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shang gu tian zhen lun-2

shang gu tian zhen lun -xu wen bing

第二章

现在的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却很多

现在的人吧,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多。

你有妄想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把这种妄想当成了注定,把不正常当成了正常。

任何东西没有好与不好,过则为灾,一过那个量,超过了你的消化能力,就会造成灾难。

“醉以入房”后面其实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果你觉得这一次比较愉快的话,下一次就会以更大的不愉快来作为代价。这是一种典型的透支!

经文: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1 别把“道”和“理”混为一谈

梁d:前面我们讲了“上古天真论”的前三四十个字,讲了很多。其中每个字里面所蕴含的道理都太深刻了。徐老师,这个道和理是不是两个概念?

徐文b:“道”是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是需要你用心去悟的,而“理”是看得见的。“理”,它其实是个玉字边儿,古代雕琢玉石的时候,要顺着玉石的纹路,这个纹路就是理。顺着这个纹路治玉就比较省力。“所以“道”和“理”是不一样的。

“道”是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是需要你用心去悟的,而“理”是看得见的。

梁d:以前说“玉不琢不成器”,引申为对人才的打磨——你不光要打磨他,还得顺着他的心性打磨。

对人才你不光要打磨他,还得顺着他的心性打磨。

徐文b:对,打磨他是人为,而他本身所具备的那个纹路是浑然天成的。你顺着他本来的纹路方向去打磨,就能制出一块好玉来;否则就可能把这块天然的美物给毁掉。

梁d:暴殄天物。

2 干啥事都要“和于术数”

梁d: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和于术数”,这里我们再补充一些内容。徐老师,这句话中特别提到的“术数”中的“术”和“数”是否一样?

徐文b:当然不一样,这个“木”字加一点写成的“术”是简体字。繁体字是“術”。它泛指的是谋生的技术或者职业。

所谓“术不可不慎”,就是说人选择职业一定要谨慎。中国古代的择业标准是:选择这个职业不光是为了糊口,还要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如果你选择的职业对身心有伤害的话,那宁可不要做。

中国古代的择业标准是:选择这个职业不光是为了糊口,还要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梁d:这话让我很有感触,其实很多人对工作都充满了焦虑。

徐文b:岂止是焦虑!有些人简直是充满了仇恨、恐惧、愤怒,所有不好的情绪都是这个工作给他带来的。最后还可能做了一辈子,带着一身的伤病半途而废。

梁d:还没来得及一辈子工作。

徐文b:所以孟子说“术不可不慎”,就是教我们一定要选择那些让你发自内心喜爱,能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的工作,而不是去当什么弓箭制作手,整天就想着怎么把人弄死,以此为乐。另外,你要选择身心统一的工作,像内心不高兴可又表达不出来,强撑着去做的工作,对你同样也是一种伤害。

我们一定要选择那些让你发自内心喜爱,能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的工作,而不是去当什么弓箭制作手,整天就想着怎么把人弄死,以此为乐。

你要选择身心统一的工作,像内心不高兴可又表达不出来,强撑着去做的工作,对你同样也是一种伤害。

梁d:什么工作是你内心觉得很喜欢但又说不出来的呢?

徐文b:就是说你心里本来对这件事很高兴,但是你要装,比如说我看见有个人摔倒了,特想笑,但我又觉得,不能笑啊,这样不礼貌或者不道德。

梁d:那到底是应该笑还是不应该笑呢?

徐文b:从本性来讲,你应该笑。

梁d:是想笑就笑吗?

徐文b:不是,当你见人有所失若己有所得,见人有所不幸自己觉得很快乐的时候,说明你处于一种阴性负面的状态。你体内有阴寒、仇恨的东西需要流露和表达,正好有一个机会,你就把它表达了出来。也就是说你的身体不正常的时候,你需要有一个表达的方式。

当你见人有所失若己有所得,见人有所不幸自己觉得很快乐的时候,说明你处于一种阴性负面的状态。你体内有阴寒、仇恨的东西需要流露和表达⋯⋯

梁d:不应该压抑。

徐文b:对,就跟齐达内一样。他被人用很恶毒的话骂了,骂的是他姐姐、他妈妈,怎么办?齐达内选择一头将他撞倒,拿一红牌儿下去了。

在身心方面,他没有受到任何损害,他以牙还牙,报仇了,自己心里不憋屈。但是从结果来看,他受到了惩罚,挨了个红牌儿,法国也把世界杯奖牌给丢了。不过,如果他憋着这口恶气继续踢球,可能最后赢了比赛,也跟大家一块儿在那儿欢呼,但心里面还是会难受,因为那口恶气儿一直没吐出来。

所以选择什么关键在于自己怎么想,也要看时间、地点和场合。这就说到了职业的选择,古人说,如果做跟自己内心相矛盾、抵触的职业,这职业就是最下贱的,最不建议人选择。

古人说,如果做跟自己内心相矛盾、抵触的职业,这职业就是最下贱的,最不建议人选择。

梁d:中国古代人们是怎么选择职业的呢?

