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shang gu tian zheng lun-序

xu wen bing

我妈妈是我的中医入门启蒙老师,六七岁的时候,帮妈妈抄《黄帝内经》,那时我什么也不懂,但小孩子的记忆是一辈子的,“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这样的句子从那时就印在我的脑子里了。

梁d曾笑着说自己学中医后,人生最大的改变是不那么有攻击性了——和了。以前他在凤凰的时候,觉得自己很牛B——第一自己年轻,第二反正无知者无畏。他说自己是先“有知”,再重新回到“无知”,就这么个过程。

中医说白了,还是道家传承。道家是个被动的东西,它不会主动拉着你,“你一定要信我的教啊”,它不是,说是道不远人,但是你得等那个人去求道。古代讲“医不叩门”,没有说我敲开你们家门,说“你有病,我给你治病”,人家会说你丫才有病呢!它就是等着这个人来,向道去靠。

所以这个道的传播,包括中医的传播,它死不了——你说现在没有真正的中医了吧,我告诉你,民间有,民间还在传承。它的这种传播方式注定了它不会大红大紫,也注定它绝对不会烟消云散,它就是一个小河流水,自个儿流着,你爱到我这儿来洗洗脚、洗洗脸,欢迎,你不愿意来我也不去招你。所以我觉得中医和道学注定只能是少数人的享受,它不是大众娱乐的东西,也不是大众喜欢的东西。大众要是喜欢的话,是为什么?那是因为他病了,他要是没病的话,学什么道啊!老子熬夜打游戏还来不及呢,是吧?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同样地,道家认为生命是最宝贵的,他才去研究怎么养生,怎么治病,当然,得有个前提。你认为你那个车是你们家最贵的,你才会擦它修它维护它;你要是认为它不贵,你就扔那儿。

舍身取义其实是灭绝人性的教育,但我们现代人已经被这种教育渗透到了骨子里,当碰到事的时候,是加班加点完成工作还是睡觉,你绝对是舍身取义的。所以统治者教你们,一定要二十四小时开机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老天爷是公平的。那些失眠的到我这儿看病,我一看,哎哟,不是被开除的那个人,而是人事部经理,是开除别人的人,睡不着是劳心了,伤神了。有道理吧?其实当代的病,都出在这里——心有问题。所以很多时候我在治病,其实是在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很多人被我治完病以后改变了,换了个活法。

我每次坐飞机前,会把一信封,里面有银行账号、钥匙,放在家里边——你要准备好死,现在才能活好;你老想着,明天再说,明天可能就摔死你。禅宗有个故事,最冷酷地揭示了一个道理——人生是什么?你掉下悬崖突然抓住根藤,底下有个猛虎,张着牙等着你,上面还有个耗子啃你的藤。这时候你咋办?你是痛苦还是焦虑?没事儿!一看旁边有个草莓,摘下来吃,哎,真甜!这就是人生,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活出来了。当然,你想做到这一点,且得磨练呢!你说老师把这课文讲了,讲了没用,必须得经过那个事儿,甚至是确实有了那种死的体会,死过一次,再活过来,感觉就会不一样,否则,天天的梦游。

现在人人都觉得累,不管有钱没钱,其实归根结底是因为把物质看得过重。“上古天真论”里讲“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那这样的话,有追求是不是也是一种病呢?有句话叫“无欲则刚”,我说无欲就抑郁了,就更不像人了,是不是?深度抑郁的人,食欲没了,性欲没了,活着的欲望都没了,你无欲了吧,刚了吧,死了!人死了就硬了嘛,硬了就刚了。

老子说,“柔弱者生之徒也,刚强者死之徒也”。所以“无欲则刚”绝对是混蛋话。你看《黄帝内经》说什么?“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在道家的理念里,同性恋去找女伴,虐待狂找个受虐狂,这是对的呀,你干吗要纠正人家?无欲是不对的,纵欲也是不对的。

道家就是比较聪明,它在纵欲和抑欲之间选了个什么呢?节欲。节,有张有弛,所以道家更有人情味,不像有的人,说什么不是为了色。连做爱的时候都不是为了欲,是为了大义,你说这不是变态吗?

