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老师无所保留

我读《论语》(157)
 
述而篇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季氏篇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好老师无所保留
 
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恨不得把自己所知道的全部教给学生。孔子的教学是现场教学,随时随地都在教,他的弟子也是很认真地学习,还是觉得与老师的差距很大。

孔子学习成绩最好的弟子颜回就感叹他的学问深不可测: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越仰望越觉得高不可及,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就在前面,忽然又像在身后。

子贡也有同感,他说:“夫子的文章,可得而闻之;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治长》)当有人说子贡比孔子贤明时,子贡说:“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之富。”(《论语·子张》)子贡用围墙作比喻,来说明自己与老师学问是天差地别,自己的学问和道行,别人一眼就能看到,而老师的学问和道行很高深,是看不透的。

像颜回、子贡这样聪明、好学的弟子都觉得老师高深莫测,更不用说其他弟子了。于是一些弟子就产生了老师是不是有保留的疑问,是不是老师把自己的真本事留给了自己或者亲近的人?

有个叫陈亢的弟子就直接问孔子的儿子孔鲤,孔子是不是私下给他“吃小灶”?孔鲤说没有特殊照顾,只有两次,孔子分别问他“学诗”和“学礼”了没有,当听他说没有时,就教育他“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孔鲤听了父亲的话就自学去了。孔子没有专门给儿子讲诗、讲礼,不像传说的中高僧或者武林高人,相中哪个弟子当传人,就深夜关起门偷偷进行点拨或者教绝招。

孔子与弟子朝夕相处,自然看出一些弟子的小心思,就说你们以为我有所保留吗?我与你们天天在一起,所作所为都摊在大家面前,作为老师,自己的知识、学问、道德、文章全都教给你们,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

孔子教给弟子的是治国理政和做人做事的道理,不是技艺,不会像古代一些技师害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即使孔子教弟子以技艺,相信孔子也是毫无保留的,作为圣人,他一定有这样的胸怀。可是,为什么弟子会产生老师有所保留的错觉呢?

第一,孔子是学习型老师。弟子向他学习,他自己也在学习,教学相长,都在不断进步,有些弟子如颜回可能与他的差距会缩短,但赶上他并不容易。

第二,孔子是智慧型老师。他不仅教给弟子文献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弟子做人做事的道理,而这些道理来自于他人生的体验。孔子曾摄政过鲁国政事,但大部分时间处于大落的状态,周游列国十四年,颠沛流离,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对人生的感悟更深刻,见解更高明,他教育弟子怎样做人,处处闪耀着人生的智慧,这是弟子所不及的。

第三,每个人的悟性不同。常言说,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个体的资质、人生的经历不同,对孔子教育的领悟力也是不同的,像颜回的“无违”是因为他很快就懂得了老师所教的内容,而有的弟子却不懂,还要进一步请教成绩比较好的弟子。
后世学者把这一章的内容进一步引申,认为孔子的教育包括言传和身教两部分。言传是孔子教授的内容,身教是孔子通过自己正确的言行作师范,教导学生如何做人,行不言之教。不仅要从言传处学习,更要从身教处学习。言传是用耳在听,而身教是要用心去体悟,如果能够悟出其中的道,则学问就会不断精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心品读《论语》,体悟为师之道(之二)
#每日学论语#9.11【2017-2-8】
李零读《论语》:孔子说的“君子”有哪些标准?
人生四德也,真学问,好人品,好君子(二)
【共读】《论语》述而篇第二十四
《论语讲义》——子罕第九(6):颜回如何评价孔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