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运用课文插图

图文并茂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画图,以适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需要,这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能力。

一、充分发挥课文插图作用,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与理解课文相结合,这是课文插图最明显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地理解字、词、句的意思,从而把握课文的思想主题。学生对文字往往不感兴趣,而对具体可感的彩图却兴致勃勃,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利用课文插图来引导学生学习新课。

二、课文插图的利用,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1)培养观察力。指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不仅是单纯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方法。要注意教学生观察的顺序、主次、细节等。教师要紧紧围绕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相应的观察能力,即由远及近,由人到景,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从人物的衣着动作到表情,先全面观察再重点观察等。

2)培养想象力。根据课文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补充画面内容的不足。有的课文插图不够生动、形象,不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课文插图又不能很好的将课文内容囊括起来,如《小池》的课文插图。它只是很单一的画了树、水、荷、蜻蜓,缺乏生动性。如果教师引导学生把图画补起来,加以泉水外涌、树在水中的倩影等等,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深入领悟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的美景。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的同时,应要求学生透过图画内容想象隐含图画背后的事物。同时,使画面人物活动起来,让学生的头脑中有电影场面感。

3)培养说话能力。教师指导观察插图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在观察的基础上还要指导学生把观察、想象到的内容完整有序地表达出来。当然,这种说话能力的培养并非通过简单几次的练习就能完成,而是要在教师长期不断的训练下得以逐步提高的。教师根据大纲要求,从一年级起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观察、说话能力。从简单地说一两句话,到说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到说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再到重点部分说得具体、说得详细等,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使之获得表述能力。

语文教学中运用插图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表象,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服务。教学插图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相结合,通过教师的讲解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帮助他们总结和概括补充插图中的不足之处,真正懂得画中的意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技术支持下的语文学情分析方案
发挥小学语文插图作用之浅见
《燕子》教学札记
看图写话教学途径的理性思考
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离不了多观察、多阅读、多练笔、多活动
培养低年级学生看图说话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