分钟的同名电视电影《马丁伊登》。

这个导演擅长拍电视剧,比如今年就出了另一部高分意大利剧集《 玫瑰之名》,豆瓣评分8.3 。

玫瑰之名

2019年, 导演皮耶特罗·马切罗第三次改编并拍摄《马丁伊登》并在威尼斯获奖。

让我们对比一下三版《马丁伊登》的男女主

论颜值,个人还是最喜欢第一版。

最新版主演卢卡·马里内利在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凭借此片击败《小丑》的主演菲尼克斯获封影帝。

76届威尼斯电影节现场

上周,在巴黎的首映礼现场,看着主演马里内利有礼貌的向观众致意并讲话,我当时其实并不能感受出他的气场,甚至一度怀疑他到底凭借什么获得影帝。

UGC Les Halles 《马丁伊登》首映现场

因为菲尼克斯已经把小丑这个角色的精神异常以及压抑状态都表演的入木三分,无可挑剔了,那马里内利如何可以表演的比小丑更精彩呢。

小丑

带着这些疑问,正片就开始了,然而看着看着,我就被他的表演折服了,马丁伊登这个人物在他的演绎下变得生动异常,他作为一条主线成功的引领着整个故事的发展,让观众迅速融入情节,这是第一点令我折服的地方。

此外,马丁伊登的人生在影片中可以清晰的分为两个阶段:邂逅上流社会,一心成为作家的奋斗阶段;以及功成名就,登上上流社会以后看尽丑态的精神幻灭阶段。

前一阶段的谦逊,温和,柔情和后一阶段的张扬,冷漠,绝决,两种完全割裂的性格特征在马里内利身上毫无困难地展现出来。这是第二点值得被称赞的。

抛开演员,整部影片也是以旧胶片的怀旧形式呈现了那个时代,在观影时,就像是看一部经典老片,并会激起内心深处对其他影片的回忆,比如好几个瞬间我都会想起《秋天的童话》。

秋天的童话

Anyway,其实这两部电影不管是演员还是情节都是完全没有丝毫联系的。

这或许就是观影的一种情境,就像是你通过某种味道会回忆起曾经某段生活的瞬间。

我在看这部电影时就会回到多年前看那部电影时候的我,两个我在多年后的某一时刻重逢,这带给我莫名的亲切感。这也是这部片深深打动我的地方。

对于拍摄技术层面,这部电影或许也在不停的致敬曾经的经典。

或许是某个电影时代,或许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或许是其他。。。

片中不断插入黑白胶片场景,群众人物特写场景,以及不同转场情节的交替运用。

但才疏学浅的我并不知道每一处致敬的到底是谁,只能粗浅的在开篇看到法国新浪潮的影子。

比如开场第一分钟男主和女二的邂逅就给了一个场景的跳接,就很像戈达尔的《精疲力尽》。

精疲力尽

此外,男女主的通信阶段是使用了镜头对女主正面特写加独白,在男主看信的同时让女主大声读出来,这瞬间就会让我想到戈达尔的《我略知她一二》,里面也是 大量充斥着人物正脸对摄像机的长时间独白。

我略知她一二

但是这些对应或许是由于我最近在研读新浪潮并看了戈达尔的一些作品才会如此敏感地发现。

就像是一种被称为 ”孕妇效应“的现象。

一个怀孕的人会神奇的发现身边几乎所有的女人都成为了孕妇,这是由于偶然因素随着自己的关注而成为普遍现象。

再举一个例子,拎爱马仕的你发现满大街都是拿爱马仕的,不对,这个例子还是换成LV比较合理,毕竟爱马仕买都买不出来。

跑题了,立即拉回来。

最后我想说一下我所理解的为何是马里内利而不是菲尼克斯拿到了影帝。

当然是因为菲尼克斯已经凭借《大师》拿过一次啦,哈哈。

两部电影同属剧情片,也都深层次阐述了阶级对立。

但是《小丑》讲述的是小丑作为边缘弱势群体的一方在被另一优势阶层不断折磨碾压下,完成了内化并奋起反抗,最终挥起屠刀的故事。

而马丁伊登前半程已经把小丑的故事讲完了,后半程其实才是核心所在。

当男主人公自己跳到金字塔顶端的时候,按照常理,终于可以为所欲为,终于可以狠狠地羞辱那些曾经轻视他的人,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但是并没有,他反而把攻击朝向自身,选择了自我毁灭。

我想他在临死前的潜台词也许会是这样的:“当我身边所有人都不再欺负我,不再轻视我,反而过来讨好我时,他们讨好的是我还是我所属的社会地位,很明显是后者,这让我恶心,这时候的我是极其痛苦的,这种痛苦的程度甚至会超过当初因为卑微而产生的痛苦。”

人类的痛苦有两大根源:求不得和求得后,

小丑实现了前者,而马丁伊登实现了后者。

尼采说,没有电影的人生将是一场错误。

对此,我深信不疑。

在快乐时,在悲伤时,

总会有那么一段旋律与你同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个“小丑”不一般!杰昆·菲尼克斯新照人戏合一
拿下威尼斯影帝的片子,你可能还没看
此片居然打败了最热门的《小丑》......
不愧是影帝,疯狂减肥瘦了47斤才拍出9.6分的《小丑》
谁在威斯尼击败了“小丑”夺走了影帝?
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落幕 超级英雄电影破天荒擒获金狮大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