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便秘的辨证与用药

人可以几天不吃东西,说不定还会越来越轻松。

但是几天不大便,整个人就很不好了。

便秘有很多原因,中医也各有办法,所以便秘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为什么便秘,自己胡乱用药。

一、好好的怎么就便秘了呢?

《中医内科学》对便秘的定义是: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

可以总结为三个特征:时间久、粪便干、排便难。

自古以来就有便秘证,各代医家也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治疗思路。

东汉时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便秘当从阴阳分类;

宋代的《圣济总录》则把便秘的证治分类概括为寒、热、虚、实四个方面;

金元时期的《医学启源》里,又将此证归为两大类:实秘和虚秘。

经过后世医家不断地充实和发展,实秘和虚秘的治疗总则已经成为现代临床论治便秘的纲领。

辨证是否便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排便间隔时间超过自己习惯的一天以上,或两次排便时间间隔三天以上。

2.大便粪质干结,排出困难,或大便不畅。

3.常伴有腹胀、腹痛、口臭、纳差及神疲乏力、头眩心悸等症。

4.有慢性病,而非一时肠结急症。

【病因病机】

便秘的病因归纳起来有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邪犯胃、禀赋不足等。

病机主要是热结、气滞、寒凝、气血阴阳亏虚引起的肠道传导失司,具体如下图所示:


便秘的基本病变属大肠传导失常,同时与肺、脾、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

比如,胃热过盛,消耗了津液,大肠有失濡润,变得非常干燥,那么粪便就如同沙上行舟,无法前行,秘结成团,很难排出。

这时只要增加体内津液即可通便。同样,如果脾肺气虚,大肠传送无力,大便没有了前进的推动力,还是无法顺利排出。

此时的治疗方法则是补中益气,气足则便出。

可见,人体是一个整体,不能单看任何一个症状来进行靶向治疗,脏腑之间紧密相连,治疗时一定要整体分析,找准病机,辨证论治。

实证——热秘、气秘、冷秘

虚证——虚秘(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基本治则——以通下为主,但不可单纯用泻下药

实秘——邪滞胃肠,壅塞不通——祛邪为主——泻热、温散、通导

虚秘——肠失濡养,推动无力——扶正为主——益气温阳,滋阴养血

至于如何辨证寒热虚实,就要参考身体的其他症状了。

二、气不通就会导致气秘

气机郁滞,忧愁思虑,脾伤气结;抑郁恼怒,肝郁气滞;久坐少动,气机不利均可导致腑气郁滞,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不得下行,或欲便不出,或出而不畅,或大便干结而成气秘。

【常见症状】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畅,肠鸣矢气,腹中胀痛,胸胁满闷,嗳气频作,饮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

下面我们来一一分析各症状的含义:

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气秘主要是气机郁滞、不能推便下行而导致的便秘,与气有关,与肠道本身无关。

如果肠内津液充足,即使粪便停留几日,也不会太过干燥,所以有可能干结也有可能不甚干结。

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畅:归根结底还是力气不够,推动力太弱,无法一泄而出,或者感觉粪便已经在肛门口,就差最后一点儿力气排出。

肠鸣矢气:肠鸣其实就是肠道蠕动时发出的漉漉水声,常人都有,只是声音低而缓,很难听见。

当肠内有积粪,造成肠梗阻的时候,气机被阻,会发出金属音。

矢气就是我们常说的放屁。

人体肠道只要有食物被分解,肠道气体就会积累,当肠道不通时,气体压力就会增加,因此会频频出现放屁的现象。

腹中胀痛:不管是气体郁滞,还是燥粪积聚,都有可能引起腹痛。

如果是气积导致的腹痛,一般按压后即可缓解,因为外力把积气散开了。

如果是燥粪导致的肠梗阻引起的腹痛,则拒按。

胸胁满闷:虽然病位不在胃肠道,但也是气秘常见的兼症。

因为气秘归根结底是气机郁滞的问题,这种问题不仅仅出现在腹部,也有可能全身气机都不畅。

如果气结在胸,就会有胸胁满闷的症状。

嗳气频作:嗳气其实是胃气上逆的症状。当气机不畅时,该下去的胃气不下去反而上逆,就会产生嗳气。

气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胃气不降,不能推动粪便下行。

饮食减少:胃气不降的时候,胃的受盛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不想纳入更多的食物,此时人就会没有食欲,或者吃一点儿就有饱胀感。

