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启蒙讲座1
(2012-05-31 00:01:13)作者:释怀哲

        电池板的使用是有寿命的,你老不充电,它肯定很快就坏了

           参与整理:佩之 司空摘星 鲤鱼 婉婷 小鱼儿 yhlj 修身齐家

                    夜未央 红枫叶 文清 蓝色天空 枫林榆树

                 冷冷清清  晓杰 正清和 猪光宝器 慧从卢溪

1、有关打坐


   今天是第五讲了。
   我今天也是感冒刚好。一个礼拜差不多没怎么说话了,试了一下嗓子,感觉还可以。
   首先,我要了解一下大家学了这四次以后的情况。我们每次的启蒙班,它讲的内容其实是不太一样的。虽然我们的基础都是一样,都是以三焦气血理论和经络为基础,但是呢,每一期学员都情况又不一样,所以,在具体分析的时候,还是有所不同的。还有呢,我们每一期所在的时间也不一样,像这一期是属于冬天的,那么,关于冬天的内容,我们会讲得多一点。
   下面问几个问题:在座各位,每天都打坐的同学请举手,有没有?就是静坐呀,就像这样坐在这里。
   打坐呢,它是关于精神和意识的一种训练,所以呢,姿势,实际上不是最重要的。我们有条件的时候呢,就盘腿,没有条件呢,(腿)放在地上也可以。
   打坐的重点是感觉自己。打坐跟“想”没有关系。这一点很重要啊!打坐是关系一个“觉”的状态,或者说“觉知”的状态。那么,我们坐在那里打坐,实际上,第一,是觉知我们的身体。比如说,我们不用眼睛看,也知道脚在哪里,对不对?也能知道自己在呼吸,你只要稍微静下来就知道自己在呼吸。第二呢,基本上,我们都知道自己心情的好坏,尤其是安静下来的时候。有时候会感觉自己心情不太好,这也是现代人静不下来的原因。有些人他不愿意面对自己,因为他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心里面的状态他自己知道了,会发现自己不开心,或者有点难过,或者有点紧张……他不喜欢这种感觉,然后他就要打电话呀,看电视啊,去找人啊……第三呢,我们差不多还能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也知道我们是在乱想,可还是要专注地想。这个区别在什么呢——意识状态。所以,打坐,其实就是让我们静下心来,感受一下自己这三个方面,可能每一次你可能感觉到的都不一样。另外还有什么呢?还有周围的环境,比如说,空调的声音,汽车的声音……而且,如果你坐得久一点,你可能还会感觉到环境对想法的影响,环境对情绪的影响,或者环境对身体和呼吸的影响……有时候,当自己出现一个想法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会伴随有一个情绪,对不对?有一个情绪的时候呢,又会有一个想法。同时,在有一个情绪或者某一个想法的时候,我们身体又会有变化,是不是?还有,我们身体有什么感觉的时候,也会冒出一个想法,“我是不是得甲流了……”然后呢,依照我们本来的心理习惯,我们可能就会担心,或者是害怕,或者是其他的东西。
   所以,从这里一看,人体其实是非常复杂的,它每时每刻都在这样相互地作用。那从中医来说呢,这个属于形,或者是属于气的部分。好,这是打坐。我希望大家多花一些时间来打坐。打坐,在中医上来说,在《黄帝内经》来说,是养生的第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大家可能都听过徐文兵老师讲的《黄帝内经》,对吧?我们都知道,《黄帝内经》第一篇就叫《上古天真论》,它讲的就是人本来的状态。它并没有一开始就讲怎样治病,没有讲得了这个病该吃什么东西,怎么艾灸……这些都是后面的细节。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大家这个杯子上镶的(应象学堂为每位学员备了一个水杯)东西,这个叫恬淡,对吧?这个反复在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打坐,是让我们接近这个状态的,所以是最根本的一个方法。站桩也算啊。