徐文b:古代把优伶、娼妓放在下九流,认为那是最低等的职业,它不是以人的收入多少来衡定的。

梁d:咱们要强调一下,这个是中国古代的标准。

徐文b:这也说明一个问题,现在的一些演艺界明星,我们应该注意他们心理的保健。我看过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比如一个演员的父亲去世了,可他今天晚上还有演出,于是就先回家给父亲磕个头,然后强作欢颜继续给大家做表演。

对现在的一些演艺界明星,我们应该注意他们心理的保健。

从职业道德的角度来讲,这种行为非常好,这人也应该受人尊敬;但从医学角度来讲,他内心很痛苦,但还要装作一副很高兴的样子,这对他本身就是一种很大的伤害,时间长了就会有病。

很多喜剧演员,他们给大家带来了不少欢乐,但他本人却是一个严重的抑郁症患者。这样的案例古今中外都有,比如外国的憨豆先生和跳楼自杀的张国荣,他们都是给大家带来很多欢乐笑声的演员,但自己却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

梁d:所以说,如果一个演员不知道身心冲突会给自己带来莫大的伤害是不幸的;如果他知道了仍然这样做,那我们除了表示尊敬之外,还要做些别的事情来帮助他们。

如果一个演员不知道身心冲突会给自己带来莫大的伤害是不幸的;如果他知道了仍然这样做,那我们除了表示尊敬之外,还要做些别的事情来帮助他们。

徐文b:一定要给他们关爱,帮助他们去调整心理。我听说很多很优秀的演员在入戏以后很长时间出不来,陷在近乎魔怔、疯癫的状态。比如说拍汉武大帝的时候,焦晃先生就进入那样的状态好长时间出不来。

梁d:演林黛玉的陈晓旭也是很典型的,我估计她后来一辈子都没走出来。

徐文b:但是有些人认为她追求的东西是一种成功,她也认为是一种成功,所以死了也无所谓。但道家的观点是什么?生命是最宝贵的、不可替代的,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如果你觉得我演了林黛玉,就得把林黛玉的那种状态给表达出来,最后延伸到自己生活中,然后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那我也没办法,那是你价值观的问题。

生命是最宝贵的、不可替代的,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

梁d:徐老师,每次跟您聊天我都觉得特别有意思。能够用八分钟说一个字。让我们重新发现这些天天在用、如此熟悉的字,居然蕴含了那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让我们觉得自己如此的无知。所以人的谦卑就产生了。

徐文b:我经常说现在中国人有一大通病,叫认字不识字。这字认得吗?认得。啥意思?不知道。

现在中国人有一大通病,叫认字不识字。

梁d:我们说古代的人,由于“和于术数”,所以就活得比较长。前面那个“术”,是说他不做拧巴自己的事儿,我适合做就去做了,不像现在的人,为了供房子什么的,有些时候被迫选择了一个自己不是很喜欢的工作,扭曲了自己。那“和于术数”里还有一个“数”,就是算数的“数”,数学的“数”,怎么解?

徐文b:“和于术数”前面有一句话叫“法于阴阳”,阴阳我们讲了,是看得见的。四季的变化是阴阳,昼夜的变化也是阴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都是顺应阴阳。

四季的变化是阴阳,昼夜的变化也是阴阳。

但有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或者是你没法想象的呢。古人就告诉你了,数字里面也有阴阳,你也要去顺它,一三五七九,奇数是阳;二四六八零,偶数为阴。这样的话,你选择合适的日子、时辰、自己的吉祥数字,都可以调整阴阳。

数字里面也有阴阳,一三五七九,奇数是阳;二四六八零,偶数为阴。

梁d:这是古代的观点,现在你怎么看?

徐文b:我们觉得以前的人太自大了,以为按自己的意志去努力做事就能成,其实左右一件事情成功的因素有很多,看不见摸不着的因素也有,与其那样,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其实左右一件事情成功的因素有很多,看不见摸不着的因素也有,与其那样,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梁d:比如说我是一个阳人,就是阴阳的“阳”。我阳气比较足,那我应该选择阳的数字来顺应自己呢,还是选择一个阴的数字来补贴自己呢?

徐文b:那也要分你要干什么。如果天亮了,你要出去,去拼搏,去工作,去奋斗,那就应该选择阳的数字,火上要浇点儿油,助推。但到晚上,该休息了,该闭藏的时候,或者是外边环境不好,风刀霜剑严相逼,我准备收敛一下,那就要选阴的数字。选择阴阳,取决于你要干什么。

梁d:所以工作手机应该是1391391391。

徐文b:对,要奇数。休息手机则另说。

梁d:休息手机13000000000。

徐文b:就是关机,不在服务区。

3 物无美恶,过则为灾“食饮有节”

梁d:接下来我们讲“食饮有节”。许多古代的人之所以长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食饮有节”。“食”就是食物,“饮”就是饮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吃饭喝水,都得有节。

这个“节”是节制的意思?还是节奏的意思?

徐文b:人碰到好吃、好喝的东西,会有发自本能的一种天然属性,他想要不停地吃、不停地喝。

梁d:多吃、多占、多拿。

徐文b:不停地吃喝,这是生物的本能,这是自然的东西。可能有人要说,你们不是要求顺应自然吗?就让我们吃呗!但你这种吃法很可能成为我们所说的纵欲,就是放纵你的欲望,就好像男人见了美女一样,发自本能地想要,而且想多要。

这种欲如果不加控制的话,那喝的得喝死,吃的得撑死。所以道家有一个理论,叫取中,不提倡纵欲,也不提倡压抑、禁欲,在禁欲和纵欲之间选了个中,叫节欲。

欲如果不加控制的话,那喝的得喝死,吃的得撑死。所以道家有一个理论,叫取中,不提倡纵欲,也不提倡压抑、禁欲,在禁欲和纵欲之间选了个中,叫节欲。

这个节是什么?有节制或者有节奏。甚至吃饭喝水都要讲究节制和节奏。

吃饭喝水都要讲究节制和节奏。

梁d:这个可以量化吗?

