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齐辛民《自说其画》

直击书画 个人微信号woshiergea

读齐辛民《自说其画》

本文作者马以芝少将与著名大写意画家齐辛民先生合影

       1:齐辛民淄博籍的当代花鸟画大家,近日看到秋萍编辑出版的一册《齐辛民自说其画》很是新颖,欣然读之,如山涧清泉甘冽甜厚,如林中徐风抚人脸面,如饮一杯清茶回味无穷。他现已82岁高龄之人,他在画界是艺德上品者,在艺术面前他是年轻人。

      《自说其画》说的都是心里话,大实话。无任何炫耀之言辞,自吹自擂;无故弄玄虚之“宏论”,自画自说,自由自在;文字和册中之画如此默契,观其文看其画,文是心底流露出来的声音,画是画笔下心灵的淋漓表达,正如荀子言“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我和齐辛民与他夫人秋萍是同乡人,认识很久了,前几年他又来杭州的省美术馆办过画展,引起轰动。为此我曾以《斯人斯画》发表在编的感慨拙文。

齐辛民作品《朝晖》

        最近又读到辛民出的画语集《齐辛民自说其画》。又忍不住提起笔即写点东西。心里怎么想的就直白的说吧。辛民人品好,真善美在他身上、他的经历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孝善为本,他对先辈父母攥着心待之,对家人、对亲友关心至致,他中年丧妻,两个孩子先后因病去世,多年照顾病人,忍受和煎熬,谁与之能比?在世上与人处事,温良恭俭让,是个宁肯负自己不肯负别人的人,人品好,画也好。

齐辛民作品《国宝》

         2:人如其画,画如其人,你看他画的各种动植物。哪样不是那么和善,给人一种向善至范的感觉。辛民生活经历丰富,辛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那个年代考取“山东艺术学院”可很不容易。他在学校可以说是“发愤”读书绘画,毕业之后又回到了农村乡镇,一练就是二十多年,他太有生活经历了。这种经历不是叙述这个过程,这种生活环境、阶段,而是一个求知欲的艺术青年沉浸在这种最底层的时候环境之中,随时就在你身边的猫狗、花草等等,是有生命的,这种生命的闪光点印在辛民的脑子中,描写在他的笔下。我觉得无论是书画艺术家、文学家,哪一个在他的笔下,在他的文章中不流露出对故乡人物、景色的赞美。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润土”的人物形象如此平凡,但写得活龙活现,亲切动人。绘画大师潘天寿常以家乡的“雷婆山人”自喻啊,这是根基是血脉,他永远淌在艺术家的心中。正因为辛民有如此简单、但以如此鲜活、生动的生活经历充实了他的创作源泉,这泉水清澈、源源不断的。辛民有扎实的功底。在山东艺术学院学习时,他的苦学、善良可以说是有口皆碑的。

齐辛民作品《非常大写意》

        我有幸与曾当过他班主任的单应桂2015年龙口相见认识,并与她多次长谈辛民的学习。她讲“齐辛民出生在农村农家,能上这么所学校他十分珍惜,他的学习可以说是“如饥似渴”“苦学善学”来概括,在学校齐辛民是苦学派。他讲了许多齐辛民学习的故事,她说那个时候,65年,正好是困难时期,还没有完全走出来,他们班上就把自己的饭票(当时饭票是学校掌控的,要不然半个月就没了)呢,上半个月发多少饭票,花完了再过来要,免得下半个月就没了,他们呢就把饭票染成颜色,想办法这么花省。齐辛民很孝顺,他自己看到学校食堂的油炸的黄花鱼很好,想起在家的爷爷没吃过,自己硬是饿肚子省了饭票积攒了起来在回家时买上两条小黄花鱼拿给爷爷吃。这个很感动我。这些学生真不容易,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他们班很团结,对老师很敬爱。他们还做过一件事,关友声老师他是画山水的,他喜欢喝两口,那个时候,必须得有票才能买,他们就凑,凑够半瓶一瓶的给老师,老师喝两口之后呢就会给他们表演画画,你看那个困难时期大家对学术的追求,对知识的追求,对老师笔底的“宝”的追求。所以后来他们这个班上出了几个好学生,一个他(齐辛民)、一个刘曦林、王广才、还有胡正兵等。像齐辛民、刘曦林这样的全国有名的。就是出一个尖子也是老师的光荣,他们不是我单应桂的作品,是集体是学校的作品。因为有教素描的、有教水彩的、有教国画的、有教山水的,他们不光白天上课认真听讲,晚上的班上加课,把张彦青老师请来了,我就说张老师你得给他们吃个小灶。回想下那个时候的学生太好了!那时齐辛民是很内向的,可是他什么东西都默默的记在心里,包括说的笑话他都记着,他很平常他总是离着远远的,但他很用心又很有心、很有悟性,爱动脑子爱着磨。他内向但内心非常丰富而有独到见解,他还是一个很好的男中音,所以当时呢就是,齐辛民,这个节目非得我们两个来演,他的嗓音非常浑厚,他演杨白老最合适,所以我们就一起演了这个节目,后来我看到他写的《艺术人生》传记。看到这一段,看到他对写意的理解,当时演杨白老、喜儿的时候还没道具,就是用手势表达来达到艺术效果意思,也就是写意。这些场景他都记着。当时我说的一些我都忘记了,但他都记着,他说当时单老师说对写意的理解。

齐辛民作品《三友图》

       3:这种学习打下了深厚的传统的基本功,立了根基好建漂亮的高楼大厦,辛民不断求新求变。自我肯定又自我否定,心灵不断的碰撞,千方百计探路,走险求新求变。

        他牢记张茂才先生教诲:“眷恋晚辈尔,艺术切勿江”在他们即将走向社会时,担心他们跌入江湖。在今天这个名利场里,此语发人深思!