2、生病不一定是坏事


   好的。大家学了这四节课有什么问题吗?可以提一提,我们后面还有四节课,保证能让大家学会的,而且会用。
   我差不多每年都会生两次病……不,生两次还算是比较少的。所以,我很了解大家学中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出发点——肯定是希望不生病,或者是害怕生病。是吧?我差不多从小就开始生病,除了肾脏没有得过病,其他五脏都得过病。可是,我自己感觉,生病其实也不一定都是坏事。(这样的思维方法)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不光是学中医,其实也是学习很多东西的一个方法。后来,我做了医生,我就发现,生病有一个很好的作用,就是让你的生活停下来,能阻止你接着往前冲,避免以后发生更大的问题。凡是得了很严重、很严重的病——不是像我这种咳嗽啊,发烧两天啊——其实都是长期的生活,不在自己应该处在的那个状态上——按古代人的说法是不在道上,没有同道。这个道,不是一个很玄的东西。道,实际上就是一个自适的状态——你自己觉得还比较可以的一个状态,或者说是一个自然的状态。当你自己离这个状态太远的时候,恬淡虚无肯定就没有了。恬淡虚无没有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强烈的情绪和强烈思想,还有强烈的身体行动,或者是强烈的环境。当这三样东西做主宰的时候,你自己就做不了主宰了。当你自己做不了主宰,在这样的一个状态下生活很长时间以后,就会出现杨老师上节课讲的这个中焦病、下焦病。真正严重的病,像肿瘤这些问题,它不光是中焦病和下焦病,他是中焦、下焦已经损坏了以后,再加上强烈的情绪和强烈的想法,使人的气机完全乱掉了。比如说,旁边有一个人这么走路(动作示范),你会觉得舒服么?往往就是这样。而这样可能(动作示范)比较优美,但如果一直这样呢?很多人的思想一直都是这样的。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生病起了一个什么作用呢?有两种病,第一种,实际上就是往下走。第二种呢,实际上是人体在调整。其实,我们大多数的病都是像这种病导致的,什么感冒啊,发烧啊,包括你得了慢性胃炎啊,或者慢性的肾炎,一方面,身体可能在下降。其实,只要你还在生病,有反应,说明你的身体还在调整。而且,这里面的调整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被动的。就像我,前段时间培训,人比较累。然后呢,睡在那个地板上,又受了寒。后来又出去玩,一高兴,把表气又散掉了。此前呢,又有人请我吃饭,太好吃了,又吃多了。其实就是这么回事!因为培训完了以后,有一个礼拜我休息,休息了以后,这个思想上就放了,放松了,放松了以后呢,你就多吃一点,少睡一点,多受一点寒,你就生病了。那么,这种被动的调整反应,它其实是在调整我上一阶段留下来的寒气。两周没有运动,它是那种堵塞的什么气呢——经络当中的臃气,就不流通的气。还有胃里面留在中焦的叫什么气——食气,食物没有完全消化的气,这是被动。然后,我就发烧,再然后,咳嗽。事实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第二种生病,跟我这个不太一样,是主动,是主动反应。这个呢,多见于小孩子。家长经常会发现,最近小朋友没干什么呀!也没吃水果,也没吃凉的,各方面都很好啊,怎么突然就发烧了?他找不到原因。其实是什么原因呢?最近小孩子是很好,他就在往上走,走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他过去停留在体内的这些寒气、食气、臃气,他可以把它排出来了,出现了一个反应,要发高烧。还有一种是什么呢?常见的慢性病的急性复发。我们第一反应就是——我们原来只有这一种观点——“不好,不好,不好。”实际上,很多慢性病的急性复发也是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身体越来越差,他要崩溃了,复发。第二种情况是经过这半年或者一年的调理,他的正气在提升,他三焦在运转,经络在打通,然后,他开始有能力调整了。这个道理很简单嘛,就像一家公司,它原来没钱,渠道也不畅,家里堆了很多货。可是最近呢,经过三个月的整顿,回笼了资金,把内部环节理顺,大家心也齐了,想干活了,好,又正好赶上最近这个行业的经济形势有好转、复苏的现象……然后,这个公司开始就往外面出货了。


3、里病出表,还是表病入里?