徐文b:没法儿量化,就是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来选择。比如说喝水,现在有一些人提倡每天要多喝水,电视广播上也常常说,人一病就要多喝水。感冒了,多喝水。这样喝水,可能给人造成很大伤害。

任何东西多了、过了都要出问题,所以道家有种理论,叫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任何东西没有好与不好,一旦过了那个量,超过了你的消化能力以后,就会造成灾难。

任何东西没有好与不好,一旦过了那个量,超过了你的消化能力以后,就会造成灾难。

梁d:那一个人一般喝多少水就过了?

徐文b:关于这点,你的身体比你的意识更清楚。我们现在都说,你渴了再喝水就迟了。我说不对,只有病人才会那样,而健康的人知道他什么时候该喝,什么时候该吃。

说到食饮有节,我们要强调几个问题:一,是不是要按时吃饭?二,是不是要多喝水?

按时吃饭,针对的是健康人。健康人的生物钟和天地是同步的,所以他会在早晨七点到九点——胃经当令的时候,觉得饿,觉得饥,此时正好吃早餐。

饥和饿也不一样,饥是胃肠空了,饿是内心的一种感觉,想吃东西了。到了中午,也就是心经当令的时候,我们会觉得饥饿,要吃午饭;到了晚上七点到九点,心包经当令的时候,我们还会觉得饿。这说的是健康人,所以健康人会按点儿吃饭。

饥和饿也不一样,饥是胃肠空了,饿是内心的一种感觉,想吃东西了。

那么亚健康或者不健康的人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很多人都说,不吃早饭有害健康,要得胆结石,等等,却没人想到是不是要问问那个人,早晨七点到九点的时候,你饥不饥?饿不饿?很多人头天晚上吃撑了或者睡晚了,第二天早晨起来胃还是涨的,而且一刷牙就忍不住要干呕、干哕,而这会儿如果再吃早餐,吃鸡蛋、牛奶或其他阴寒难消化的东西,就等于吃毒药。

所以,食饮有节的意思是:要顺应天地、生物钟的变化。而顺应生物钟的变化,就要观察自己的饥饿程度。要知道,人比动物优秀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走极端,不会吃饭吃得快撑到嗓子眼儿。

人比动物优秀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走极端,不会吃饭吃得快撑到嗓子眼儿。

人们常说吃饭要七八分饱,为什么只要七八分饱?因为胃是有弹性的,年轻的时候胃弹性好,塞多少东西都能很快消化掉。岁数大了后,胃气弱了或者弹性减轻了,你一下子塞进那么多东西,它就不蠕动了。这时候人就会出现什么?吃完东西不消化,北京话叫“硌硬”,就是心口窝那儿像堵了个东西,下不去,古人又形容叫“块垒”。

梁d:用他人杯中酒浇自己心中块垒。

徐文b:对呀,喝酒或者吃一些辣饭,能暂时让自己感觉好一点,因为辣能促进消化,但这都是暂时的。

懂得养生的上古之人对吃饭和喝水都是有节奏有控制的。不像现在的很多人,吃饭狼吞虎咽,嘴里还嚼着呢,筷子已经杵到盘子里了。

梁d:眼睛还看着别人锅里的。

徐文b:这些人都是欲望比较强,心火比较旺的人,吃饭也快。

梁d:这种人通常会得什么病?

徐文b:这些人都属于躁动不宁、心火旺、欲望过剩这种类型,严重的甚至会欲火焚身。

有些人就属于躁动不宁、心火旺、欲望过剩这种类型,严重的甚至会欲火焚身。

另外,关于饮水这个问题,古人主张不渴不喝。

关于饮水这个问题,古人主张不渴不喝。

梁d:现在的观点可不是这样的。

徐文b:现在提倡不渴也要灌水,而且每天要灌八杯水。

梁d:杯子还不一样呢。

徐文b:对,而且灌得这个人是一肚子水,一摸肚子,“咣”“咣”全是水的声音。有的人还不停地小便,还说我排毒呢。其实这么喝是要伤肾的,严重的就会导致憋不住尿,甚至肾虚。我的一些病人一咳嗽,尿就出来了,就这样了还不停地灌水。还有人长一脸水癍,都是水喝多了的原因。

水是阴寒的东西,喝多了就会坏事儿。我小时候在农村看那些牲口,干一天活,出了一身汗,农民怎么让它喝水的呢?首先,饮牲口的水都是从井里打上来的,特别凉。打上来之后,不直接让马喝,而是在水槽上面撒一层草料,这样草就浮在水面上。马的鼻子跟嘴是长一块儿的,它一喝水,草就呛在鼻孔,这样它喝一口水就得抬头打一个响鼻儿,把草喷出去,这样就能强制它饮水有节,不得病。

水是阴寒的东西,喝多了就会坏事儿。

如果不撒草,那牲口也得跟人一样,渴了就一口气猛灌水,第二天准生病,出现这种情况,老百姓叫“炸了肺了”。一热加这么一冷,牲口会都受不了。连牲口都受不了的事儿,现在的人却天天干。

