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堂教学的整体观

课堂教学的整体观

 

有人曾说过教师的三个层次:一是传递知识;二是启迪智慧;三是点化生命。

 

我自以为我还没有达到点化生命,达到这个层次,必须是勤于思考,有更多的人生感悟和经历的教师才能达到,对学生的一生有着良好的深远影响。这是教师的最境界,也是教育走得最远。是我为之努力的理想。

 

也许理想不可求,我就现实点吧。我不做知识的搬运工,我要做一个智慧的教书匠。在我的课堂之上,教学过程之中,以开启学生智慧为最终目标。

 

曾有教师这样抱怨过,这些知识我都讲过,而且有些知识点我讲过多遍,讲得很透彻,学生怎么还是不会呢?还有些青年教师初为人师,工作不能谓之不努力,态度不能谓之不端正。课堂之上尽力去讲,课堂之下尽心辅导,用去的时间很多,很累,但学生成绩没有太大的起色。这又是为何呢?

 

课堂之上,主体的把握是学生而非知识,学生是一个个知识的接受者、理解者、运用者,而不是一个容器,更何况学生智慧大门紧闭,这个容器还未必是开启的,知识传递也许还只是单方向的。何尝不会出现以上情况。

 

那如何去把知识讲活,利用你的课堂去启迪学生的智慧之门。总体来讲,你每次走上讲台所涉及的不是纯粹、独立的一节课,而是整个教学体系中一个环节。这个环节不能离开整个体系而独立存在,应纳入整体当中,否则失去了意义。每一课堂环节当中,必须潜移默化地渗透整个的学科教学思想、学科的思维方式、学科实验方法原则等等。有了这种全局观,而又多次叩击学生的智慧之门,终会开启。

 

而双如何有这种整体体系的全局观,那得从自身积累来做:

 

1、把握自己学科的特点、思想、理论、思维、方法。细致地充分备好一个学科的整体体系,在今后的实践课堂当中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微调,但主体不变。

2、掌握良好的教学方法,运用好适用的教学方法。

 

3、细研教材,挖掘与体系之间内在本质的关联,以便在课堂实际中渗透。

 

4、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认知水平做一个全面的预计。

 

喻言之,一块砖是平凡普通的,许多砖杂乱堆积在一起,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在一个完美图纸的整体观下,也许给人呈现一个完美绝纶的建筑。

整体观应是从学科中的本质出发,而并非是一个学科在一段时间内的简单的教学进程。

昨日,与好友交流讨论《课堂教学的整体观》时,有一个误解,以为整体观是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整体教学计划。鄙人觉得欠妥当,教学计划只是整体观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不应是内在的主体。其主体本质,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一、整体观中的灵魂—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一名教师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必需思考的问题,他决定了将来教育生涯。鄙人的教学理念是:启迪智慧,激发思维。课堂之上,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处理,尽我所能的达到这个目标。把思考的权利归还给学生,内容的剖析不能是详尽,总是在设置一些在学生思维能力范围之内的“困难”,让学生去愈越,让他们体味学习当中思考的快乐。课堂之直下,学生答疑之时,运用角色互换,生作师来思考讲解。

 

二、整体观中的血肉—学科思想

 

学科思想是教学理念附着之体,由学科教学当中是体现自身的教学理念。就生物学科而言。

 

情感教育上,必须引导学生的生命意识、环保意识、绿色生活、积极人生。

 

学科特点总体上,生物的四大统一: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体的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个体与群体相统一,生物与生存环境相统一。

 

学科思维和方法,结合相应内容作长时间渗透。例如:设计实验中的原则,曲线意义的分析等等,都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三、整体观中的皮毛—应试技巧

 

   从书写习惯到答题顺序;从审题技巧到试题分析;从应试状态到临考心理。也应在整体体系中逐渐培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核心素养下的大单元整体学习方案设计和实施策略
“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高效课堂新九大范式(第二批)简介
理想课堂的六个要素
教学现状,仍然令人担忧(现代课堂教学探索之一)
教学流派回顾(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