   所以,今天我要讲的第一个重点,就是请大家要注意,不要简单地把病看作是一种不好的东西。还有好的,而且在我来看,百分之七八十的病都是好的。好的当中有两种,第一种,啥也没干,很老实,就是正气提升了,开始排病反应。这个部分呢,大家可以看那个《人体使用手册》第二册,说得很清楚。对吧?这种情况呢,是被动反应,也不错。比如我这次发烧,烧到第三天,杨老师跑到我家里来看我,把了把我的脉,然后就说,“嗯,今年你发烧不错啊,阳气比往年足……”我烧了三天,我也没吃退烧药,就吃过三包感冒清热冲剂,烧三天不难受。38度几挺舒服的,算是燃烧垃圾吧。我好多年没有这么发烧了。而去年我发烧都是属于精神、气血都很不足的。所以,怎么来判断一个病,除了看症状以外,你还需要看一个基础的东西。什么是基础的呢?第一,精神好不好。第二,饮食、睡眠、大小便是否正常。如果一个人生病,躯体上还不错,多半属于这个部分,其实养一养就行了。最重要的是不要干什么?不要赶紧把它压住:马上退烧,马上清热解毒,消炎药就上去了——那就把这个过程给什么?打下去了。恰恰这个过程本来是属于什么,其实是里面有垃圾嘛,叫里病出表(以后还会说的啊。其实病很简单,就两种:表病入里,里病出表)。你不小心,里面又虚,它就从上焦病到中焦病,又到下焦病,对不对?而你这段很小心,那可能是下焦病变中焦病,中焦病变上焦病,上焦病它排出来。你皮肤啊什么就好了嘛。所以,你先搞清楚,你这个问题是里病出表,还是表病入里?好,这是我说的第一个问题。


4、“以待天机”排病


   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我已经在讲了,怎么利用这个病,转机?第一种是很糟糕的病,对吧?虽然是真病,真的是一个病。其实,它就是通常说的扶正驱邪。你该看中医看中医,该看西医看西医。这里面最主要的问题,其实是下焦和中焦。这是真正的病。也就是说,人体没有资源了,没有资源以后呢,人体就没有条件,没有条件反应了,对不对?没有条件反应了以后,那就是一个真正的病了。结果就谈不上利用这个时机的问题了,这其实就是一个保命的问题。你灸也好,吃也好,没有什么机会。实际上,还有一个机会,抓住,抓住这个机会,别死掉了。把这个根留住。把根留住了以后呢,等到第二年……举个例子,比如说,你是一个肾虚的病人,那这个季节是冬天,冬天是什么?收,藏。利用这个冬天吃一些补药,做艾灸,不要熬夜,别洗桑拿,对不对?保住这个。那么,这个肾虚到什么时候最严重啊?到了春天的时候呢,开始生发了,什么叫生发?开始花钱了。到了夏天的时候呢,这个气就全出来了。所以,肾很虚的人,老年人,到了夏天就有点危险了,到了夏天,如果他能过去,过去以后又到秋天了,那这个机会就在那里。抓住那个冬天,小心度过这个春夏——这个时候是他现金流……现金流经容易断的时候。然后,争取又到秋天,又开始收了。所以,真正治病中有这一个机会,抓住根本,然后利用天时地利。这个在《黄帝内经》里面,就叫做“以待天机”。第二种情况呢,其实不管是被动调整,还是主动调整,他都是一个什么?排病反应。我们要抓住的重点是,在这种排病反应当中,尽可能地把这些病排掉,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尽可能的在排的过程当中,不要消耗自己的资源,不要消耗得太厉害。很好理解吧?排病。