梁d:现在不少人一打完球,立刻就喝冰镇饮料,尤其是年轻人,广告里也是这么描述的。你说,连农民都明白的东西,咱们的广告人却不明白。

徐文b:现在很多人包括孩子都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其实就是食饮不节造成的。

现在很多人包括孩子都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这其实就是食饮不节造成的。

《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形寒饮冷则伤肺”,是说你身体本来已经受凉了,还老喝冷饮,让胃再将冷饮加温到36.5℃,这就需要耗费你的能量。装了一肚子冷饮,另外,以前人身上疼,弄个热水袋捂一捂就能减轻,你现在装了一肚子冷饮,那就是个冷水袋,而且在里面冰镇,这个肺绝对受不了,心和肺都受不了。我觉得很多病都是由于喝水这样不经意的小事导致的,而且这些病可能要伴随终身。不少中国人到美国呆了2~3年就患上了花粉症,为什么?原因就在于他们跟美国人一样喝冰水,喝着喝着,就把胃的正常功能彻底破坏了。

不少中国人到美国呆了2~3年就患上了花粉症,为什么?原因就在于他们跟美国人一样喝冰水,喝着喝着,就把胃的正常功能彻底破坏了。

梁d:为什么美国人喝那么多凉水没事儿呢?

徐文b:好多美国人会得很多奇怪的病,你看美国的胖子都奇胖,是吧?你到美国的餐馆,往那儿一坐,那个waiter上来第一件事儿就是“啪”地在你面前放一大杯冰水,为什么?

梁d:他们喜欢喝呗,还是?

徐文b:嘿嘿,这是美国人的一种商业策略,你在吃饭之前喝杯冰水,有什么感觉?冰冰凉,透心凉,是吧?很爽。你看运动员受伤后怎么办?拿冰敷。冰敷以后什么感觉?没感觉,什么疼啊、痛啊、胀啊,全没感觉。所以你在吃饭前来杯冰水,吃饭时无论吃多少,就算是吃撑了,也没感觉。

你在吃饭前来杯冰水,吃饭时无论吃多少,就算是吃撑了,也没感觉。

梁d:而且食物味道做得一般,你也不会察觉到。

徐文b:是的,所以这帮人就吃得奇胖。像我们一般人吃到七八分饱,打个嗝儿,就知道吃饱了,不吃了,可是你先喝一杯冰镇水以后呢,就吃得多了,老板就挣钱了。

梁d:哦,在您看来,这里面还有个阴谋论?

徐文b:就是阴谋论。

梁d:您在美国生活过,看到过?

徐文b:我的确亲自观察过,我还发现,美国的菜呀、肉呀,都没味儿,因为它们是工业化生产出来的。所以猪肉炒出来没猪肉味儿,芹菜那么粗,做出来也没有芹菜的味儿。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这叫有形无气,有那个形、那个体,但里面没有那种气、那种能量。刚才,我们就说了个喝水,实际上,“饮”还包括饮茶、饮酒,当然饮酒更得有节。《黄帝内经》里讲的,很多人得病叫“醉以入房”,喝多了,乘着酒劲儿,然后就去做爱去了。现在,很多人馋酒,没事儿就张罗酒,一喝就多,一多就醉,然后呢?

有些东西是有形无气,有那个形、那个体,但里面没有那种气、那种能量。

梁d:一醉了不埋单。

徐文b:不光不埋单,还犯点儿事,这也属于食饮无节。另外说饮茶,都说喝茶能抗癌,抗癌喝绿茶,但大家从来不知道自己的体质。茶也有寒热之分。你本来体质热,再喝点热茶,或者说你体质寒,却喝凉茶,这样的话,你身体就会垮。实际上,天天喝茶喝出病来的人也不少,这些都是学问。

都说喝茶能抗癌,抗癌喝绿茶,但大家从来不知道自己的体质。茶也有寒热之分。你本来体质热,再喝点热茶,或者说你体质寒,却喝凉茶,这样的话,你身体就会垮。

梁d:没有对和不对,不合适就不对。

徐文b:我们讲的是合适。很多人让我介绍一种好药,我说我知道贵药,但我不知道什么是好药。为什么?因为我不了解你的具体情况。适合你的才叫好,它再贵,不适合你也不好。

适合你的才叫好,它再贵,不适合你也不好。

“食饮有节”是我们生活中最普通、天天都要碰到的事情,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就会闹出病。

4 起居顺应昼夜和四季的变化,你很快就能“走运”“起居有常”

梁d:“食饮有节”这句话很重要,另外一句也同样如此,叫“起居有常”。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这一点特别值得讲一下。请问“常”指什么?

徐文b:“常”就是固定不变的变化的东西。说它不变,又说它变化,好像矛盾,其实不然。“有常”的反义词是“无常”,我们把人死了叫无常,人活着应该叫什么?有常,就是说人应该有固定的起居规律。

“有常”的反义词是“无常”,我们把人死了叫无常,人活着应该叫什么?有常,就是说人应该有固定的起居规律。

为什么要固定呢?因为天地阴阳的变化都有固定的规律,昼夜就是如此。拿冬天来说,12月22号就冬至了,冬至那天有什么特点?昼短夜长,这个时候人就应该多睡觉。

《黄帝内经》说“夜卧早起”,意思是早睡晚起,没太阳的时候你就多睡,等日上三竿再起来,这样你的起居变化规律就是跟着太阳走的。

人们常说“冬练三九”,是说在寒气特别重的冬天,你不顾自己的身体,一早起来跑步锻炼。如果你身体底子还不错,那可能还扛得住,但身体有问题的人,在冬至这天锻炼就容易出现心梗、猝死的情况。

