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究作业】有趣的挑战:周长的“变”与“不变”


在学习完周长和面积之后,学生对周长和面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了一定的认识。大多数同学已经对“面积大的图形周长就越长,面积小的图形周长就越短”的认识有了新的理解。

为了让学生更好低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作业地形式,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再次发现周长的“变”和“不变”。

学生在前面已经发现,通过“移”的方式来求一些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将其“转化”为长方形和正方形更简便地计算周长。在“移”的过程中,发现周长不变,面积发生变化。

这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9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组成的一个大正方形,通过以下一些问题,来探究周长的“小秘密”。

探究1:去掉1个小正方形,周长会如何变化呢?

有的同学认为周长会变,有的认为周长会增加,也有的认为周长会减少。

学生探究后发现,如果拿走①号正方形,它的周长是不变。

学生通过数一数、算一算,验证了拿走前后图形的周长都是12厘米。当然,也有同学发现,拿走①虽然减少了2条小正方形的边,但又露出2条,正好抵消。

也通过“移一移”的方法就可以发现,大正方形的周长不变。

那只能拿走①吗?显然不是,学生容易发现拿走①、③、⑦、⑨其中一个任意一个都可以保持周长不变。

也就是,从这个大正方形“角”上拿走一个正方形,周长不变。

学生还感受到:拿走1个小正方形,面积肯定变小,但周长可以不变。

那拿走1个正方形,大正方形周长会变长呢?

学生很容易发现,拿走②、④、⑥、⑧其中的任意一个,周长会变大。

为什么呢?学生们通过验证发现周长从12厘米变成了14厘米。

通过移一移方式,也能说明问题。

拿走②号小正方形,少了1条边(1厘米),也露出3条边(3厘米),新的图形周长就多了2条边(2厘米)。

也就是,从这个大正方形“边”的中间拿走一个正方形,周长变长。

学生还感受到:拿走1个小正方形,面积肯定变小,周长反而会边长。这有着明显“冲突”。

那如果拿走⑤呢?

这里如果去掉⑤,则形成了两“周”,而周长的概念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总长(“环形”内外两周的总长是需要重新定义的)。所以,这里只讨论外周长,不讨论从中间拿走小正方形。

再通过讨论,发现拿走一个正方形,不能使图形的周长变短。

探究二:最多可以拿走几个小正方形,使周长不变。

学生在动手尝试、验证之后,发现拿走1个(2个、3个)小正方形,周长都可以保持不变。

最后发现:最多可以拿走4个小正方形,周长不变。

怎么拿呢?

学生们给出了不同的方案,因为答案并不唯一。

通过数一数、算一算、移一移,都可以发现其周长不变。

探究三:要使周长变短,至少去掉几个小正方形?

学生们有了前面探究的经验,他们发现拿走两个小正方形(无论单独拿、也可以相连),周长有两种情况:周长不变和周长变长。

要使周长变少,至少要拿走3个小正方形,而且这三个正方形一定要竖着(横着)一起取走。

有了前面经验,学生很容易发现,去掉一列后,少了5条边,增加了3条边,所以周长变短了(少了2厘米)。

像这样有挑战地探究作业,学生还是很感兴趣的,在完成深度思考后,对于周长的概念又有了新的理解。

这样地思考,对于学生来说,有意思也有探究味。

对于老师来说,也是需要思考的。曾经有这样一道高级教师专业化测试题:

用12根火柴棒围成不同的封闭图形时,以下图形都是符合要求的,具体如下图。(这些图形中的部分,在上次周长与面积探究时,不少学生也围成了类似的图形)

除去通过平移、旋转、翻折后重合的情况,能补出剩余的满足条件的所有图形吗?

看完文章记得点亮“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数学知识结构【下】
【四年级】有趣的周长和面积
(精品)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五单元复习
小学数学四年级人教版第七单元第3课时 利用平移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导学案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阶段总结
小学生如何理解面积是18平方米的正方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