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传承与文化担当

我读《论语》(187)

子罕篇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文化传承与文化担当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明或是断绝,或是变得面目全非,只有中华文明泱泱五千年传承至今,这是因为中国一代代的学者有文化传统的自觉与历史使命感,儒家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孔子对华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对其之前的文献典籍进行了整理,删改编撰成册,成为后世华夏之人必读的经典文献,影响了华夏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形成了本民族所特有的民族特性。

孔子始终认为文化传承是他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也是他临危不惧的自信的底气。据《史记》等一些史料记载,孔子路过陈国的匡地,弟子颜克为他驾车。颜克曾跟随开鲁国“家臣执国政”先河的阳货,阳货曾欺凌匡地民众。颜克指着残缺的城墙对孔子说,当年他就是从那里进城的。恰的是孔子长得与阳货有点像,匡人就把孔子当作阳货,以为又来欺负他们来了,把孔子一行人围困起来,长达五天之久。弟子们担心受怕,孔子却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这段话的主旨是如果上天想要断绝礼乐文化,就不会在他这里,让他去传承,如果上天不会断绝文化传统,匡人也奈何不了他。这就是孔子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

孔子认为,人生在世,是肩负着某种使命的。他认为,自己肩负传承人类文化的历史使命,所行之道是天之道,他的所作所为不是个人的事情,觉得上天会佑护他这样有使命担当的人,自可无畏无惧。

孔子的信仰和信念是他遇到危险无所畏惧的底气。他到宋国时,曾遇到宋司马桓魋的威胁,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他自信天命在身,小人加害不了他。

孔子不但是文化集大成者,还是文化的传播者,他的思想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想,对中华文明得以传承的支撑。现代儒学宗师柳诒徵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而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孔子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影响了后世儒者,自觉担当起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宋代理学家张载把这种使命感、责任感说到了极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种文化传承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华夏学者为弘扬传统文化不懈努力,即使遭遇“废书坑儒”“文字狱”的考验,誓死捍卫华夏文化的主旨和精神不变,才使中华文化代代相传,永不断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读论语.八佾09夏礼吾能言之
中华民族的天命(上)——几千年的大统一,为何只在中国存在?
“爱我中华·弘扬家风之中华华服文化艺术节”在重庆隆重启幕
新时代中医药人要勇担历史使命
探赜老子思想精华 传承创新华夏文明
发掘老子文化价值 传承创新华夏文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