身体有问题的人,在冬至这天锻炼就容易出现心梗、猝死的情况。

我们熟悉的相声大师马季,就是冬至那天早晨死在卫生间里的。本来他就有心脏病,在中医来讲,心脏是属火的,冬天阴寒重,冬至这天又最阴寒,且卫生间又是家里面风水最差、最阴寒的地方,因此马季老师在那种情况下很容易发生意外。

起居有常,不是说每天就得几点起几点睡,而是说冬天、春天各个季节应该几点睡几点起,这都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是符合昼夜和四季变化的。

如果你顺应这个规律,恭喜你,你有运气了。我们经常说祝你好运,这好运气是谁给你带来的?是天地!天地的运化过程有节奏,有规律,你跟着它走,就会走运;你要违背它,就会走背运、要倒霉。可现在,我们不少人都过着昼夜颠倒的生活,日出而睡,日落而作。

天地的运化过程有节奏,有规律,你跟着它走,就会走运;你要违背它,就会走背运、要倒霉。

梁d:晚上去唱歌的人,早上睡觉的人,慢慢地运气就会变得不好。

徐文b:人跟天地变化的规律相背就会背运。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就是顺应天地变化的。照着做就会走运,走天地的运。

另外,夏天多出汗无所谓,但吹空调就背运了。

梁d: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甚至包括南亚地区,都没有冬天,怎么办呢?

徐文b:那些地方虽然没有冬天,但有旱季和雨季,也有阴阳的变化。比如广州没有冬天,就缺少了一个闭藏的过程,总是处于一种开泄状态。生活在广州的人阴津、阴液的损失比较大,需要补足,所以广州人或香港人会经常煲汤,通过喝汤来滋阴。如果不滋阴的话,人就受不了,精力也跟不上。实际上,很多长寿的人都生活在一些偏寒的地方。

实际上,很多长寿的人都生活在一些偏寒的地方。

梁d:比如新疆。

徐文b:还有高加索这一带。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身体有一个收藏闭敛的阶段,像动物一样会冬眠,因而长寿。而在赤道附近、热带地区生活的人则表现出早熟和早衰的特点。

在赤道附近、热带地区生活的人则表现出早熟和早衰的特点。

梁d:为什么出生于印度的释迦牟尼很早就悟到了“空”“灭”这样的一种情怀?可能就是因为那个地方太热,生命很快就迸发出来,于是就能更快地看到生命衰落的过程。

徐文b:他们称呼和尚为“比丘”。比丘在佛经里的意思是乞士——要饭的人。

热带地区物产丰富,不用怎么劳作,地里面就能老长东西,人饿不死。

梁d:插根筷子都能长出苗来。

徐文b:像我们这些生活在有点干旱又有点严寒地方的人就需要劳作,这也是由于天地造化不太一样的原因。

曾经我在广州的时候,特别喜欢那儿的饮食,但是有一天,吃腻了广州饭的我换口味吃了谭鱼头,因为我在四川吃谭鱼头时特别香,结果当天晚上嗓子就肿了。

梁d:什么原因呢?

徐文b:水土的原因。广州是喝凉茶的地儿,在那儿吃谭鱼头就不行,太热了。

梁d:这又回到“起居有常”的问题,“常”就是按照规律变化的不变,不变的变化。

徐文b:规律是随着四季变化的。春天可以起来早一点,夏天完全可以早起晚睡,到秋天就稍微收敛一下,等到冬天就干脆早睡晚起,睡懒觉。

规律是随着四季变化的。春天可以起来早一点,夏天完全可以早起晚睡,到秋天就稍微收敛一下,等到冬天就干脆早睡晚起,睡懒觉。

梁d:有些老年人之所以长寿,主要就是因为入秋以后每晚看完《新闻联播》后就直接睡了,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太阳出来才起床。

徐文b:老年人到了一定岁数睡觉就少。

梁d:那如果睡不着的话怎么办?

徐文b:睡不着就找医生调理。就好像一辆车,光有加油没有刹车了,那是不行的。睡不着就是刹车有问题了。

梁d:那很危险啊。

5 死在女人手里叫“妄”“不妄作劳”

梁d:《黄帝内经》讲,人要健康就要“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作”是工作的“作”,“劳”是劳动的“劳”。“不妄作劳”就是不要随便地工作和劳动,是这个意思吗?

徐文b:初步理解可以。这个“妄”,你看它怎么写?

梁d:上面一个“亡”,下面一个“女”。

徐文b:对,死在女人手里叫“妄”。“作劳”的“劳”,本意是房劳。

梁d:噢,“劳”还不仅仅是劳动。

徐文b:对!“不妄”就是说心里面没有那么多亢奋的欲火。这个“作”与肾有关,“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肾本身是负责藏精、化精、生殖功能的器官。所以如果一个人肾虚了、生育能力差了,或者性功能差了,我们说他肾精出了问题。

肾本身是负责藏精、化精、生殖功能的器官。

所以如果心里没有这种欲火,底下就不太耗你的肾精。肾精是支持人活一辈子的物质基础,它是有限的,你这边花费多了,那边生产元气,甚至养神的那部分就少了。所以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不妄作劳”讲的就是欲望不要太多,性爱不要过度这种养生之道。

肾精是支持人活一辈子的物质基础,它是有限的,你这边花费多了,那边生产元气,甚至养神的那部分就少了。

“不妄作劳”讲的就是欲望不要太多,性爱不要过度这种养生之道。

梁d:这个“妄”是上面一个“亡”下面一个“女”,按徐老师的话来说,死在女人手上叫“妄”,“作”是指做爱,“劳”是“房劳”?