5、顺其势,利其行,据其度,固其本


   下面,我们有几个字,写下来给大家(顺其势,利其行,据其度,固其本)。
   我们学过排病有哪几个途径吧?发烧、咳嗽…… 这都属于什么?上焦。上焦,简单地讲,就是发烧、咳嗽、流鼻涕、打喷嚏……还有什么?还有个特征性的东西——汗。拉肚子呢?这是中焦,中焦。还有什么,小便,对吧。还有呢,女人多一个,月经。所以,什么叫“顺其势”呢?就是说,你要顺着人体排邪的本来的方向。比如说,一个小朋友正在拉肚子,而且你知道他是吃了脏东西,或者没吃脏东西,但是呢,你知道这个小朋友最近他嘴巴味道很重,他平时吃东西吃得比较复杂,然后拉肚子拉出来很臭。那你说,这种情况是应该吃止泻药,还是吃帮助他拉的药?从大方向上来说是什么?应该是帮助他。对吧?就是应该顺着他,排出去啊,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这是为什么呢?这种情况是属于有什么?有邪气。
   第二种情况,比如说,我们都知道有慢性结肠炎。他每隔两三个小时严重了就要去拉一次,排出来都像水一样的,也不脏,也不臭,也没有热的感觉,这种叫什么?无邪气。这种情况是应该帮助他拉?还是应该帮他止泻呢?应该止泻。这个好理解对吧?对!那么,我们现在说的是排病反应。像刚才那种病,慢性结肠炎,叫什么呢?这种不是真正的病,这种叫“本气虚”,“本气自虚”。他中焦没有气,下焦没有气,所以他拉。或者,还有像妇科,没有感染,但是白带特别多,像水一样。或者月经量特别特别多……或者有人出汗特别特别多,但没有感染,也没有其他问题。这都是“本气自虚”。所以,这个“病”有两种,这里就是两种分法,一种是没有邪气的,不存在斗争的。第二种呢,是有邪气的。我现在讲的是有邪气的啊,大家跟得上吧?好,跟得上就好。那比如拿感冒来说呢,就应该帮助他发汗,对吧?至少不应该不让他发汗,或者给他拿个冰袋敷起来,或者给他输液,这都是不对的呀,这真的是不对的啊!就感冒来说,什么叫“利其行”呢?身体本来它要往外开,上焦开,我们顺着它也开。但是呢,开的时候,不要开得太多,不要出汗出太多。同时,他喉咙很痛,他也在发烧,别烧得太厉害。39°能降到38.2°38.5°就可以了。喉咙很痛,稍微吃些药,控制一下,可以了。不是说马上好,立刻好,不是这样的。出现这种马上立刻好的心态呢,其实也是现代人可怜的地方——因为明天要上班,没办法。我在北京的时候,有个好朋友,他小孩一生病,比如说八点钟,不管是早上或者晚上,马上就给我打电话:“哎,又不行啦!”不用说,两个原因:第一,又到姥姥家去了;第二,姥姥家又带他去肯德基吃炸鸡,外带冰可乐。差不多有六次都是这个原因。然后他就会说:“哎,有什么药,给我压一压,我明天早上还得上班呢。”所以,这个小孩子后来身体就一直不太好。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道理,他懂了,但是他家里人不懂,每次还会打仗,最后,那只好有了问题控制一下。我希望大家不要变成这样。大家学了这个中医课,一定要用起来,一定要用起来!“握其度,固其本”。


6、实例


   上节课,杨老师说过的那个“静”,对吧。其实,在治病方法当中,除了“补”,除了“泻”,还有一个,就是“静”。静下来以后,真气从之,补、泻不就自己完成了吗?其实,人体它在生病的时候,它就在补就在泻呀,所有的医生都在顺应它,帮助它,这样呢,它就能好的快。你限制它,或者说抵抗它,就会拖很久。所以,有时候你什么都不做,也是一个很好的治疗。这个就是古代常说的一个说法,叫“束手”。这可能是大户人家,小孩病了有一个月了,名医都排着队给他看,同时好几个锅,熬着几个医生的药,抓阄,今天吃这个,明天吃那个,真是乱了。但是呢,这小孩子生气很足,各方面都不错。有一个医生来了以后呢,把了把脉,他说:“哎,这小孩子没事啊。”啥也不用做,把所有的药停下,就好了。这个是真的!
   我原来看古代医案的时候,看过很多册子,最近又看了一本书,强烈推荐大家看啊,特别有意思,我这几天生病,就把它看了一遍。叫《古代的中医》,看过吗?这是一个叫罗大伦的人写的,是个博士。写了七个名医,好书,特别有意思。大家看看。
   所以,每一次生病,都有可能是你在排病,是能让你身体消除一些隐患的一个机会。不是说,“这次我糟了,我倒霉了,我完了。”但是,很重要的一点,你生了病了,最好就去休息一下,这个很重要。好,这个要记住啊,本气自虚啊。比如常说的这个慢性咽炎,有同学不懂,他去吃那个什么清咽颗粒、草珊瑚含片,或者吃抗生素……其实,这个慢性咽炎,大部分,百分之九十,就是本气自虚。我在二十几岁的时候,那会儿得过这个病,后来灸那个神阙,盐灸,放盐,放在肚脐里,然后就灸,效果挺好的。后来我还教过很多人。很多病都是(本气自虚)。比如小孩子的哮喘,尤其是那种哮喘没有痰的时候,或者长期的干咳。还有什么?鼻炎。有一类鼻炎啊,鼻炎分很多种,清鼻涕,这种鼻炎其实就是本气自虚。你吃再多的什么霍胆丸、千柏鼻炎片,没效,补一补就好了。但是,如果你是流浓鼻涕,那是什么呢?它是肺肾不足,再加上中焦、上焦,淤、热、湿,这几种邪气了。这个呢,除了补以外,还得祛邪。所有的病,你搞清楚,是单纯的虚,还是说除了虚,还有一些脏东西,这个不会错的。
学生:你刚才说那个……
老师:这是虚的部分,本气不足,这个是邪气的部分。也就是说有口锅炉,它下面的那个底火不够,但这上面的管道呢,又堵了很多脏东西,管道部分在这里,底火在这里,嗯。
学生:……


