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百姓之心为心:赢得民心,才能赢得天下

得民心者得天下。2000多年前的老子,从诸侯国的内忧外患中,就深深认识到民心的重要性。

老子在《道德经》第49章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圣人,在这里是指有道的执政者,这样的执政者是按规律办事,实行“无为”而治。固,固定,不变。心,意志,心愿。

老子认为,执政者不应该有与百姓不一样的主观愿望,不能从自我意志出发去决定好恶、判断是非,也不能以自我意志去限定百姓意志,而应该是以百姓的意愿作为自己的意愿,把百姓的利益看作自己的利益。这样,执政者才能把自己的心愿与天下百姓的心愿融为一体。

百姓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打天下、坐天下,需要的民众的支持与拥戴,只有真心实意为百姓谋利益,才能与百姓之间距离拉近,才能与百姓之间的隔阂消除。

在老子看来,好的执政者者最首要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始终以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依归,察民情,知民意,谋民利,顺民心。

怎样才能做到“以百姓之心为心”呢?

01 重视群众基础

老子在《道德经》第39章中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这句话的意思是,低贱是显贵的根基,低层是高位的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地基,就起不了大楼发,空中楼阁是不存在的。没有坚实的地基,盖起的大楼就是一座危楼,迟早会坍塌。

老子认为,如果没有贱与下,贵与高就成了无本之木,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他通过贵与贱、高与下的辩证关系,提醒执政者要重视基层,正确处理好领导与民众的关系。

领导机关脱离了基层,脱离了民众,领导机关就成了空架子,领导者就成了孤家寡人。

民众是一个国家的坚实根基,失去基层的支撑,失去了民众的拥护,必然要垮台。

只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执政者的信任和信心,才能筑牢长期执政最可靠的群众根基。

02 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老子在《道德经》第66章中说:“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执政者要想成为民众所爱戴、所敬仰的人,首先要尊重民众,放低自己的姿态,对民众说话要谦卑;要想领导民众,处身于民众的前面,就必须把自身的利益放在民众的后面。

老子在这里强调,要摆正领导与群众的位置,要认清谁是国家的主人,谁是公仆。执政者要视民众为国家主人,甘心情愿当民众的公仆。

唐太宗曾经说过:“夫安人宁国,唯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意思是,让天下百姓安定,让国家安定,责任在于国家的执政者。如果执政者“无为”的话,百姓就高兴;如果执政者的欲望太多的话,老百姓就苦了。

执政者欲望一多,他一心想的是自己,而不是天下百姓,他就会贪图个人享乐,就会搜刮百姓,横征暴敛,把天下财富集中自己手里,百姓生活就变得清苦了。

唐太宗所说的“无为”,就是“无为而治”,不要过多干预百姓,不能把执政者个人意志强加到百姓身上,不该做的事不要去做,不该管的事不要去管,要应该根据百姓的情况,采取适宜行动。

唐太宗作为一个执政者,他对“无为”的认识是超过古代很多学者的。

结束语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懂得了民众的重要性,就会始终把民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就会始终把百姓的疾苦冷暖放在心上。

历史也不断证明了,真心为民众谋利益者,民众就会拥戴他。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悟典 ,与你一起领悟传统文化之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治国安民”金言录
大学启示录043: 曾子为什么要引用《大雅·文王》
强身九法第一章
第4章老子有哪些先进思想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2
帛书《老子》全文贯通(德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