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理图的EMC设计

1 整机原理图设计时各功能电路要区分明确,以便于电路分析。

 

2 各部分是否尽量使用更低速的器件?(如74HC14 的Tr=Tf=6ns 而74AHC14 的Tr=Tf≤3ns,这时我们就要考虑尽量选用74HC14 而不是74AHC14.)

 

3 对DVD 机芯的干扰是否有EMI 对策,原理图上要明确标注。

     解释说明:DVD 机芯的干扰主要是激光头电路本身产生的干扰(不同厂家的机芯干扰程度不一样),激光头的干扰通过较长的激光头扁平线形成天线辐射,所以要在电路上加小电容减少扁平线的天线效应,如下图。

 

4 DVD 机芯电源要有EMI 对策,不但要明确标注而且要注明Layout  时的放置位置。

     解释说明:由于激光头读取信息时电源瞬间变化所产生的干扰很大。机芯电源要求就近有能提供瞬态电流的电容。如下图虚线框内的EMI 对策,有的机芯电路有好几个电源,每个电源都要有电容滤波,至少要有一个102---104 的电容。

 

5 原理图上要标注各功能块的工作电压,尤其是时钟信号工作频率要描述清楚?(如:解码芯片、RAM 芯片、DC/DC等)

     解释说明:原理图上标注清楚工作电压和信号频率不但有利于原理图的评审,对PCBLayout 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6 对于干扰较大的3、5 次谐波频率在230MHz 左右的时钟频率能否调整?(要求F3、F5>230MHz+20MHz)

     解释说明:因为CE 辐射测试标准里有两个频率段(30MHz----230MHz 和230MHz---1GHz),高段比低段要求低7dB。在EMC 整改时要降7DB 需要增加很多对策,尤其是针对LCD 屏的干扰,我们很难对屏进行处理。 如下图有一个时钟的谐波在225MHz 左右超标6db。如果时钟频率稍改大一点使其落在230MHz 以后,那么EMC 整改就容易多了。所以如果时钟频率能调的话,就尽量使干扰较大的频率其3、5 次谐波大于230MHz。

 

7 对较高频率是否有EMI 对策?如RAM 时钟等。

     解释说明:工作频率比较高的时钟信号不但其产生的谐波辐射很大,其本身的基波辐射也很大,所以原理图上一定要有EMI 对策。如MTK1389 与DRAM 的工作时钟,  频率为108MHz/128MHz/135MHz,在原理图上要串联电阻和并联电容到地。如下图所示。

 

8 振荡电路里晶振的输出脚要串联EMI 磁珠。

     解释说明:晶振的输出脚一般都会有谐波分量产生,EMI 磁珠对高频信号存在很大的阻抗,使得时钟信号的基波通过,高频谐波分量被衰减,如下图虚线框内对策。

 

9 地址/数据线要串联电阻。

     解释说明:在 EMI 测试时常发现一些密集噪声干扰,如下图。密集噪声干扰与电路中的晶振、主频信号没有很大关系,属总线干扰。是因为总线匹配和布线的问题,适当调整匹配电阻,并在 layout 时有针对性地对地址/数据总线处理可有效减少总线上的干扰。见下图。

 

10 656 信号线上要串联匹配电阻,同时也要串联EMI 磁珠。

     解释说明:我们目前用的656 数字信号一般为8 位,如上面所说的数据总线会产生密集噪声,需要在656 信号线上串联匹配电阻。由于到屏的656 信号走线很长(长的PCB 走线+到屏的连接线),656 的谐波分量很容易通过长的连接线辐射,这时需要再在匹配电阻后面串联EMI 磁珠。如下图。最好是能够在系统布局上优先考虑,使得656 信号线尽量短。

 

11 TV 产品主板到液晶屏的信号连接线上要预留电阻。

     解释说明:到液晶屏的信号速率比较高,EMI 辐射也比较严重。信号线上预留电阻方便EMC 整改。

 

12 各电源及支路是否作隔离和滤波处理?

      解释说明:不同功能电路里电源所响应的dv/dt 和di/dt 都不一样,也就是电源所受到的干扰也不一样,为防止干扰通过电源产生串扰、辐射,我们要求各电源及支路都要作隔离和滤波处理。一般用电感/磁珠作隔离,用电容做滤波。如下图点亮的5V 电源给CPU、DC/DC、TV 供电。DC/DC 大电流,CPU/TV 高频共用5V,而5V 没有作隔离和滤波处理。原理图上没有设计好,PCBLayout  也没有改正过来。

 

13 原理图上尽量采用统一地,需要地分割的电路可用磁珠隔离。

      解释说明:原理图采用分割地,对PCBLayout 会提出很高的要求,如果PCB 工程师不精通原理图,不完全了解每条信号的返回路径,地分割不合理很容易把信号的最佳返回路经给切断了,被切断最佳返回路经的信号必须要通过别的途径返回,这样返回信号很可能会出现狼入羊群、羊入狼群的不良现象。环路面积的增加也会使得 EMI 辐射更加严重。所以尽量采用统一地,对不同类型的地可用磁珠隔离,如下图虚线框内磁珠隔离了AGND 和GND。