7、什么是过敏


   老师:基本上都是堵的。什么叫过敏性啊,大家知道什么叫过敏?比如说,我现在可能,我因为刚刚感冒嘛,我对寒气就比你们过敏,对不对?为什么?因为我的阳气可能稍微弱一点。过敏,其实就是一个人,他无法消化,转化的东西。所以,有的人呢,对比较亲密的关系过敏,还有的人对金钱比较过敏,其实都是无法消化吸收的东西。那么中医的观点,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包括螨虫和粉尘,它只是一种存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气血够,三焦运转正常,渠道又流通,然后他的神还是定的,那他可以跟所有东西交流,然后都能转化,为我所用,没有过敏。过敏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它必将随着人类科技和健康的发展而消亡。开玩笑啊,就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我们的很多很多的观念,大家一定要记住,都是发展中的观念,别当真。


8、发展自己的认识,来全面认识自己和事物


   我再举一个例子,我是九七年去读心理学的,那会儿还是冷门。等我二○○○年毕业的时候,很多人都说:“诶,李大夫,你选择的这个专业太有眼力了。”我说,“不是,当年那个好考,我就选它了,真的是这样的,还有我喜欢心理学。”后来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有一批人,他在很久、很久以前叫神经衰弱,知道吧?比如说像我妈妈那个年龄,对吧?就现在六、七十岁,七、八十岁的就知道神经衰弱。好,后来呢,到了那个九十年代末,二○○○年左右的时候,变成了叫心身障碍,后来又叫做神经症,或叫心理障碍。到了二○○二年、○五年以后,又变了,叫抑郁症。好,再后来还出现了,老年抑郁症,听说过,对吧?职场抑郁症,儿童抑郁症。
   我在九几年的时候碰到一位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教授,是个华人。他跟我说了一句话,醍醐灌顶。我现在告诉大家……我们一般都以为商业它是有……有一个时髦的,对吧?它创造一个概念,大家都去做。其实商业也是这样,政治也是这样。搞社会主义,都搞,搞资本主义,都搞。我估计以后还是喜欢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我们中国还不错啊,都是时髦。科学也是这样的。最近十年,喝牛奶好,大家都喝,所有文章都是喝牛奶好,就是好,特别好。跟“林彪同志特别好”是一样的概念。这两年牛奶不能喝,特别不好,特别糟糕。还有刚才说的那个过敏,检查出来一百种过敏源,麦子过敏,大米也过敏……完了,你还能干什么呢?不要被这些东西吓住了,这些其实都是迷信,这些都不是科学,都是似是而非的东西。大家慢慢去体会。中医也有,我读大学四年级被羞辱得很厉害。我有一次坐火车,碰到一个人跟我聊天,我说我正在学中医呢。他说,“啊,中医呀,我们那边有个名医,六十多岁了,谁来看病他都把脉,把完脉就四个字:肝肾阴虚(带口音),肝肾阴虚……”你说你啥也不懂,你跑来我一把胡子一摸,我说肝肾阴虚。你信不信?你肯定信,你就回去了。同样,你现在啥也不懂跑来,我说,我不拿把脉了,我拿机器我给你钻,钻钻钻,一圈出来,我说,过敏,然后你也信了。然后吃药去吧。我们现在很多病都是制造出来的,真的。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什么东西呀,名字,或者说概念。科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名字和概念的发展。很好理解,科学它其实,什么叫科学呀?科学,学科,科学就是分类学。比如,一头牛在那里,知道吧,物理学家一分,就从物理角度就过去了。化学家一分,就从化学的角度过去了。中医在那儿一看,没有牛啊,只有精气神,也过去了。所以,不管中医还是西医,还是物理,化学,都是片面的。我们其实是活在一个非常片面的世界里,很多观点都是非常片面的。但是呢,现在所有的传媒、杂志、报纸都在不断地强化你。我特别担心我爸爸妈妈,因为他们订了很多种健康杂志,回去以后我主要的一部分任务就是帮他们,给他们扳过来。这个说得好玩的了啊。我说这么多的目的是什么呢?我再把它绕回来,告诉大家为什么?就是从今天开始,你学了这个中医启蒙班,你就别管中医是怎么说的,肝肾阴虚也好,肺肾不足也好,你先听。你别管是过敏,还是抑郁症。你别马上那么简单:抑郁症,然后就去吃药,然后终身服药。或者说,脂肪肝,血脂高,你就终身服药。或者你就需要吃决明子……你学中医知道吃决明子了,在这个水平上,吃决明子跟吃降脂药没有任何区别。没有意义,没有那么简单。这世界有那么简单吗?反革命,然后枪毙,就这么简单吗?没有那么简单啊。为什么让大家要打坐呢?为什么要学中医呢?其实我们是有一个小小的期望,我们希望发展大家的“觉”和“知”,发展自己的认识,你自己来认识,这个病除了叫肝肾阴虚和过敏以外,它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大家学这八节课是学什么呢?就是学这些东西。


