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井变身禅意景观,拯救北京海淀的地下室之家

在地下室生活,开窗见树,享受倾泻而下的天光,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今天的“地下室之家”是一栋下跃式房子,坐落在北京海淀,比起闹市的熙熙攘攘,这里更像是一处城市里的世外居所,寂静雅致,却极富张力,置身其间,能即刻感受到强烈的精神气场,好比近观一幅中国水墨画,落笔清浅,却有着深厚的意蕴。

户型:下跃式三居

使用面积:240㎡

坐标:北京海淀

房屋信息

房子虽南北朝向,但由于户型是一楼下跃,整个地下室仅靠天井采光,一层结构也特别凿实,除了两三堵可改,其他均为承重墙。

在整体考量了空间动线后,设计师做了一些非常规的调整,并借鉴中国文人园林的借景,将天井塑造成颇有禅意的极致景观,一棵树,美了庭院,一片天光,击退黑暗。

空间调整

一层

西侧规划为双主卧套间,以卫生间联通,北侧房间作为宝宝房使用(双主卧的形式,是为了屋主夫妇可以同在一个私密空间,可以轮流带宝宝入睡,让另一半在另外一间卧室好好休息,不受打扰)。

东侧是屋主父母偶尔来小住的客房。套间和客房中间作为公共空间,即保证了东西两侧的独立性,又有公共空间相互联动。

B1层

B1层主要作为家庭活动区,中厅作为影音室与会客区,楼上和楼下都有入户门,家庭成员和来访客人可以分别从电梯间到达一层和B1层,两条动线更便利。

B1层西侧为健身运动区域,东侧则为洗衣房和保姆间。

玄关:木格栅里流露出中式的光影意境

原有入门玄关,迎面而来是一堵实墙,视觉感受压抑,将其拆改成透光的隔栅屏风作为玄关与楼梯之间的隔断,就像是一个美妙的取景器。

从隔栅透出的光景,暗示另一个空间的存在而引人遐想,这种空间处理,借鉴了中式园林空间的“漏景”。

漏之以屏风,隔而不堵,漏中有序,当光线从格栅中透过楼梯,建构出的“竹林意相”,随光影而动,韵味十足。

比起光,影子才是最后的结局。

玄关地面石材拆改三次,面层更改了三次 ,设计师希望最后的效果,井序有然,能透露出一种“青石小路,待谁来”的意境。

客厅:古典与现代、东西方元素的混搭融合

进门左转是一楼客厅,沙发与休闲椅以一种友善拥抱的的态度迎接回家的瞬间。

客厅的软装最能体现屋主的家居趣味,古典与现代、东方和西方的碰撞

地毯中的赭红、朱砂、松绿、孔雀蓝绿等配色,令室内清冷而浓烈。

一角雅致的盆景,由中式禅意的松柏与日式枯山水组成,与地毯相互呼应,构建这个家的新中式审美体系。

餐厨:用室内窗借景,空间通透三倍

餐厨区在公共区域的另一端,整体氛围以静心和舒适为主。

一个八人位餐桌搭配几把绒面或皮面餐椅,女主很喜欢花艺,餐桌上方特意留出一块吊灯设计,为女主在聚会时布置餐桌花艺而准备,让吃饭变得更有情调。

厨房采用了窗景的元素,原来这个位置为推拉门,屋主饮食习惯重油重辣,觉得推拉门密闭效果不佳,且厨房面宽1米85,窗景可以模糊厨房和外面餐厅界限,视觉上扩展空间尺度,同时厨房和餐厅也可以通过窗景互为对景。

厨房内部,为了方便日常清理,烟机后面是一整块大理石,与墙砖之间以铜条分割,细节呼应整体。厨房台面没有做挡水条,设计师认为这个东西根本就是掩饰贴瓷砖与台面的误差而存在的,没有实际功效,大理石和台面细节衔接到位,挡水条完全不必存在。

主卧:飘窗加木围挡,解锁新中式罗汉榻

主卧是一个套间,家具和灯具选择延续了整体风格上线条的元素,床和床头柜是十二时慢的“觉来床”系列,透着浓浓的传统风,又不失现代审美元素,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色彩上,以蓝色作为点缀,整个空间淡然清爽。