舌苔薄腻:如果没有明显的寒热,舌苔也无明显的白或者黄。

脉弦:肝气郁结就会出现弦脉,把脉时就好像按在了琴弦上。

【治疗原则】顺气导滞。

药品名称:木香槟榔丸

组方:木香、槟榔、枳壳(炒)、陈皮、青皮(醋炒)、香附(醋制)、三棱(醋炙)、莪术(醋炙)、黄连、黄檗(酒炒)、大黄、牵牛子(炒)、芒硝。

功效:行气导滞,泻热通便。

用于湿热内停,赤白痢疾,里急后重,胃肠积滞,脘腹胀痛,大便不通。

方中木香、枳壳、陈皮、青皮、香附都属理气药,功效为理气健脾、消积化滞。

槟榔辛散苦泄,善行肠胃之气,消积导滞,兼能缓泻通便。

三棱、莪术是常用的配搭,功效为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黄连和黄檗都属清热药,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大黄、牵牛子、芒硝为泻下药,可润燥软坚、泻下通便。

整个方子不仅可以泻下,而且除湿热,可以用于湿热体质的气秘。

辨证时可以注意舌象,舌苔多为黄厚腻、舌质红,脉则沉实有力。

药品名称:宽中顺气丸

组方:木香、陈皮、香附(醋炙)、三棱(麸炒)、莪术(醋炙)、五灵脂(醋炙)、猪牙皂、黄芩、牵牛子、大黄、滑石。

功效:顺气宽胸,消积化滞。

用于气血郁滞,停食停水引起的胸膈痞满,膨闷胀饱,不欲饮食,脘腹胀痛,大便秘结。

这个药的组方和木香槟榔丸很像,主要是少了黄连、黄檗,多了五灵脂、猪牙皂和黄芩。

五灵脂,名字听起来很美,但其实它是一种鼠科动物的干燥粪便,一般采收后都要经过醋炙或者酒炙后才能入药,功效为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猪牙皂归大肠经,有散结消肿、通大便的作用。

黄芩的功效和黄连差不多,主要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综合来看,宽中顺气丸的整体功效比木香槟榔丸多了消肿止血的功效。

如果便秘后引起大便干结带血或肛门肿痛,就可以选用这款药。

药品名称:四磨汤口服液【胃有积食里已详细论述】

组方:木香、枳壳、乌药、槟榔。

主要作用:顺气降逆,消积止痛。

用于婴幼儿乳食内滞证,症见腹胀、腹痛、啼哭不安、厌食纳差、腹泻或便秘;中老年气滞、积食症,症见脘腹胀满、腹痛、便秘。

此方中总共四味药,其中木香、枳壳、乌药这三味都属理气药,可以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槟榔可以消积导滞,是配合行气的药,可以将肠中积粪推出,对治疗气秘很有效。

此药中只有行气和导滞的药,没有清热燥湿的药,所以是气秘兼有热证的话就不适用了。

三、便秘也分寒热,热秘得用寒药

热秘多为饮酒过度、过食辛辣肥甘厚味;邪热炽盛,汗出过多;

误用发汗,津液外泄等,致使肠中干燥,里热更甚,燥屎内结而成。

【常见症状】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来分析一下各症状的含义:

大便干结:热伤津,当胃肠道内有热时,不仅仅会伤肠内津液,粪便中的水分也会被炼干,因此大便干结,有时甚至坚硬如石,成颗粒状。

腹胀腹痛:热气熏蒸肠道,肠道干涸,燥粪难行,堵塞肠道形成积滞,因此会引起胀痛。

口干口臭:体内有热,就会耗损津液。津液不能上达以滋润口舌,就会口干。

胃肠内的积食被热气熏蒸,发出臭味,臭味又随着上逆的胃气到了口腔,因此产生口臭。

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当体内有实热时,火性上炎,就会出现头面部的红热之症。热伤阴液,心阴不足,就会烦热。

