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No. 0082 “黎民百姓”的由来

九黎(也称九夷)部落,是与黄帝、炎帝同期的部落集团,主要活动在黄河中下游以及长江流域,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河北、河南、江苏一带。

九黎的首领叫做蚩尤(顽劣之极的意思)。传说蚩尤和炎帝同族,应该是曾经加入过炎帝的部落联盟。

蚩尤很强悍,被称作“战神”;蚩尤也很能干,据说戈、矛、戟、酋矛(用于步战)、夷矛(用于车战)等五种金属兵器都是蚩尤发明的(蚩尤作五兵);其背景应该是九黎部落较早利用了南方丰富的五金矿产资源,率先使用了金属兵器。

壮大起来的蚩尤,首先与炎帝发生冲突。具有武器优势的蚩尤轻易击败了炎帝姜榆罔,并取而代之,自称炎帝。

姜榆罔无奈,只能向刚刚击败自己的黄帝求援;同为华夏族的黄帝自然责无旁贷,出兵大战蚩尤!

【首战失利】

不料,黄帝首战失利,被蚩尤和81个兄弟率领铜头铁额的妖魔鬼怪杀得大败。

这里的81个兄弟,应该指的是蚩尤联盟中的各个小部落;

妖魔鬼怪,很可能是因为九黎部落还处于渔猎时代,参加战斗的猎人和渔夫们登山下河如履平地,好像“特种兵”一般,吓坏了黄帝麾下的农夫们;

铜头铁额自然指的是这些“特种兵”身穿金属铠甲,挥舞金属武器,勇猛异常,擅长近身格斗。

此时的黄帝集团,更多使用的还是石头、弓箭,只能远距离投射,不敢与蚩尤的特种兵近距离接战。

(敲黑板:4000多年前的龙山时代,正处于从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的“铜石并用”时期)

【涿鹿之战】

首战失利的黄帝决定诱敌深入。骄傲的蚩尤上当了,顾不得地形不熟,盲目深入。最终,双方在涿鹿之野(河北涿鹿)展开决战,黄帝大胜,活捉了蚩尤。

传说中,蚩尤请天神做了三天大雾,试图困住黄帝的队伍,而黄帝发明了指南车跳出了包围圈;蚩尤再请风神雨神下起了瓢泼大雨,黄帝则搬出了干旱女神(旱魃)再次化解。

这里的大雾,应该指是华北平原常有的沙尘暴现象;指南车则意味着当时的黄帝很可能已经有了战车,以战车来冲击蚩尤的步兵。

【蚩尤血】

传说蚩尤被擒后,拒绝投降,被黄帝斩杀于山西解州(运城永济)。

蚩尤的头和身子被分别埋葬,他戴过的枷锁化作了一片枫林,血红的枫叶都是蚩尤的斑斑血迹。蚩尤的血还染红了当地的盐池,产出的卤水呈暗红色,人们叫它”蚩尤血“。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本西汉时期的《老子乙本》,记载了黄帝对蚩尤的一系列残酷惩罚,目的是告诉所有人:不听话,蚩尤就是下场!

【黎民百姓】

涿鹿之战以黄帝的夏族获胜结束,同时实现了夏族与九黎族的融合。

当时的夏族,有100多个氏族,每个氏族各有自己的姓氏,被称作“百姓”;当然,这里的百姓也都是贵族和官员,平民是没有姓的。被击败的九黎族,没有姓氏,被称作“黎民”。

于是,百姓和黎民融合之后,有了”黎民百姓“的说法。

融合后的华夏族,推动九黎族步入农业社会的同时,也壮大了自身实力,国家形态愈发明显。

【黎苗分家】

九黎族本身是各个部落的组合体,靠近北方的称作”黎“,靠近南方的称作“苗”(苗是“蛮”的转音)。

涿鹿之战后,靠北面的“黎”被夏族融合;靠南面的“苗”则被迫南迁长江中游的云梦泽、洞庭湖、鄱阳湖一带,跟当地土著融合成“三苗”,成为现代苗族的祖先。

黄帝之后的五帝持续南征,特别“禹征三苗”,彻底解除了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威胁,中原的主要对手也从东南转向了西北。

当然,无论是黄帝、炎帝,还是蚩尤,都是4000多年前的传说,诸多细节难以考证;但透过这些传说,可以让我们梳理出中华文明最初发端的线索与逻辑,远比传说本身更重要。

足够的常识、科学的逻辑、设身处地的共情,在我们每个人、特别是青少年时期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也是我们学习历史人文的价值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4个姓氏的人,可能不是“炎黄子孙”,看看其中有你吗?
粗谈华夏民族的形成,让我们知道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谈“炎黄子孙与黎民百姓”
蚩尤是中华民族三始祖和中国古代文明伟大缔造者之一
黄帝 人文始祖
中国人不可不知的六十个上古神话传说(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