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极简生活:这才是真正的“断舍离”

大家好,欢迎来到 Johnna说

是Johnna

全文共1544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大家好,我是Johnna呀~

刚开始尝试极简生活时,我把“扔”当成了核心。

每一次周末大扫除,我总是会把家里旧的衣物、鞋子、书籍等等不喜欢的都会统统丢出去。

这样看起来家里好像干净空敞了许多了。可没过一段时间,我又买新的衣服、鞋子或者其他喜欢的物品搬进家里了。

周而复始,在“扔出去”“买进来”之间,原来我在不断做重复工作。

那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断舍离

​//

那什么又是真正意义上的断舍离呢?一起跟着Johnna的笔下来看看吧……

1.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有个哲学家说,“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想来确实如此,如果非必要,不要盲目添置物品,再怎么扔,都只是以新物代替旧物。

在《今天就开始极简生活》一书中讲到:“断”的核心,表象在于物质,实则在于心灵。

我们在内心深处能否对物品的价值进行理性判断——它仅仅是我想要的(欲望),还是我真正需要的(需要)?

这是一个重要的自我提示。

心灵上的“断”,就是要抵制各种各样的诱惑,只专注于最简单质朴的必需品。

看来,我平时的断舍离就只是个大扫除。看似是在断舍离,却完全没有领悟到断舍离的核心要点。

“清出去”又“买回来”,多做无用功了。

想真正“断”,先理清自己到底哪些东西需要用到,哪些东西不需要用到。

2.舍=舍弃多余的废物

“舍”,即把那些品质不好的、使用频次低的、不喜欢的、带来负能量的物品,统统舍弃,只保留或替换成“适合的、舒服的、需要的”东西。

“墙角的那个地方,说了几百遍了。还在那里放着。”每次打扫家里卫生我都会冲着这堆垃圾发脾气。

既然是废物为何不能丢掉呢?

原因在于我爸这个人比较固执,每次我说这个用不着了,其实可以丢掉了,他总觉得还可以留着。

每次没丢都是因为陷入了我们父母辈人的那个思维模式中,认为东西很新,舍弃是一种浪费。

每次我都得给他注入新观念“二八法则”。

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二八法则”,即80%的财富都是由20%的人创造的。

即:具有实际价值且还在发挥作用的物品,只占所有物品的20%,我们80%的生活所需都是由这20%的物品提供的。

所以那些完全用不上的东西,对我们来说其实都是空间垃圾。

后来,我爸主动把那堆东西丢了。

3.离=脱离对物欲的执着

梭罗曾说:如果一个人,能满足于基本生活所需,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一个人放下得越多,越富有。”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如果总是试图抓住更多东西,害怕错过和失去,会让自己被物欲包围,与真正的生活渐行渐远。

怎么理解断舍离的“离”呢?

举个生活例子。

比如,我们不是很有钱的普通人去追求名牌,可能咬咬牙买了下来,然后开心地把名牌衣服包包背出去了,别人也会以为你的是A货。

不是和你等级匹配的东西,最好少去拥有,就算勉强拥有了,也会伪装地很累。

反而远离对物欲的执着,你会过的相对轻松一些。

4.写在最后

要想真正做好“断”与“舍”,就是把物品减少到自己可以掌控的量。

让它们全都在自己的支配下,基本上就可以达到“先有自己,后有物品”的状态。

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学会真正意义上的“断舍离”。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生活减重,定期丢掉这些东西
看完这本书后,我的物欲真的消失了!
凡事力求简单,直至不能再简
【事事关心】王彬杰:断舍离,给心灵一块净地
层次越低的人,越爱囤积
减法生活是有智慧懂生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