徐文b:房劳,在房中做爱。

放纵自己的欲望,最终毁掉的是身心的健康与安宁。

梁d:乍一看“不妄作劳”,以为是别干那么多事儿。其实这个是有特指的。

徐文b:对,“不妄作劳”是针对男人讲的。

梁d:那女人呢?

徐文b:大多数这种情况下,其实男女都一样,但《黄帝内经》产生的时代,还处于父系社会,属于阳性的男人的火比较旺,欲火比较重,而女人比较被动,属于阴寒、冷静类型。

属于阳性的男人的火比较旺,欲火比较重,而女人比较被动,属于阴寒、冷静类型。

梁d:那是在古代。

徐文b:对,现在社会可不一样了,阴不阴,阳不阳的事都有。

6 很多人都活得像“行尸走肉”“形与神俱,度百岁乃去”

梁d:前面讲了“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现在我们来谈谈之后就能够的“形与神俱”。

徐文b:“度百岁乃去”。

梁d:关于“度百岁乃去”这句话,我其实有一点点怀疑,在《黄帝内经》产生的那个时代,很多人不到50岁就死了,平均寿命可能连30岁都不到,在此之前,真的有一个“度百岁乃去”的年代吗?

徐文b:有!别说过去有,现在也有,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形与神俱”——既长寿,又健康。其实健康和长寿不是一回事儿,不健康的人不见得不长寿。有的人是药罐子,病病歪歪的,还一直活着呢;有的人很健康,有能力,又有精力,最后却“啪”地死掉了。所以,生命的质和量中间应该有个平衡。

其实健康和长寿不是一回事儿,不健康的人不见得不长寿。有的人是药罐子,病病歪歪的,还一直活着呢;有的人很健康,有能力,又有精力,最后却“啪”地死掉了。

“形与神俱”这句话其实我们经常用。比如看一幅画,我们说这幅画是形似,或者神似;或者看戏时说这个演员他演得形神兼备。

中国人判断一个人生死的标准,不像西医那样。西医原来的标准是看心跳,如果一个人心率、呼吸都没有了,就判定他为死亡;后来发现有的人死了又活了,尽管没呼吸、没心跳,但是他脑子没死,所以现在判断的依据是“脑是否死亡”。而中医判断人的死亡标准是“是否有神”,一个人如果没神了就说他死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人虽然能吃能喝能做,但他其实已经死了。我们管这种人叫“行尸走肉”,意思是说这个人的元神已经离开他的身体了。

中医判断人的死亡标准是“是否有神”,一个人如果没神了就说他死了。

所以中医认为我们的躯体,只不过是我们的元神寄居的一个小旅馆。如果你一辈子将元神侍候得好,让它高兴、愉悦,又将它保护得很好,那它就会在你这个旅馆里多住几天。如果你侍候得不好,它就会离你而去,这样你也会活得很痛苦。有些人会自杀、自残,原因就在于他的元神不想再呆在身体里了,走掉了。

中医认为人的躯体,只不过是我们的元神寄居的一个小旅馆。

有些人会自杀、自残,原因就在于他的元神不想再呆在身体里了,走掉了。

“上古之人”一辈子都活得“形与神俱”,躯壳跟元神相处得非常融洽。而且他们到死也不会出现像现在人的某种状态——痛苦得不行非要安乐死不可,他们都是善终的——叫做“欲知时日,无疾而终”。就是说一个人走完人生的轮回,完成天赋的使命,尽其天年了,然后就在临终前几天不吃饭,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最终很安详地走了。

梁d:这是属于有福报的人?

徐文b: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只不过我们常常瞎闹,闹到最后,把所有的痛苦矛盾集中到某一时刻,来一个大爆发。有的人不得好死,大多数人还不得好活,活着很痛苦。

有的人不得好死,大多数人还不得好活,活着很痛苦。

梁d:真是不容易。

徐文b:现在能够“形与神俱,度百岁乃去”的人太少了。

7 没活到60岁的都叫“夭”“而尽终其天年”

徐文b:现在说一下“天年”。什么叫“天年”呢?就是天赋予你的寿命,据你所知这有多长?

梁d:《黄帝内经》说是120岁。

徐文b:没错!我们经常说“祝您长寿”,这个“寿”在古代是有特定含义的。六十岁一个甲子,叫“寿”。就是说你生于某某年,六十年以后又回到这一年了,六十个春秋叫一个“甲子”,六十就是一个“寿”。六十岁之前死掉的都叫“夭折”。

梁d:我以为二三十岁、十几岁死的才叫“夭”。

徐文b:我原来还以为是没出满月的婴儿死掉叫“夭”。其实没过六十岁而死都叫“夭”,都是很不幸的死亡。如果你死在女人手里,一个“女”加一个“夭”,那就是“妖”,你碰上妖精了。

没过六十岁而死都叫“夭”,都是很不幸的死亡。

梁d:实在太有意思了。

徐文b:死在男人手里叫什么?碰到人妖了。开个玩笑。

“寿”和“夭”是反义词。六十岁以后叫“寿”,八十岁叫“中寿”,“天年”是两个甲子,一百二十岁。按我们北方的习俗,一个人要是过了八十岁去世,孙子辈都要戴红,叫“喜丧”。

