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豫东风情】吃馍

这两天,收音机里一直有过年民谣: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其实,是否二十八发面、二十九蒸馒头,不过所谓民谣罢了,各地蒸馍时间是不同的。这里的蒸馒头,被称为年馍,至于为什么要过年蒸馍,大概是因为过年来客多,要提前备好主食。

闪过腊月二十,我们老家就开始有人蒸年馍。蒸年馍是件大事,是过年的重要内容,需要提前计划的。蒸馍基本上要一整天时间,头天夜里就要发面、折面、揉面,小馍、大馍、枣山全部蒸好,相当累人。小馍是我们日常见到的馒头,只要面揉到位,设好馍,蒸出来的口感就很好。大馍是比小馍大数倍的馍,里面包有大枣,馍上有枣花。豫东一带,过年走长辈亲戚要擓大馍。闺女回娘家一定要带最好最大的大馍,很多老人称闺女为大馍,就是因为过年要吃闺女拿的大馍。吃大馍,回枣山,娘家会把最好看的枣山给闺女回篮子。过年,闺女给父母擓来大馍,儿子给丈母娘擓去大馍。老人们得了孙女孙子,别人会问:你家添了里擓(孙女),还是外擓(孙子)。

袁项城当大总统后,非常注重老乡关系,京城掀起了一股学习项城口音的热潮,学会项城话,方有攀老乡的可能。有位老兄,冒充项城高寺人,投奔老袁。听口音,一口地道的项城话。老袁就问他:“过年,去舅家要带什么礼物”。来人一会儿说带金银财宝,一会儿说名烟名酒,一会儿说山珍海味,就是不说带大馍。面试结果,自然是打一百军棍轰出去,跟老袁攀老乡,功夫还没修炼成仙。要是那位老兄看了我这篇文章,兴许能给老袁一个满意答案。过年去舅家,什么都可以不带,大馍必不可少。

我们那里过年走亲戚,回篮子时有回肉馍的习惯。所谓肉馍,是把蒸馍切开,中间夹两大片肥肉(条子肉)。肉馍主要是晚辈去看长辈,长辈给晚辈家里的老人捎回来的重要过年礼物。老人吃着流油的肉馍,给晚辈讲述曾经的故事。过年走亲戚,很多酒迷瞪,骑着洋车子,摔倒了,扶起车子继续走,根本不看后面馍篮子里是否有东西掉到路上。有好事者,没事就在路上转,专门捡拾别人跑掉的大馍或肉馍。

小时候,慌过年,因为有好吃的。别说有肉吃,仅仅是好面馍就足以让人垂涎欲滴。一年四季,我们大部分时间吃杂面馍,豆面、红薯面、玉米面、高粱面有啥吃啥。看到这些杂粮,没吃过的同学,不要认为那是纯天然无公害的,越吃越健康的。你们是城市孩子不知农村孩子的苦,让你连续吃仨月,你也想念白面馍。记得上小学二年级时,早上放学回来,饿毁了,俺娘刚蒸好一锅红薯面窝头,我就急不可待地抓一个坐在门槛上吃。红薯面窝头有最大的特点是“粘”,粘手、粘牙、粘喉咙,吃到肚里还烧心。玉米面馍的特是掉渣,老人吃玉米面馍都是双手捧着吃,渣掉手里,然后捧嘴里,不浪费。在全民奔小康的日子,有人爱吃杂面馍,有的饭店适时推出五谷杂粮。有过太多吃杂面馍的经历,吃多了,吃够了,我还是愿意吃好面馍。

小时候的北大路,还没有实现村村通

如今在城里过年,小家小户,没有大锅蒸大馍,有的甚至连馍都不会蒸。过年走亲戚,带大馍回枣山的风俗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牛奶、饮料、水果、酒。其实,过年要有过年的样子,该有的仪式还得有,老传统不能丢,这是我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一部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枣山的一些风俗故事
几种花馒头的做法
玉米面馒头的做法_玉米面馒头怎么做_东北菜_美食_阿邦网
玉米面别蒸馒头了,教你秘制新吃法,不用烤不用烙,出锅比吃肉香
河南项城水寨重振豫东名镇,打造老街施工正酣现场探访先睹为快
豫东项城不是名菜的一道大杂烩,可以达到桌桌必点,老幼称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