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读《论语》(3)

第一篇  学而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否定“言”吗?

“巧言”,能说会道,真话、实话少,而假话、空话多。“令色”,善于察言观色,不管心中有何想法,却总是表现出一副讨好人的虚假面孔。这类人说话专拣好听的说,态度总是和颜悦色,无论是言语还是容颜,都是虚假的,但是,让人听得舒服,看得顺眼。就像乾隆皇帝明明知道和说话虚假的多,却还是很喜欢听,就是因为他能察言观色,说话风趣,让他开心。乾隆皇帝就认为,如果没有和,他的生活是了无生趣的。一代英明的君主倘且如此,普通的人就更容易被这类人所蒙蔽。

孔子就认为这类人是很少讲“仁”的。“仁”是不应该花言巧语的,应该表里如一,从内心到外在的行为都表现为真诚。所以,孔子说:“刚毅,木纳,近仁。”“仁”是不会说漂亮话的,而是少说话,语言迟钝一些并没有什么,它要求的是人的行为而不是语言,孔子多次强调“讷于言,而敏于行”。有人评价冉雍有仁德而口才不好时,孔子说没有仁德,能言善辩只会招惹是非。(《论语》: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但是孔子并不反对人能言。他说:“不学诗,无以言。”不是说不学习《诗经》就不会说话,而是语言贫乏,缺乏必要的修饰,不能吸引人。在春秋时期,要想闻达于世,就必须靠语言要推销自己,当时的著名人物都是靠一张嘴,把那些诸侯王说得一楞一楞的,就心甘情愿地采纳了他们的主张。孔子周游列国,也是想游说诸侯王采纳他的政治主张。所以,孔子说,学习了《诗经》三百首,出使别的国家,完不成使命就不是一个君子。出使别国主要靠外交辞令,特别是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如果不会能言善辩,从中斡旋,是很维难完成使命的。没有“言”能行吗?孔子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言”,首先要让学生能说话,会说话,然后再干其它的。

总之,孔子主张“言”,反对“巧言”,提倡言行要真诚,真诚虽然不是仁义,但有仁义的人,表现于外就是直言色,只有这,才能“仁”越来越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共读】《论语》述而篇第三十
听不惯花言巧语,看不惯媚态尽现——《论语》学习03
[原创]沟通三要素:价值、真诚与技巧 - 管理综合 - 栖息谷·管理人论坛
论语之美
【儒】《论语·公冶长》(24)你见过会伪装的“直”人吗
论语启示录391:三种朋友最该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