主卧靠窗的位置原本有个小飘窗,设计师顺势围合成了一个休闲的罗汉榻,加上垫子,既可以双人端坐其上,喝茶聊天,又可一人躺卧其中,享受轻松时光。

主卫:非常规的卫浴布局,浴室更好用

主卫在一楼西侧两个卧室之间,设计师通过非常规的布局,不仅实现了三式分离,双洗手盆,还塞下了一个大浴缸,简直不要太让人羡慕。

主卧和主卫的细节过渡也没用常规的过门石,而是采用铜条给地板和瓷砖做收口。

反常规的布局,主要体现在把淋浴间放在整个卫生间的中间,因为卧室是夫妻倆自己的私密空间,内部空间无需私密。

淋浴间两侧留有60公分左右的通道,形成一个洄游空间,环形动线全方位提升了各功能区的使用效率,小空间也有了变大的感受。

相比于其他空间,主卫的设计稍显硬朗,在设计师看来,水泥砖的粗糙刚好能很好的反衬浴缸、柱盆洗手台的精致,形成有趣的碰撞。

浴室放了一颗夏威夷椰子树,让泡澡的氛围自然惬意,另外,浴缸旁还放了一个放书的小几,是用古老木车辙改成的。

这个视角能看到淋浴区的内部,为了方便放洗护用品,专门挖了一个方形的小壁龛。

盥洗区采用了双柱盆的设计,一家人早上不用排队等着用,白色入墙式水龙头来自高仪,非常好看。镜柜采用了木质+银镜的拼接,有种古早气息,木饰面上装化妆镜,两侧都可以照镜子,功能明确,样式也灵活多变。

浴室除了功能细化布局,在铺砖的时候也非常精细化,收边、对缝、铜条衔接无一不细致对待,强迫症满足了,过程也是痛苦。

每一处的细节,设计师都画了详细的排砖逻辑和具体的工艺图,才能杜绝工人自己乱铺乱贴,不够细致。

淋浴间内外材质与玻璃门下方收口

楼梯:用光影做最美的装饰

光影是赋予楼梯最有趣的存在,设计师选择了在水泥楼梯的结构之上,做实木踏步+玻璃扶手。

踏步的底下刚好可以暗藏灯带,来丰富楼梯间的光影氛围。

有时候,光一点点藏在脚边,屋主下楼会更安全,不会在黑暗中踩空。

下到B1,楼梯对面布置了一处端景,美国抽象派画家马克·罗斯科的《No.5/No.22》,明快的黄色提亮了整个空间,与旁边的南天竹和老条凳相得益彰,中西混搭。

楼梯下方是一种折中的过渡空间,屋主不想浪费,改成了休憩区,设计师在顶面安装线卡,把灯位移到想要的位置,这样的改动更有生活气息。

沙发椅背后的棕竹灯光,借用现代园林的手法,在盆景中植入户外灯,影影绰绰,绿意葱茏。

起居室:保留天井,就能“借景”营造意境之美

B1公共区域主要作为会客使用,设计师特意保留了天井,将室内外墙远离夯土,隔绝湿气。顶面的天窗,能起到调节室内中心总光线和空气对流的作用。

天井沿用了中式园林的“框景”,以”窗“元素,将天井转化成生活的画框,将“花木”框入画面,这个视角好似一幅国画,一颗羽毛枫,孤落在院落之间,肆意的展示自己强劲的姿态和昂扬的气势。

午后的阳光穿过天井,倾洒在中央的花木小景间,足不出户,大自然的暖暖絮语就流淌在了耳际。

羽毛枫

天井的正上方也留有灯,能在夜晚制造出树影斑驳的光影效果。

天井,在我们引以为傲的传统园林里,算得上元老级的功能,

然而,眼下当我们能有幸拥有一个天井,大部分人常用的处理办法却是将它封上,这固然扩大了房间的使用面积,却损失了我们享受阳光倾泻、空气流转、雨露涓滴的绝佳机会。

封上天井,也遮住了我们观察自然的一只眼睛。

其实,只要像设计师刘一汀一样处理得当,完全可以让这片“留白”成为激活整个家的点睛之笔,小小的天井也能美不胜收。

(文章转载自在家ZAIJIA,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半地下室,健身房、影音室、书房都有!
越中式,越高级
用九套实景案例,见证中国顶级私宅设计最新趋势
新中式中医馆设计:如何不动声色的体现中医文化内涵,至简
叶永志设计—《舍·情愫》中式高档住宅设计
62㎡小户型也能如此温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