小便短赤:体内津液被耗,归于膀胱的废液也会减少,因此尿少而黄。

舌苔黄燥:这是体内有实热时比较典型的舌苔症状。

【治疗原则】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药品名称:黄连上清丸 / 片【胃实热里已详细论述】

组方:黄连、栀子(姜制)、连翘、蔓荆子(炒)、防风、荆芥穗、白芷、黄芩、菊花、薄荷、酒大黄、黄檗(酒炒)、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

功效:散风清热,泻火止痛。

用于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此方中的很多药我们都已经熟悉了,比如清热的黄连、栀子、连翘、黄芩、酒大黄、酒黄檗、石膏。这七种药打底,此药清热解毒的功效可见一斑。蔓荆子、菊花、薄荷、防风、荆芥穗、白芷都属解表药,既可发散风热,又可驱散表寒。因此有表寒的热证可以选用此药,比如受寒后出现高热、便秘等症。

桔梗不仅可以宣利肺气,还能通利二便,因肺与大肠相表里。川芎活血行气,常用于治疗腹痛等症。

甘草则可清咽利喉。

综上所述,黄连上清丸上可治疗头面部的热证,中可消除胃肠道的积滞,下又通利二便,让积热从下焦走,是可以通利三焦的全能药。

因此这个药的治疗范围非常广,只要是身有实热之证,皆可选用。

不过要注意的是,此药寒凉,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药品名称:牛黄清胃丸【胃实热里已详细论述】

组方:人工牛黄、大黄、菊花、麦冬、薄荷、石膏、栀子、玄参、番泻叶、黄芩、甘草、桔梗、黄檗、连翘、牵牛子(炒)、枳实(沙烫)、冰片。

功效:清胃泻火,润燥通便。

用于心胃火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乳蛾咽痛,便秘尿赤。

牛黄清胃丸和黄连上清丸的组方差不多,主要区别是“一多一少”,多了牛黄和冰片,少了荆芥穗、白芷、防风这三种散表寒的药。

牛黄就是牛干燥的胆结石。宰牛时,发现牛有胆结石,就滤去胆汁,将牛黄取出,除去外部的薄膜,阴干,研成细末后入药。

所以真正的牛黄是非常珍贵的,价格也高,一般在药品里出现的都是人工牛黄。

人工牛黄是由牛胆粉、胆酸等一系列化工元素加工而成的,性味苦凉,可以清热解毒、祛痰定惊,常用于治疗痰热谵狂、神昏不语、小儿急惊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热证。

冰片是龙脑香科植物的树脂加工品,性味苦寒,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功效,也常用于治疗各种上焦热证。

相比之下,牛黄清胃丸清热的力度更胜一筹,尤其是对于上焦的热证。

而在治疗热秘方面,功效则和黄连上清丸差不多。

药品名称:清泻丸

组方:大黄、黄芩、枳实、甘草、朱砂粉。

功效:清热,通便,消滞。

用于实热积滞所致的大便秘结。

这个药的组方很简单,只有五味药。前面四味药是清热泻下的常用药,不再赘述,讲讲最后一味药-朱砂粉。

朱砂为硫化物类矿物质,经过中药炮制后变为细砂入药,性味甘寒,有毒,可清心安神、明目解毒。

它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清泻丸药简力专,主要功效就是清热通便,但因为有了朱砂粉,所以对上焦的热证也有疗效。

但是朱砂有毒,不宜大量服用,也不宜少量久服,中病即止便可。

药品名称:防风通圣丸【发热里已详细论述】

组方:防风、荆芥、薄荷、麻黄、大黄、芒硝、栀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当归、白芍、黄芩、连翘、甘草、白术(炒)。

功效:解表通里,清热解毒。

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风疹湿疮。

此药的配伍思路和黄连上清片很像,既有解表药(寒热皆有),又有清里热的药,同时通利二便,攻积泻下,也是一个通利三焦不可多得的好药。

除了治疗热证导致的便秘,此药也可以用于治疗风寒和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便秘等。

