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出国日记:倒数第一天
userphoto

2023.10.12 湖南

关注

明天凌晨即将乘飞机出差欧洲,预计至少呆个多月回来,加上在那边和回国的隔离,疫情发展和各种防控措施的不确定,不知道元旦前能否放出来。

这次是托朋友办的法国签证,本来法国和中国对等,因为疫情期间中国不对法国公民开放签证,法国也不随便给中国人的,但朋友非常给力,很快就搞定了。

其实本来9月底就要走,只不过因为其他国家未定的一些事,拖延到了明天。事实上直到昨天晚上其他国家的事还在游移。

我把这次不同寻常的出国记录下来,希望每天都能记点日记。

昨天做了核酸,当然阴性,IgG、IgM都小于一。上一次做的是8月25号,G和M都是在六左右。我最后一针,北京的灭活疫苗是在8月4号,看起来这个疫苗的效果下降的非常快,今天一直在琢磨要不要打一针加强针,当然即使能打可能有也是在十几天之后生效,到时候是否会给回国造成IgM高回不来是个很大的问号,另一方面,不打,是不是要冒更高的风险,两个之间如何选择,这是个问题;如果打,是在国内打,还是在国外打那个mRNA的疫苗,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不管怎么说,下午先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了看,结果发现都放假,打不了了。打电话问浦东机场也不能打。看来只能到法国再说了。

今天也去理了发,要求理发的小哥帮我剪成至少两个半月到三个月不用再剪、不能再短。他说这活儿他会干。也去洗了牙。

之前和一位朋友聊天,她问我为什么要出国?我说富贵险中求。她说有多大的富贵?我无言以对了,事实上我即使再有钱估计生活质量也不会比现在高多少。

当然我也跟她说,我想换一个生活方式、换一个环境、换一个体验。我有些好奇,要看一看国界的另外一边到底是什么样子。法国不是最差的出差目的地,巴黎也不是全球最烂的城市。我曾经在巴黎学习生活过两年。从这一点上来说我是幸运的。也有一个以前的同事说他疫情后感觉最艰难的就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出差了,快憋死了。他以前负责国际业务,老是全球转。

我跟另外一个朋友讲到,她说他还挺羡慕我呢,没有这个机会。

从工作的层面上说,我很多同事,去年今年疫情期间都出去过。人家干的也都挺好,都顺利回来了,我如果不出国话怎么能够有信心继续和他们共事?怎么让人心服口服?另外从我个人的角度,今年我的生活被这个病毒严重的扰乱,我要向病毒复仇,我觉得要跟病毒作斗争,要直面病毒,帮助别人战胜它。我自己虽然不敢说有这个勇气能面带微笑走过地狱,但我绝不怕是贪生怕死之辈,因为以前有过几次濒死经历。说实话现在人到中年,一切都看淡了,遗嘱都立好了,只要这个有所值得。我要看看究竟为何疫情作斗争,我能做哪些事情?

隔离我也不怕。我曾经内观10天,几乎没说一句话。我其实还挺喜欢独处,看书,写点东西,少被打扰。那天跟一个法国朋友聊天,他说了一句话,La quarantaine a son charme (隔离自有其魅力). 他经历过两次隔离了。

出国,我最大的负担、最难以面对的,就是儿子。我平时连去外地工作,他都不愿意,恨不得跟我一起去出差。很多时候跟我视频就说“我好想你啊,你快回来吧,不要工作了”,我跟他讲我不工作怎么有钱给你买玩具车呢,他说“我不要车了”,这个时候我常常问自己,工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工作和家庭到底哪个更重要?我这次这么离开,回国时间没有确定,是不是自私,是不是对他的一种背叛?他在成长,我是不是在逃避,不能花更多时间陪在他身边。这个对于他的成长,真的是好事情吗?所有这些让我真的心情很沉重,非常想喝点酒。当然,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这次出去要有所成就,干点事情来,不是出去混日子。

这次应该是儿子出生以后我离开他最长的一次。下午儿子临走前摇下车窗,他还不怎么会摇,但是也是找到了办法,然后望着我说爸爸你会来找我的吗?我说会,然后他说那好再见。他刚过4岁,还不太明白我这次的意义,但我对他做了承诺,一定要尽快安全回来见到他,再多抱抱他。

他长大后会看到这段文字吗?会接受我的忏悔吗?会原谅我吗?

