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

  最近读台静农的《龙坡杂文》,其中有段

引自陈独秀给他信中的几句话:“XX字素来

工力甚深,非眼前朋友所可及,然其字外无

字,视三十年前无大异也。”寥寥几句,勾起

了我的一些想法。

   千百年来,所有不朽书作,其所以让人感

到饶有余韵视之愈无穷尽者,说到底就是“字

外有字”,也就是说在书写的文字之外传递书

写者的情愫,如三大行书,《兰亭序》则表现

出作者对人世多变、世事无常的感叹;《祭侄

稿》则表现出满腔悲愤,《黄州寒食诗》则表

现出尽管遭际十分悲苦但作者还是明静而旷

达,其字前小后大,前面工整,后面恣肆潇

洒。此外,杨凝式的韭花帖则尽显闲散之气,

米芾紫金研帖文为“苏子瞻携吾紫金研去。嘱

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敛。传世之物。岂

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

哉?!”其文与字俱显狂放之态,以上是字外

有字的典型,后世傚之者,虽也有好的范例,

但大多形似而神爽,如定武、天历兰亭虽都是

名作,但却少错落跌宕之致,这就难怪后人多

以冯承素摹本为基准的缘故。


  几十年来以书名世者颇不乏人,尽管有人真草隶篆,样样皆能,但却很少看到字外有字的作品,“数十年无大异者”比比皆是,这样的书作,工力不可谓不深,甚至有人以“开派”自我“标榜”,但究竟有多少人“嗜痂成癖”?!我以为说到底“痂”总是“痂”,不是“花”,这是没有办法的。

 

  所以要提倡“真赏为要”,书作须有丰富

的文化内涵,这恰恰是中国书法传统的精髓!

孙过庭说“思则老而逾妙,学乃少而可勉”,

我今已年过半百,虽不算老,妙思也谈不上,

管见如上,愿以质诸识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书法《百字铭》
1400年前的楷书,美呆了!
书道有路练为径,章法无涯习做舟
学习书法百字铭
大师级字匠
如果你想练好书法,《九成宫醴泉铭》,你值得拥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