药品名称:排毒养颜胶囊

组方:大黄、白术、西洋参、芒硝、枳实、青阳参、小红参、肉苁蓉、荷叶。

功效:益气活血,通便排毒。

用于气虚血瘀,热毒内盛所致便秘、痤疮、颜面色斑。

排毒养颜胶囊,这个药名听起来就知道和补充气血有关,否则也没法养颜。

方中有三种参药,分别是西洋参、青阳参、小红参。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青阳参清热镇惊、祛风杀虫;红参大补元气、益气摄血。

因此虽然用到三种参,但补气的只有西洋参和红参,青阳参是用来清热的。

肉苁蓉这味药在治疗便秘的药方中也经常见,功效为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因其本身性温,因此用在治疗热秘时常会配伍凉药使用。

荷叶性味苦平,具有清暑化湿、凉血止血的作用,自古以来被奉为瘦身良药,就是因为它可通利二便,帮身体把油脂排出体外。

白术燥湿健脾,枳实、大黄、芒硝可以清热、攻积、泻下。

从整个方子的配伍来看,有补益类药物、清热泻下类药物,确实可以益气活血、通便排毒。

这个方子较前面几个药来说,药性更温和一些,可以服用一段时间,不必中病即止。

药品名称:大黄通便片(颗粒)

组方:大黄。

功效:清热通便。

用于实热食滞,便秘以及湿热型食欲不振。

大黄这味中药是植物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采挖后去除外皮,切片干燥,可生用,也可酒炙(酒大黄)、酒炖或蒸(熟大黄)、炒炭(大黄炭)。

大黄的功效为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只要是祛瘀,常能用到它。

大黄通便效果明显,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为治疗积滞便秘的要药,又因其苦寒沉降,善能泻热,故治疗实热便秘最为适合。

大黄入汤药时不宜久煎,一般10分钟即可。因为大黄苦寒之性易伤脾胃,因此脾胃虚弱者慎用,常人也不宜久服。

药品名称:番泻叶颗粒

组方:番泻叶。

功效:泻热行滞,通便。

用于便秘。

番泻叶为豆科植物番泻的叶子,性味苦寒,入大肠经,功效为泻热行滞、通便利水,既能泻下导滞,又能清导实热,适用于热结便秘。

若是小剂量使用此药,则可起到缓泻的作用,可用于习惯性便秘或者老年便秘。

药品名称:麻仁丸

组方:火麻仁、苦杏仁、大黄、枳实、姜厚朴、炒白芍。

功效:润肠通便。

用于肠热津亏所致的便秘,症见有大便干结难下、腹部胀满不舒;习惯性便秘见上述症候者。

前面讲的那些药主要功效为清热和泻下,少见有滋阴润燥的,但是麻仁丸的主要功效则是润肠通便,让肠内津液充足,以便排便。

麻仁丸里的麻,很多人以为是芝麻,也有人以为是麻油,其实是火麻仁。

火麻仁是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后,生用或炒用。

火麻仁性味甘平,质润多脂,既能润肠通便,又有滋养补虚的作用,因此可用于老人、产妇、体虚等津血不足的肠燥便秘。

若与大黄、枳实、厚朴等药物配伍,则可加强通便的作用。

杏仁分为苦杏仁和甜杏仁,入药的为苦杏仁。苦杏仁性味苦温,有小毒,入肺与大肠经,可以降气平喘止咳、润肠通便。

苦杏仁和火麻仁一样,本身是成熟的种子,因此质润,常用于治疗津枯肠燥便秘。

白芍苦酸、微寒,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作用,用在这里可以起到收涩津液的作用,保证肠内津液不流失。