10天前也回家见了父母。80多岁的母亲之前刚刚发生过一次脑梗,好在现在恢复得还可以。下午给妈妈打电话时她对我仍出国也有点吃惊,说不是不出国了吗?你出国不会想小孩吗?

下面是今天看完的一本书的读后感

《贪婪的多巴胺》(The Molecule of More: How a Single Chemical in Your Brain Drives Love, Sex, and Creativity - And Will Determine the Fate of the Human Race),(美)丹尼尔 利伯曼(Daniel Lieberman)、迈克尔 E 朗(Michael E. Long)著,郑李垚译,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9月出版,257页。

这是我出国前看完的最后一本书,是两名美国学者就我们大脑中的多巴胺的机制写的一本著作,原著出版于2018年。全书共7章,大意是多巴胺分成两种,一种是欲望型的,有一种是控制型的,这个欲望型的是驱动我们永不满足去寻找各种各样的未来的计划,永远是活在未来,和现在的当下的这个分子是相对的;控制型的,是适时的让他这个适可而止嗯。书里举了很多名人的例子,也举了很多这个多巴胺对整个人类的发展的影响,包括移民,包括古人类怎么走出这个全世界去各地探险,这个甚至影响到了美国的政治,科技发展、慈善业。很有意思,当然了,是不是合适用这个简单的一个多巴胺,来分析人类的所有的行为值得探讨,毕竟人实在是太复杂了。另外,书里也提到很多很有意思的一些实验、一些论点,嗯嗯,读起来反正发人深思。两名作者还是很有深度的,翻译的还行,非常推荐阅读。

如何利用好这个多巴胺、让它和当下分子(内啡肽)达成一种很好的平衡,作者认为,需要深入地沉浸到做某件事的乐趣当中,关注当下,深入的大自然中体验大自然的奇妙,不要一心多用。

书中一些精彩片段:

魅力不能有太多信息,要保持神秘感。魅力就是一个谎言。操纵,也意味着制造惊喜。

毒品和烟草电子游戏都容易让人上瘾,电子游戏对青少年的损伤还是很大的。

当人们伸展自己的肢体占据大量空间,他们就被认为占据了主导地位,或者说具有控制力,相反,当他们收紧肢体,占用尽可能少的空间,他们就被认为是顺从了。

控制触发了顺从,顺从触发了控制。

他可以通过微笑,而不是盯着别人看来达到目的,他开始早上问候他的同事,不是因为关心他们,而是因为这能让他们更容易按时完成任务,他会在团队不得不加班时为他们点比萨饼,还会称赞同事们的外表。他成了一个老道的操纵者。

礼貌最初是贵族行为。

相关性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

多巴胺永不知足。

情绪总是会干扰计算行为成为一种不利因素,实际上一种常见的控制策略是刺激对手情绪反应。干扰他执行计划的能力在体育运动中,经常表现为球场上或争球线附近的口水战或肢体冲突。

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叔本华:梦是短暂的疯狂,而疯狂是一个漫长的梦。

科学家这个精英群体中充满了艺术灵魂。

爱因斯坦和很多其他大人物说过我爱人类,但是我讨厌(具体的)人。

在性关系中,人们在信任的条件下更容易放开控制权,而这是高潮发生的必要条件。

杜鲁门:如果你想在华盛顿交个朋友,就买条狗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5年05月21日Nature杂志精选
疫情时期的最好活法:焦虑时读书,空虚时运动,孤独时思考
猴痘会成为下一个大流行病毒吗?
欧美抗疫日记
胡军 | 疫情日记之感受篇
居家日记(十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