按北方的习俗,一个人要是过了八十岁去世,孙子辈都要戴红,叫“喜丧”。

梁d:这辈子没白活。

徐文b:活到了“中寿”。一百岁叫“长寿”,一百二十岁叫“尽其天年”。老天爷本来给你设定好了,让你活这么长,但我们很多人没能活这么长,而古代人却能“尽终其天年”。

一百岁叫“长寿”,一百二十岁叫“尽其天年”。

梁d:两个甲子,“度百岁乃去”。

徐文b:而且还不是病病歪歪的,是“动作不衰”地“尽其天年”。你要是一直躺在床上输着液打着吊针,插着呼吸管活着,那叫行尸走肉。

你要是一直躺在床上输着液打着吊针,插着呼吸管活着,那叫行尸走肉。

梁d:那就真的是《霍元甲》里说的“昏睡一百年”!

徐文b:虽然有寿但没质。

一个人没活到60岁,是非常悲惨的一件事,是不符合天地之道的。

8 人为什么会夭折“以酒为浆”“以妄为常”

梁d:岐伯在表扬完古人“度百岁乃去”之后,就开始批评现在的人“今时之人不然也”了。现在的人不是这样的,而是“以酒为浆”,此话怎讲?

徐文b:“浆”是古代的水,就是说喝酒跟喝水一样。你看我们现在人喝啤酒或者白酒,真跟喝水一样。好多人外号叫“下水道”嘛,就那么一直灌,毫无节制。这是针对于前面说的“食饮有节”来讲的,意思是人夭折的原因就是“以酒为浆”!

梁d:什么是“以妄为常”?

徐文b:这个“妄”的意思后来就扩大成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我老母亲有天跟我说:“现在的人吧,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却很多。”这种想要,就是由于被周围环境所诱惑着去跟别人攀比,那种被扇动起来的虚火,都是妄想。你有妄想不可怕,可怕的是什么?是你把这种妄想当成了注定,把不正常当成了正常。

大多数的“想要”,都是由于被周围环境所诱惑着去跟别人攀比,那种被扇动起来的虚火,都是妄想。

9 趁着酒劲儿做爱等于找死“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

梁d:讲这句话之前,我想问徐老师一个问题。以前我听过这样一个说法,说“房劳”这件事是有节奏的,20岁的时候可以多少天一次,30岁的时候可以多少天一次……有这么一说吗?

徐文b:不是这样的。人的体质先天禀赋是完全不同的,差异很大,因而人的肾精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按照常理,我的几位病人可能早就该死了,但人家活得挺好,整个儿是夜夜春风,一天都不虚度。

人的体质先天禀赋是完全不同的,差异很大,因而人的肾精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关键还在于各人的身体状况,有的人第二天腿发软,耳鸣,还会小腿肚子酸,撒尿滴滴答答收不住,或者出现腰酸、阴囊底下潮湿的状况,甚至开始脱发。这就是身体发出的信号,说明房劳过度了。我们现在很多人不关注这些信号,但求速死,早早地把自己那点阴精消耗完了。

我们现在很多人但求速死,早早地把自己那点阴精消耗完了。

梁d:“醉以入房”是我觉得整篇里面最刺激的一句话。

徐文b:“醉以入房”的意思就是趁着酒劲儿去做爱。古代很含蓄地把这种性行为叫“房中”。为什么要借着这个酒劲儿入房呢?一是因为酒能兴奋肝的气血;二是喝完酒以后感觉会稍微有点儿迟钝和麻木,可以持续。

所以很多人就养成了习惯,先喝酒然后再做爱。但是问题也来了,这等于是在没有知觉的情况下打开水龙头,你的肾精流失了多少根本不知道,这是对人体伤害最大的。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做爱生出来的孩子全是呆、傻、痴、苶的。

先喝酒然后再做爱,等于是在没有知觉的情况下打开水龙头,你的肾精流失了多少根本不知道,这是对人体伤害最大的。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做爱生出来的孩子全是呆、傻、痴、苶的。

梁d:那是不是可以反过来说,有些人生出来的小朋友不是很健康其实和他们自己有关。

徐文b:“醉以入房”的危害,不光是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人们所总结出来的,陶渊明早就发现了。因为陶渊明、李白的子孙全是呆、傻、痴、苶的,于是陶渊明就总结说“盖缘杯中物也”。

现在,如果很多年轻人计划要怀孕了,丈夫在头三个月甚至半年前就会开始戒烟戒酒,这是完全正确的!酒是辛味入肝的,最能伤肝,好多喝酒的人都会手颤,再喝杯酒就不颤了,但下一次会颤得更厉害。

酒是辛味入肝的,最能伤肝,好多喝酒的人都会手颤,再喝杯酒就不颤了,但下一次会颤得更厉害。

梁d:“醉以入房”后面其实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果你觉得这一次比较愉快的话,下一次就会以更大的不愉快来作为代价。这是一种典型的透支!

徐文b:而且代价可能是终生的不愉快。

还有,“醉以入房”下边跟着一句话,叫“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

梁d:这句话怎么讲?