9、学会用中医的“精气神形”的眼光来看人


   那么,我们后面4节课呢,其实就是上节课杨老师讲的,叫什么,资源有没有?对吧,还记得吧?渠道通不通,对吧?还有什么?定不定。然后,上焦……如果一个人上焦虚,有什么症状啊?当说到上焦的时候,你第一反应应该是:肺气,就是呼吸道、鼻、咽,然后,外圈,皮肤,皮肤外面是什么呀?知道吧?我们人体外周的大气层。为什么你怕空调,别人不怕空调?因为你外面这一圈没有。为什么到了冬天,老人觉得那个寒风刺骨,什么叫做刺骨?大家有体会吗?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因为我们都还年轻,体会不到老年人的那种感觉。为什么?老年人他只有一点点肾气,在下焦,冬天都收到里边去了,中焦就不够了呀。中焦在身体上是什么呢?肌肉没有了,皮肤这一层也没有气。外面这个卫气也不够,所以能够叫什么? “直中”,《伤寒论》说的叫:“直中(阴经)”。所以老人可怜,他卫气挡不住,皮肉都没有气。当我们说到中焦的时候呢,消化系,其实还有一个,肛门,然后呢,血气,或者说营气,这是中焦。它的排泄呢,大便,还有四末。下焦呢?它的排序要变。也就是说,当你要定位的时候,如果你有这个部分的问题,你马上可以定位这是下焦病,如果你问题在这里,马上就定位中焦病。也就是说,刚刚说的那个,它可能是在这一些层,那非常好治,对吧?开就行了嘛。他有可能消化系不好,肌肉很薄弱,那就要拖很久了,再加上这个部分了,还有可能,这个部分。所以,你如果只是用一个诊断,鼻炎,然后这个药是治鼻炎,那怎么可能好呢?不要说治鼻炎了,连感冒都好不了。现在单纯的感冒非常少,都是叫夹杂,又有上焦,又有中焦,又有下焦,又有风,又有寒,又有湿,这还好说,这都是属于外入邪,对吧?学过了吧,表面的邪气。还有什么呀?痰。还有什么?淤血。这就很难治。还有什么?七情内伤。这个讲过吗?下次课讲啊。七情内伤。所以。你只是给他定一个,这有点像过去我们说冷战时期,社会主义、资本主义。OK了。有那么简单吗?没有那么简单。每一个国家都有它的特点,就跟一个人一样。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观点其实是挺好的,真的是很好的。因为一个国家和一个人一样,它很容易跟着别人走,要么就走社会主义嘛,要么就走资本主义嘛,一个人很难自己用自己的脑筋去走路。
   今天实际上是给大家复习一下,串一串。对于这张图,实际上大家看到的是一个能量的生存图,对吧?实际上是这三个气合在一起,它是在全身迷散的,能理解吧?其实,那个时候已经分不清楚哪个是元气,那个是中气。就像你公司已经运作很久了,这个注册资金,和去年和今年的应收账款,还有银行借的款,还有人家把货放这里我卖的得的款,其实都混在一起了,已经分不清楚了。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大家以后在看人的时候,要慢慢练习自己——这个也是我个人学中医的一个经验——慢慢地别把人看成长短、胖瘦、美丑、男女、老幼这种看法。就是你看这个人,其实就是看他的这个气。你慢慢先训练自己,等这个人进来你一看,呦,一看就觉得,哎呀,下边元气不足啦。看得出来嘛?但是你看他的形体应该看得出来,对吧?比如说,你们已经上过杨老师的课,也上过我的课了,对吧?你看杨老师,如果是两口锅,杨老师这口锅肯定挺结实的啊,下面肯定堆的煤都是厚厚的,然后中间,中焦,土豆炖牛肉都咕嘟咕嘟的,装得很满,对不对?上焦里面的那个气压表,肯定也是挺足的感觉啊。再看看李大夫的这口锅,这小号锅,对不对?下边这个红的蓝的好像也一般,中间看起来也没有什么好东西,老吃素,然后,上焦听起来声音也不是很好。大家发展这种直观的感觉。还有,你看有的人锅厚一点,有的锅薄一点,所以他肉很厚的,黑黑的,那这锅就很厚。看起来细皮嫩肉的,白白的,那锅就很薄。这关系很大。举个例子,你说为什么很厚的锅和一口很薄的锅,哪种锅容易发高烧?
