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命门后撑与塌腰

练拳时要求命门后撑和塌腰,很多人看了后,不深入思考,想当然,以为命门后撑就是命门这里往后撑,所以练习时将腰椎曲度变直甚至 往后弓腰,

甚至讲要练成婴儿那样,婴儿只会爬的时候脊柱是直的,所以要把腰椎曲度填平拉直!很多人也因此腰椎病变,刺痛,引发腰间盘突出!典型的错误理解了命门后撑!


前人总结,打拳时要有如坐高凳之感,很多人看了之后臆想,以为就像坐在凳子上一样,腰上懈劲,把塌腰的塌理解成了垮塌,松懈无力,还美其名曰这才是松腰!

全都是不深入学习,望文生义,想当然而已!当腰上懈劲,散乱不堪,没有了阴阳二力相争,不符合太极阴阳理论,所以拳论中讲的塌腰并不是腰上懈劲、垮塌!
练拳时,如果腰上懈劲,将腰椎曲度填平,如此去打拳,腰椎不仅得不到锻炼,反而还会越来越僵死,腰椎间隙越来越小甚至变形,所以很多人打拳练了很多年最后反而出现了腰间盘突出、驼背等问题!
何为命门后撑呢?不是命门这里往后撑,而是命门在后面撑起来,不是填平腰椎曲度,而是腰往前塌,让腰椎挺拔起来,而这才是塌腰!腰往前塌,腰椎挺拔起来,从命门处分上下两头走,上下对拉对拔,二力相争,这才符合太极阴阳理论!腰椎挺拔起来,身形稳固,腰上的劲力才有,整体的劲力才足!

打拳时,腰椎挺拔起来,上下对拉对拔,久练腰椎间隙增大,附着在上面的筋和筋膜的韧性增强,腰椎才会越来越灵活!另外打拳时,腰椎这里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在不断的折叠蠕动中,这才符合拳论中讲的一动无有不动,周身各个部位各个关节都是动态的!反复练习,腰椎及其周围部位的强度以及自身对腰椎的控制力也会增加,久练才能达到拳论中讲的用意不用力、意到身动的效果!
练拳先明理,理明法自清,一定要深入系统学习,不要想当然,不然不仅不能健身反而会伤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庞明:太极拳系列讲座之二
三个“十”字串成丰,松沉轻浮全身通
【精选连载】练拳中之『阴阳相济』(赠书活动持续中)
一个正在做的伤腰姿势
用脊椎行拳
武人要练好这个功法,“腰劲拔长”,它会使你的功力加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