纵观全方,用药都很平缓,而且以滋养津液为主,因此老弱体虚者的便秘、习惯性便秘都适用,可以根据病情服用一段时间,以改善便秘情况。

药品名称:麻仁润肠丸

组方:火麻仁、苦杏仁(炒)、大黄、木香、陈皮、白芍。

功效:润肠通便。

用于肠胃积热,胸腹胀满,大便秘结。

结合上方麻仁丸来看,此方中多了理气的木香和陈皮,可知此药在润肠之外,还有顺气的作用,可以解决胸腹胀满的气机郁滞问题。

药品名称:舒秘胶囊

组方:芦荟。

功效:清热通便。

用于功能性便秘属热秘者。

此芦荟不是我们日常食用的芦荟,而是百合科肉质植物库拉索芦荟叶的汁液浓缩干燥物,习称“老芦荟”,在《中药学》里被列为泻下药。

它性味苦寒降泻,既能泻下通便,又能清泻肝火、除烦热,常用于治疗热结便秘,兼见心、肝火旺,烦躁失眠。

因此舒秘胶囊和其他泻下药相比,多了清心安神、清泻肝火的功效。

药品名称:新复方芦荟胶囊

组方:芦荟、青黛、琥珀。

功效:清肝泄热,润肠通便,宁心安神。

用于心肝火盛,大便秘结,腹胀腹痛,烦躁失眠。

青黛是植物马蓝、蓼蓝、崧蓝的叶或茎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或颗粒,其性味咸寒,归肝经,功效为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

青黛和板蓝根的功效相近,皆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作用,只是板蓝根解毒利咽散结的功效较强,而青黛清肝定惊的效果更好。

琥珀是古松科植物的树脂埋藏于地下长年转化而成,入药时捣碎或研为细末,其性味甘平,入心、肝、膀胱经,有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的功效。

因此,由芦荟、青黛、琥珀这三味药组成的新复方芦荟胶囊相比于前面的单味芦荟制成的舒秘颗粒,镇惊安神、清肝泻火的功效更加显著,对于心肝火盛的便秘更加适用。

药品名称:润肠丸

组方:桃仁、羌活、大黄、当归、火麻仁。

功效:润肠通便。

用于实热津亏便秘。

桃仁是桃或者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其性味苦、甘平。它为人所熟知的功能是活血化瘀,比如桃红四物汤。

但因其是种子,因此富含油脂,可以润肠通便,常用于治疗肠燥便秘。

羌活是祛湿药,有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用在这里可以有效地缓解便秘带来的腹痛。

当归、火麻仁前面都讲过,有润肠通便的作用,所以是治疗津亏肠燥的常用药。

此方在通便的基础上,多了除湿和止痛的功效。

药品名称:通幽润燥丸

组方:麸炒枳壳、木香、姜厚朴、桃仁(去皮)、红花、当归、炒苦杏仁、火麻仁、郁李仁、熟地黄、黄芩、槟榔、熟大黄、甘草。

功效:清热导滞,润肠通便。

用于胃肠积热,幽门失润引起的脘腹胀满,大便不通。

这个方子用药很多,其实是木香顺气丸、桃红四物汤、五仁丸的合方。

木香顺气丸的功效为行气化湿、健脾和胃。桃红四物汤的功效是益气活血,养血化瘀。

五仁丸的功效为润肠通便。

三药合方加入了大黄,形成了一个配伍周密、功效齐全的大方,集合了三个方子的所有特点和疗效。

此药不仅仅可以泻热通便,还有滋阴养血的功效,算是治疗便秘的方中比较温和性缓的,可以服用一段时间。

药品名称:通便灵胶囊

组方:番泻叶、当归、肉苁蓉。

功效: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用于热结便秘,长期卧床便秘,一时性腹胀便秘,老年习惯性便秘。

番泻叶为寒下剂,性味苦寒,可以泻热行滞、通便利水,让热从二便走。

虽然此方中加了温阳润肠的肉苁蓉、当归,但还是以寒下为主,因此用于热结便秘。

四、身体虚弱的人就会便秘

一、气虚阳衰

饮食劳倦,脾胃受损;素体虚弱,阳气不足;年老体弱,气虚阳衰;

久病产后,正气未复;过食生冷,损伤阳气;苦寒攻伐,伤阳耗气等,均可导致气虚阳衰。

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阳虚则肠道失于温煦,阴寒内结,便下无力,使排便时间延长,形成便秘。

【治疗原则】补气润肠,健脾升阳。

药品名称:苁蓉通便口服液

组方:肉苁蓉、何首乌、枳实(麸炒)、蜂蜜。

功效:润肠通便。

用于老年便秘、产后便秘。

肉苁蓉性味甘、咸温,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效,特别适合治疗气虚阳衰导致的便秘。