徐文b:意思是亢奋带来的结果就是把你的精气神儿——也就是物质基础的肾精给透支光了。肾精又是我们说的那个练精化炁、化出的元气的根本,没有了肾精,人的真气即我们的元气也就耗散掉了。

肾精是我们说的那个练精化炁、化出的元气的根本,没有了肾精,人的真气即我们的元气也就耗散掉了。

刚才我说了,喝完酒之后,感觉身上的气是散的。所以下面它那句话叫:“以耗散其真”,把那个元气给散发掉了。

10 人没必要追求超凡脱俗“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梁d:什么叫“不知持满”?

徐文b:我们讲“敦敏”的时候,说“离中虚,坎中满”。坎是指肾,所以“持满”就是指要养护我们的肾精。

肾就像是一个容器,它包裹了我们所有的精髓、精液。肾精无节制地流失,叫“不知持满”。“醉以入房”的行为也是“不知持满”。

肾就像是一个容器,它包裹了我们所有的精髓、精液。肾精无节制地流失,叫“不知持满”。

梁d:“不时御神”呢?

徐文b:天有“神”,就是四季昼夜的变化,它是有规律的;人身上也有人神。天人合一,就是人的神跟着天神的节奏去走。这个“走”是按照24小时的变化,也是有规律的。

天人合一,就是人的神跟着天神的节奏去走。这个“走”是按照24小时的变化,也是有规律的。

如果你能按照时辰的变化,将自身调整到与天地同步的话,就会很省劲;如果你不按这个时辰、季节走,就会活得很累。很多人说,我白天睡觉,晚上工作。你可以这样做,但消耗能量会很大。就好像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一样,你要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去发射,这样就省燃料,否则就会造成浪费。这些都叫“不时御神”。

如果你能按照时辰的变化,将自身调整到与天地同步的话,就会很省劲;如果你不按这个时辰、季节走,就会活得很累。

梁d:接下来是“务快其心”。

徐文b: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来讲,叫“玩的就是心跳”。

梁d:对,王朔说的嘛。

徐文b:现在很多有病的人追求的是什么?能让我感觉刺激、兴奋、动心、动神的东西!这种追求的结果其实就是纵欲。

梁d:没事儿去蹦个极、打个枪。

徐文b:追求所有能让他心跳加快的东西,看恐怖片、坐过山车、不停地换男友女伴。为什么要换呢?审美疲劳!看现在这个伴已经没感觉了,就好像左手摸右手,所以就换一个再来一次心跳。但是这种动心、动神的过程,其实是在消耗你的肾精。

有一种不追求心跳加快,仍然能得到愉快的方法,就是在极静、静坐、站桩、参禅的情况下寻求悟道的感觉。很多人静不下来,所以只好靠吸毒、喝酒来“务快其心”。

有一种不追求心跳加快,仍然能得到愉快的方法,就是在极静、静坐、站桩、参禅的情况下寻求悟道的感觉。

梁d:事实上很多人打坐、参禅,他自己很愉快,也不折腾别人,还不会引起人家妒忌。

徐文b:而且节能减排,节约自己的肾精。

梁d:总结一下,“不时御神,务快其心”说的就是,有些人由于不懂得把自己的“神”调得与天地之间的节奏一样,只想要追求眼下的快乐。长期这样是会伤身的,“逆于生乐”。

有些人由于不懂得把自己的“神”调得与天地之间的节奏一样,只想要追求眼下的快乐。长期这样是会伤身的,“逆于生乐”。

徐文b:这种做法是不符合养生之道的。我们提倡顺应自然,不要戗着来。

梁d:为什么以前的人和现在的人不一样呢?

徐文b:我估计上古时期也照样有“醉以入房,务快其心”的人。毛主席说过,是人就能分出左中右。任何时代的任何人群中都有健康且长寿的。

我只是想告诉大家,人是能活一百二十岁的,而且这一百二十年的人生是绝对不枯燥无味的。有记者去采访一位百岁老头,问:“老先生怎么能活这么长时间啊?”老人说:“我不抽烟,不喝酒,不乱搞女人。”那记者说:“那你活着干嘛呢?”

其实有一种方法是可以不抽烟,不喝酒,不搞女人,仍然可以满足性欲,而且还能保证健康长寿的。这是道家告诉我们的。

其实有一种方法是可以不抽烟,不喝酒,不搞女人,仍然可以满足性欲,而且还能保证健康长寿的。

梁d:这种方法我们在接下来的内容里和大家慢慢分享吧!

徐文b:道家对饮食、对男女都有很深的研究。它还告诉普通人一个道理:人没有必要追求那种超凡脱俗的东西;即使身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依然可以过得很快乐,很健康,一直活到一百二十岁。

寻求愉快,并不一定要追求心跳加快的感觉。极致的快乐,往往隐藏在极静的状态中。

人没有必要追求那种超凡脱俗的东西;即使身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依然可以过得很快乐,很健康,一直活到一百二十岁。

梁d:在《黄帝内经》成书之前的古人就很明白,一个人起码能够活到一百二十岁,只要你遵循一些简单的法则。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代的人为什么读书读得那么愉快,现代人为什么读书读得这么难受?我觉得主要原因是,现在很多人从来没有认真去琢磨一两个简单的字,琢磨它里面所蕴含的巨大的人生道理和精神享受。

那些摸不着看不见,但的确又能产生影响的东西,往往对我们的生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应该意识到那些无形的、会使我们的思维情感产生错误方向或错误力量的负能量的存在,并尽力化解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帖]重新发现中医太美——徐文兵、梁冬对谈《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上古天真论篇第二讲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第二讲文字版
上古天真论二(2)—梁冬对话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
长生之道
徐文兵-黄帝内经: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