学生:薄的 or 厚的。
老师:薄的?肯定是厚的容易发高烧啊。你说家里有一口高压锅,还有一口铁锅,哪个锅温度高呀?那你再想想,哪口锅容易得高血压,高血脂,六七十岁以后搞不好也得心脑血管病的?那肯定是厚的那口锅。好理解吧?对呀,厚的锅,垃圾排不出去呀。同样,这厚的锅和薄的锅去跑步,跑半个小时,那个薄的锅已经清干净了,厚的锅还有很多东西呢。这个就是中医简单的一面,其实你看一下,差不多就明白了。那么这口锅,就是这个形体,里面的先天下焦,中焦,上焦,这个气合在一起了。还有,它燃烧得怎么样,跟什么有关呢?大家说,厚的锅容易炸锅吧?对不起啊?厚的锅炸锅,那肯定都炸掉吗?也不一定啊。元神,识神。如果一个人他的神很强,一定要怎样?坚持不懈,很执着,那他“炸锅”的可能性就会高一点。好理解吧?所以,精气神就是这么发挥作用的。精就是那个下边,精是什么东西呀?精就是,我们“出厂”的时候,妈妈把我们生下来,出厂了嘛,就像那个联想电脑一样,里面有一块电池板,这就是精。电池板的使用是有寿命的,你老不充电,他肯定会很快就坏了吧,精就是这个肉体。三焦是什么呢?三焦其实是:有形的三焦就是跟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对吧?吃喝拉撒。无形的三焦呢,就是跟六气交换的,风寒暑湿燥火,还有喜怒忧思悲恐惊,跟人交换的,物理的能量,还有信息的能量,还有自然的能量。在这个反应炉里面,当你能量不够的时候呢,大脑就会想一想:“不行,得加把劲,为了共产主义,为了红旗插遍五湖四海,为了我的别墅,为了我四十岁提早退休,我们再加把劲吧。”然后就哐当哐当,再开始燃烧,燃烧,燃烧……就是这么回事呀。所以,中医挺科学的吧?也很简单:就一个锅炉,里面原来有点火,你再每天进点东西,转化成能量,同时跟外界再交流。然后,这有个主控,主控。同时也注意观察,就是用刚才我说的这个方法,来看看人,半年差不多就行了。讲个笑话啊,你用这方法看人看久了之后,你就会跟一般人的标准不一样。


10、一个人真正的美是他的能量、信息都很流通状态下的


   举个例子,我原来跟徐文兵——我们是好朋友嘛——经常去喝酒。现在不喝了,我们俩都不喝了。喝酒之后就散步,聊天。突然回头,哗,过来一个美女,基本上是万众瞩目呀,大家都这么看,我也看了两眼。然后跟徐文兵说:“诶,你以为怎么样?”徐文兵说:“精气神都没有了,下焦都没了。”我再一看,诶,不美,真的不美,真的是这样啊。有两套标准,古代它有种美呀,古代那个真正的美,实际上是精气神很旺盛的美,那个叫真美,叫内在美。内在美不是讲我老想做好事——那个当然是美啊——光老想做好事,你精气神不足,还是不美。但是,外在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可那个不一定是真正的美。真正的美,其实是能量啊,信息呀,都很流通,很好的。好,今天上半节课先讲这么多,然后要耽误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请我们校友活动的小安给大家介绍一些以后的内容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尚先早课 | 三焦
JT伤寒论慢慢教(第六期)6.7.2
9、儿童健康讲记-儿童健康能量图
打通三焦最好的方子,清上焦,通中焦,利下焦,诸症自消
什么是三焦辨证
浅谈对三焦之腑的认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