生何首乌性温,也可润肠通便,常用于治疗年老体弱之人精血亏虚、肠燥便秘。

枳实辛行苦降,既能破气除痞,又能消积导滞,常用于治疗各种大便不通。

蜂蜜作为中药可以调补脾胃,有滋润肠道的作用。

四药配伍,既可以温补又可以通便,而且以滋补为主,可以服用一段时间。

药品名称:润肠通秘茶

组方:黄芪、陈皮、当归、肉苁蓉、火麻仁、蜂蜜。

功效:益气养血,润肠通便。

用于气血两虚型便秘患者症状缓解时。

黄芪甘温,有很多功效,在这里的作用主要是补气升阳,配合肉苁蓉,加强了益气温阳的作用。

陈皮辛香走窜、温通苦燥,可以行气除胀。当归、火麻仁、蜂蜜都有润肠通便的功效。

整个方子以温补为主,兼滋润肠道,因此也可以服用一段时间。

药品名称:轻舒颗粒

组方:何首乌、肉苁蓉、黄芪、火麻仁、枳实。

功效:补肾益精,补益气血,润肠通便。

用于肾虚精亏所致的便秘。

此方中的药上面全部出现过,疗效和润肠通秘茶相近,也是补虚之用,可以服用一段时间。

药品名称:补中益气丸

组方:炙黄芪、党参、炙甘草、白术(炒)、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泄泻,症见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

这是名方“补中益气汤”的中成药,方中黄芪、党参、升麻、柴胡益气健脾升阳,白术燥湿健脾,甘草、生姜、大枣补中生津,当归活血养血、润肠通便,陈皮理气降逆、

消积除胀。整个方子都是以补气温阳、养血润燥为主,是一个补益剂,可以用于治疗气血亏虚引起的各种病症,不拘病名。因此这个药用于治疗气衰阳虚的便秘,自然有效,可以服用一段时间。

二、阴亏血少

三、素体阴虚,津亏血少;病后产后,阴血虚少;失血夺汗,伤津亡血;

年高体弱,阴血亏虚;过食辛香燥热,损耗阴血,均可导致阴亏血少。

四、血虚则大肠不荣,阴亏则大肠干涩,肠道失润,大便干结,便下困难,而成便秘。

五、【治疗原则】滋阴养血,润肠通便。

药品名称:芪蓉润肠口服液

组方:黄芪、肉苁蓉、白术、太子参、地黄、玄参、麦冬、当归、黄精、桑葚、黑芝麻、火麻仁、郁李仁、枳壳、蜂蜜。

功效:益气养阴,健脾滋肾,润肠通便。

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大肠失于濡润而致的虚证便秘。

方中虽有温补的黄芪、肉苁蓉,但是整个方子以滋阴润燥为主。

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和西洋参同属气阴双补之品,只是补气、养阴、生津和清热之力都较西洋参弱一些。麦冬、黄精、桑葚均为补阴药,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的功效。

地黄和玄参都可养阴生津、清除虚热。

当归、黑芝麻、火麻仁、郁李仁、枳壳、蜂蜜这几味药,前面的方子都出现过,均为润肠通便之用。

因此此方滋补脾肾,为补益方,可以服用一段时间。

药品名称:便乃通茶

组方:黑芝麻、何首乌等。

功效:润燥通便。

适用于老年津亏肠燥所致的便秘。

黑芝麻性味甘平,是一味药食同源的中药,富含油脂,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的功效,与肉苁蓉很相似。

这味药和何首乌配伍,以滋补为主,特别适用于老年人等体虚之人的津亏肠燥证,以补益为主,可以服用一段时间。

五、冷秘是因为寒积

多由恣食生冷,凝滞胃肠;外感寒邪,直中肠胃;过服寒凉,阴寒内结等,导致阴寒内盛,凝滞胃肠,传导失常,糟粕不行,而成冷秘。

如《金匮翼·便秘》曰:“冷秘者,寒冷之气,横于肠胃,凝阴固结,阳气不行,津液不通。”