 

14 按键板和遥控接收板地要与主板地在主板上用磁珠/电感隔离。

      解释说明:因为主板上电路大多数是数字电路,数字电路的地存在很大的地弹、地脉冲等干扰信号。这些干扰信号很容易通过比较长的连接线产生辐射。连接线的地与主板的地用磁珠/电感隔离可有效降低这种辐射干扰,同时还能降低连接线上传来的ESD 干扰主板电路。如下图虚线框内对策。

 

15 功能切换时对暂时不用的功能电路要采用电源关断。

      解释说明:对暂时不用的功能电路,如果电源没有关断,不但增加功耗,芯片工作也会产生EMI。如带FM 的DVD,在DVD 状态下FM 也在工作(只是被MUTE),这时的FM 由于没有信号控制,FM 的本振和其他谐波辐射非常严重,直到切断FM 电源问题才得以解决。所以建议对暂时不用的功能电路要采用电源关断。如下图FM 采用电源关断。

 

16 对于不用的时钟脚不能悬空。

     解释说明:解码芯片暂时不用的时钟脚其内部电路仍在震荡工作,内部的谐波信号会通过悬空脚产生辐射干扰,EMI 对策需要给悬空脚一个适当的端接。如FI8125 的93 脚像素时钟会有很大的辐射,不能悬空,需要如下图加一个RC 端接。其中电容C 为降低直流功耗所用。

      T101 的第35 脚也经常悬空,这个脚的EMI 辐射也很大,需要给这个脚加一个RC 端接。如下图虚线框内对策。

 

17 对于其他有重要功能的悬空脚都要给适当的上拉或下拉。 
      解释说明:给悬空的I/O 口一个适当的上拉或下拉,可以确保I/O 口有一个固定的逻辑电平,外来干扰(如ESD)不会轻易引起I/O 口的逻辑电平发生变法,确保芯片能稳定的工作。干扰比较大的悬空脚还可以通过下拉降低EMI。


 
18 耳机插座上左右声道要并680p----1000P 的电容到地。耳机检测脚要并104 电容再串10Uh 电感。 
      解释说明:在对耳机端口进行 EMS 测试时,左右声道上的对地电容会把干扰信号耦合到地,达到提高抗干扰的能力,ESD 测试很容易使耳机检测脚电平发生变化,使系统误判(喇叭无声音),耳机脚并电容串电感提高耳机抗静电的能力。如下图虚线框内对策。

 

19 音频端子要并680p---1000p 电容到地。 
       解释说明:同上面的解释一样也是提高抗扰度和降低EMI。如下图虚线框内对策。

 

20 喇叭插座端子要并680P---1000P 电容到地。 
       解释说明:由于喇叭端子有较长的连接线,长的连接线会把主板上的emi 能量辐射出去,尤其是数字功放的干扰。有一些在喇叭线上夹磁环,也是一种降低emi 的对策,如果在喇叭插座端子上并电容加上layout 合理就可以不加磁环而又降低emi。如下图虚线框内对策。

 

21 芯片电源是否有旁路、去耦、储能电容?尤其是高速芯片是否有不同数量等级的电容?(滤除不同频率段 的干扰) 
       解释说明:芯片逻辑电平的快速变化势必引起电源的瞬变,瞬变的电源上就会有 EMI 产生。给电源放置不同数量等级的电容可以滤除不同频率段的干扰。一般要求电容相差2 个数量级,因为相差2 个数量级的电容在其谐振特性上刚好互补。如104/102,103/101。 
       另外强烈建议今后原理图上滤波电容的放置一定要靠近芯片引脚,如下图所示。这样不但便于评审、阅读,而且对 PCBLayout 也有很大的指导性,不会出现电容放置不合理的现象。这一点很重要,希望能过引起重视,宁可原理图的纸张篇幅多几页,也要把原理图整的更规范、更专业。

 

22 主要芯片的防静电等级是多少?是否符合要求? 
       解释说明:一个芯片的使用不但要了解芯片所能实现的功能,还要关注芯片的防静电等级是多少。对于防静电等级很低的芯片原理图上要体现出来,在原理图评审时再重点评审。


 
 
23 对达不到防静电等级的芯片是如何处理的? 
       解释说明:防静电不但是 EMC 对策人员所考虑的问题,也是项目工程师和项目经理在开发阶段应重点考虑的课题。对达不到防静电等级的芯片要有明确的处理对策,最好是更换芯片。


 
 