        他现在八十多岁的人了,这种热情没有变,并没有降低了,

他的一种习惯性思维,艺术没有终止、没有止境。他仍然在求新求变中去探索艺术的真谛和向高峰的攀登。

齐辛民作品《竞艳》

         他经常把陈景润痴心数学做为例子,激励自己,对书画痴情、重情、执着。他耐得住寂寞,用最大的全力打进去,再用最大的勇气冒出来,战胜自己获得一次又一次解放,他讲“画画把我画傻了”,“命该如此吧”!

       辛民有一颗恒久不变的年轻心态,他2014年在杭州期间,到我单位吃山东水饺,铺开宣纸教我孙子画画,小动物活龙活现跃然纸上,手把手教我孙子画,画小鸡、画竹子,一幅画画好后,郑重题款“祖孙同乐”。他教得是那么认真,他画得那么天真,真是“童心无邪”啊。         辛民就是这么一个人,虽然八十多岁了,在艺术上他永远年轻,这种年轻是饱经风霜后的年轻,年轻得更有风度,更有品味,世上最美的绘画是精神才华融于手上笔端的画作,齐辛民的画就是这样的画。无任何骄养造作,无任何无病呻吟之作,他的画如斯人,心底永远充满阳光,他的画始终给你一种阳光,向善、向美、向上的感染人、熏陶人的力量。

齐辛民作品《浩然之气》

         4:辛民的画有哪些创新之处呢?他在2014年作品在浙江美术馆展出,原浙江省委副书记,人物画家梁平波看了展览后说:齐老先生的展览在浙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画展对整个浙江都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在整个中国画坛他也是有自己应有的地位。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肖锋看了画展后说:齐先生的作品在造型上的提炼真的达到了传神的作用,这对于我们当代很多花鸟画家如何改革创新,树立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他们对辛民的画作出了中肯极高的评价。今天我看到秋萍编的《齐辛民自说其画》集,对辛民的画创新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归纳起来有四点。

         一是源于徐渭画风。上周我陪朋友又去了绍兴的“青藤书屋”,并冒着大雨驱车三十多公里,又脚踏山间小道,穿稻田、过沟坎去拜竭徐渭之墓,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切感到辛民的写意花鸟画的源头是从明代徐渭花鸟画汲取精华营养的。他2014年杭州展览时,我陪他去“青藤故居”,他抚摸着故居的墙壁、树木,在故居前照相,仔细观看陈立的展品,如同在同徐渭幸会对话。

        其二:他的画成功地吸纳融合了西方绘画鲜明的表现主义元素,使中国水墨更生动,富有现代美感。

齐辛民作品《云海浩瀚》

        其三:辛民绘画大泼墨的笔法,大块面的墨色,并与之鲜亮的色彩交融,富有生命力的表现手法,非大手笔不可企及。观中国近现代大师如吴昌硕、齐白石李可染潘天寿等画,齐辛民也同样汲取了其精华,形成了齐辛民写意花鸟画、辛民中国画的鲜明的形式。虽是多年的朋友,我不会吹捧人,我曾写“艺道天成二齐同辉”的条幅赠与他。我相信他的绘画有自己独创独特的东西,在艺术领域大浪淘沙的过程中,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再过多少年回过头来看辛民的画,会有别有一番滋味,别有一番风景在前头。他自己说“世界上没有第二个齐辛民,才有了他独自的模样”,他继承传统,借鉴学习古人,从现代大师中汲取营养,但他是走自己的路,画的自己属于辛民模样的画。

本文作者马以芝少将与著名大写意画家齐辛民先生合影

        小文即兴写来,有感而言之,为有这样的同乡感到高兴和自豪。淄川明代出了个蒲松龄,文学家,泽荫后世多少人,也行对这样的乡贤,你还不自觉的觉察到对你自己,对你这个地域有多大影响,实际上这种血脉文化就流淌在多少代人的心中潜移默化啊!现代我的同乡又出了个齐辛民,这种影响又将如何呢?啊!淄博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愿文化的血脉传承永续。

       原浙江省委常委、浙江省军区党委书记、政委、少将  马以芝

2017年6月26日晚草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齐辛民:突破己有之法才有新的发现
馆主会客厅:著名花鸟画家徐源绍先生
梅若老师画鸟教程#国画教程 #花鸟画 #国画花鸟 #写意花鸟 #想画就画 #国画艺术
大家书画展讯:相约天津—齐辛民花鸟画展
齐辛民:笔墨当随时代,或者超越时代
齐辛民工作室西双版纳写生行(第四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