【常见症状】大便艰涩,排出困难,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舌苔白腻,脉弦紧。

【治疗原则】温里散寒,通便导滞。

推荐用药:大黄附子汤、温脾汤。【目前无对应中成药】

大黄附子汤:大黄9克(后下),制附子9克(先煎50分钟),细辛3克。水煎服,一日3次。

功效为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寒积里实证。

症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畏寒肢冷,舌苔白腻,脉弦紧。

方中附子温里助阳,散寒止痛。大黄通导大便,荡涤肠道积滞。大黄性虽寒凉,与大辛大热的附子相伍,寒性去而走泄之性存。细辛辛温宣通,既散在经之寒,又助附子温里散寒。

用时辨证要点为:腹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腻,脉弦紧。

温脾汤:当归、干姜各9克,制附子6克(先煎50分钟),人参、芒硝各6克,大黄5~10克(后下),炙甘草6克。水煎服,一日3次。

功效为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主治:阳虚冷积证。

症见:便秘腹痛,脐周绞痛,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方中附子辛热,温脾散寒;大黄苦寒沉降,荡涤泻下除积;芒硝软坚,可助大黄泻下攻积;

干姜温中助阳,助附子祛寒温阳。人参、甘草补益脾气,与附子、干姜同用,有阳虚先益气之意。

当归养血润燥,既润肠泻下又不伤正。

辨证要点为:便秘腹痛,得温则缓,倦怠少气,手足欠温,苔白,脉沉弦。

大黄附子汤和温脾汤均为温下剂,组方中都有大黄、附子,可温阳泻下,攻下寒积,都可用于治疗寒积腹痛便秘。但温脾汤中又有当归、干姜、人参、甘草,可攻下时不伤正,温阳时补益脾气。

因此温脾汤更具补虚益气的功效,适用于阳虚体质的人服用。

六、能够治疗便秘的食疗小方

[插图]

便秘是个大问题,光吃不拉,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所以在用中成药治疗之后,再顺便献上两个食疗小方,希望大家都能吃得好,拉得多,进出有序,畅通无阻。


如果是单纯的便秘,分清寒热虚实,还是很好治的,就怕是其他疾病引起的排便困难,比如肿瘤,比如肠道坏死,就很难治疗了。

短期便秘对人体的影响不大,但是长期便秘,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就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有可能引起肥胖、肠癌、痔疮、肛裂等。

下面介绍两个食疗小方,供大家参考(摘自《中医验方大全》)。

1.蜂蜜核桃仁

组方:核桃仁250克,蜂蜜50毫升,白糖100克,植物油750毫升。

做法:将核桃仁放入沸水中浸泡后取出,剥去外衣,洗净沥干。

取锅上火,加入植物油烧热,下核桃仁炸酥,然后倒入漏勺内,沥去油,装入盘中。

原锅洗净上火,加入蜂蜜熬浓,起锅浇在核桃仁上。当点心食用,酥甜适口。

【功效主治】温补肺肾,润肠通便。适用于便秘。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便秘者68例,其中治愈51例,好转16例,有效率为98.5%。


2.菠菜治便秘

组方:菠菜250克,生姜25克,精盐2克,酱油5克,麻油5克,花椒油2克,味精、醋各适量。

做法:将菠菜洗净切成段,鲜姜去皮切成丝。锅内加水,置火上烧沸,加入菠菜略焯,捞出沥净水,轻轻挤一下,装在盘内,抖散晾凉,再将姜丝、醋等调料一起加入,拌匀入味。随意食用。

【功效主治】养血通便。适用于便秘。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51例,有效率达100%。其中2天而愈者11例,3天而愈者20例,4天而愈者19例,5天而愈者1例。

核桃仁、蜂蜜和菠菜都有润燥滑肠的作用,虽然菠菜有点儿凉性,但因为加入了姜丝、花椒油去寒,中和了凉性,所以以上两个食疗小方都很平和,适用于各类便秘。

即使不对证,吃了也没关系,都是美味的食物。

希望大家都吃得好、拉得爽、睡得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总结几款用于便秘的中成药,便秘了,总有适合自己的
懒兔子第十七讲便秘之热秘的辨症治疗
大便通 身轻松
清热润肠的中成药有哪些
实证便秘的内治法,如何辩证?如何用药?(常见病:便秘)
胃强脾弱还便秘?一个麻仁丸,清洁肠道,润肠清热,行气通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