当然,中医也忌过度。曾有人问我抽烟否,我当然抽烟了,中医不抽烟,还叫中医吗?中医眼里没有什么善恶之分,你说善恶都得看具体的人,随便拎出来一件事儿你说好与不好,那都是相对论。

一般人会觉得医生是有很多禁忌的,其实没有,只是忌过度。就抽烟这个事吧,那时候我们一入学,我们那个老教授,王绵之,他是中医世家出来的,为中央领导看病的,他看病是左手号脉,右手一支中华烟。我那时候就知道,混医生要混到抽中华烟。他是一根不带断的,就是一根快灭了又点一根,抽一上午。我就说,老师怎么抽烟啊?他说你不知道抽烟补肺气啊!老先生的身体一直挺硬朗。

我有个朋友做了个小手术,切了个脂肪瘤,医生说不能喝酒,不能抽烟,不能吃辣的,不能熬夜,诸如此类吧,哎哟,把他给烦死了。对于这种情况,就中医来讲,首先你得忌熬夜。人的自我修复全是在熟睡以后,你不完成,就会长异物。有个得淋巴癌死的演员叫李钰,助理说她为了拍戏,连续五天五夜不睡觉,人都木了。什么叫人都木了?失神了!你说你身体里长个东西,神还在,这位人都木了,长什么她都管不了了,所以熬夜是最伤人的。

其实你敲胆经也好,敲带脉也好,不如你让那个神它自个儿敲。我们活得都很刻意,白天都是意识行为,里面的神都被压着呢,只有晚上意识灭了,那个神才开始工作了。结果你晚上还不睡,还不让神工作,最后神就跟你拜拜了,黯然神伤,一走了之。

现在就是犯贱的时代,人云亦云,流行啥就来啥,没有个性,只讲“富”不讲“贵”。这一到饭馆,说,把你这儿最贵的菜给我上一遍!这是富人,有钱。一到饭馆,说今儿什么节气,我什么体质,我按我的要求点两道菜。这是贵人。贵在哪儿呢?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我了解自己,我什么心性什么体质,又了解周围的环境。

当今社会大部分的人活得累而自责。像老子那时候的上古文化,是一种有生命力的东西。上古之人比较纯粹、通达,也明白很多生命的大道理,反倒是后来社会乱了,人心也乱了。

我们小时候听说,一个有智慧的老人,对一个家庭是多么多么重要。以前我们都没有感受到,你说他们这些老人,也不懂互联网,也不懂你们新的玩意儿,但是他们其实什么都懂,你跟他讲什么,他一句话就给你讲明白了。有些人不需要知道太多的事情,开了慧以后,很多东西是无所谓的。有很多老人,他们聪明,耳聪目明,心很敏感,你讲什么他们就立刻想了解;而且他们善良、快乐,也没有那么多焦虑。通达、洞察世事,经历了很多事情后仍然很快乐,因为他们懂天理、知人事,即使什么也没有,也没有多么难受,可以长命百岁。

距离上一本《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出版已有3月,感谢所有读者的支持与厚爱。感谢所有为本系列丛书辛勤工作的人,你们的努力使得我和梁冬的对话能原汁原味地呈现。

很多人在大病快死,或者锒铛入狱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追求的东西是那么奇怪、那么不切实际,才终于明白自己当时热血沸腾地追求那些东西,其实是一种病态。所以,既然来到这世界,希望你们都能一直天真、一直幸福安康。

                                                                                xu wen bing

                                                                              2013年7月2日

编辑心语不读《黄帝内经》,你会后悔一辈子

倾听一个媒体人与一名中医大师的生动讲解,那感觉像是在尽情吸氧,淋漓畅快的感觉萦绕在五脏六腑……

这部堪称为史上第一套最全面、最实用、最智慧的解读《黄帝内经》的经典著作,一共包含5本,分别为:《黄帝内经·四气调神》《黄帝内经·上古天真》《黄帝内经·异法方宜》《黄帝内经·金匮真言》《黄帝内经·天年》。

《黄帝内经》是一部关于天地宇宙、生命现象的伟大著作,是智慧之书,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其中《素问》和《灵枢》各八十一篇。《黄帝内经·四气调神》所解读的是《素问》的第二篇,主要教我们如何有效吸取四季及身边环境的正能量,顺应天时而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所解读的是《素问》的第一篇,主要教我们回归最本真的生活理想,笑傲生老病死的智慧;《黄帝内经·异法方宜》所解读的是《素问》的第十二篇,主要讲述各种地理环境对人们生活各方面的影响,教你找对自己的好风水;《黄帝内经·金匮真言》所解读的是《素问》的第四篇,主要讲述气候变化对人的影响,教你借助天时让人生省力;《黄帝内经·天年》

所解读的是《灵枢》的第五十四篇,主要教你度过生老病死难关的各种诀窍。

徐老师曾说,“经过了人生的一些挫折、起伏、悲欢离合以后,突然有一天,我拿起《黄帝内经》,一看就想流眼泪。为什么?书中都跟你说了,这是怎么回事儿,该怎么做;如果不这样做会招致什么恶果。”可我们常常是因为没有拿起她,也没有按照她所说的那样做。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岁,能有子乎?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解读3
国学与养生(中央电视台讲座)之三
【道说黄帝内经】第一篇 上古天真论
中医养生精气神
孔令谦谈养生:人体衰老的奥秘
《黄帝内经》描述的真气和基因的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