24 复位电路的抗干扰性能是否良好。复位电路的电解电容尽量用贴片的胆电容或者陶瓷电容。 
       解释说明:复位电路的电解电容由于个子比较高,静电测试时电解电容像天线一样容易接收静电能量,如果芯片的防静电等级很低,那么极易引起芯片复位。再加上电解电容的等效阻抗和等效感抗都很大,不能及时把静电泄放到地。  故复位电路的电解电容尽量用贴片的胆电容或者陶瓷电容。


 
25 复位电路的电源是否有隔离滤波措施。 
        解释说明:在对产品进行 ESD 测试时,如果静电屏蔽不能做得很好,静电能量串入到电路里面去,电源线上就会感应到静电,复位电路的电源如果没有做滤波隔离措施,静电能量就会引起芯片复位。尤其是 DVD  MT1389极容易复位,便携式DVD 由于外壳电镀,静电屏蔽做得很好,静电测试容易通过。而LCD_TV 产品由于系统复杂(连线较多)、静电屏蔽不可能像便携式DVD 做得那样好,所以LCD_TV 产品抗静电等级很差。在这里解释说明了同样的电路在便携式DVD 里抗静电很好,在LCD_TV 产品里就很差的原因(因为有人质疑、不理解)。 
        解释被复位的过程:如下图复位电路,在系统工作正常后,CE9 正极电压与复位电路电压相等,当复位电源上有一串负向的ESD 脉冲信号,CE9 正极电压就会通过D1 向负脉冲放电而引起芯片复位。当复位电源上有一串正的ESD脉冲信号,比较高的ESD 电压会通过电阻R2 对电容EC9 充电,充电时间T=RC,如果这一充电过程还不足以使芯片复位,那么当电源上高达几千伏的正ESD 脉冲消失时,充电后的EC9 会通过D1 放电,这一放电过程一定会引起芯片复位。所以复位电路的电源做隔离和滤波是很有必要的,如下图虚线框内对策,必要时可把磁珠改为10UH 的电感加强隔离。

 

 26  复位电路的地要做好隔地措施。 
         解释说明:电容对交流信号是直通的,ESD 能量是很强的交流脉冲,如果复位电路的地线上有ESD 脉冲,那么ESD 能量会通过电容耦合到复位线上引起芯片复位。所以复位电路的地要做好隔地措施,如下图虚线框内串接一个磁珠到地,如果地线上的ESD 干扰很大,磁珠可考虑更换为电感。

 

27 复位电路到复位脚要串联一个磁珠或者电感。 
       解释说明:同样的道理,如果 ESD 能量很大,电源和地线不能彻底隔离,这时需要在复位线路上串联一个电感或者磁珠,如下图虚线框。

         以上对复位电路的电源、地和复位信号的ESD 对策可以解决即使芯片抗静电等级很低的ESD 测试出现的复位问题。 所以对抗静电等级比较高的芯片可以只考虑复位信号线上的对策。


28 按键信号线上是否有电感、电容。 
        解释说明:在对产品按键进行ESD 测试时,按键线上的静电能量传入到芯片I/O 口,会引起系统复位、死机、按键功能错乱等不良现象。需要在按键线路上作隔离和滤波措施阻碍 ESD 能量进入到控制芯片内,如下图虚线框内串联10UH 电感再并103—104 电容到地。

         对于动态扫描方式的按键电路,ESD 对策要求并小电容和串联磁珠,因为磁珠在低频段阻抗很低,不会破坏扫描波形。如下图虚线框内的对策。如果按键线路上的ESD 能量很强,此对策还不能解决ESD,可把100p 的电容改为压敏电阻,封装一样。

 

29 其他的I/O 口如VGA、SCART 口等都要有防EMI、防静电处理,音频信号脚都要有并100P 左右的电容到地。 
       解释说明:因为ESD 测试时,对所有的I/O 口都会进行测试,在电路上都要有ESD 对策。对信号频率比较高的I/O 口不能用串电感和并电容的方式来防护ESD,这时要用上专用的ESD 器件。如下图虚线框内对策。

 

30 对封装很大的I/O 口防ESD 器件尽量用分立元件。 
       解释说明:因为防ESD 器件原则上要求靠近I/O 口,而大封装的I/O 口空间距离比较远,如果用集成度高的防ESD 器件会导致部分I/O 因离防ESD 器件太远而得不到静电保护。


 
 
31 DC/DC 电路开关波形的改善。 
        解释说明:在DC/DC IC 的SW 脚和BST 脚串一个低于33 欧的电阻可以降低开关波形的过冲,从而降低EMI。如下图R224。电阻大小根据信号波形(过冲情况)来调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体积低成本的 USB3.0 保护电路的EMC解决方案
EMI/EMC设计秘籍
[技术资料 电子综合] 设计PCB时抗静电放电(ESD)的方法==www.ic37.com
【专业知识】>>【电感与磁珠】
电磁兼容保护电路设计详解 —电路图天天读(173) - 全文
USB端口的ESD防护电路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