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北临漳东魏北齐佛寺塔(基址·考古)



 图为发掘现场

 

   东魏北齐佛寺古塔基遗址,现存塔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西南十三公里的漳河北岸,临漳县习文乡赵彭城村西南约二百余米处,南距东魏北齐时期古都邺城南墙一千三百米,为当时的一座佛教寺院中的重要建筑遗址。
       2002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成的邺城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2003-2004年对塔基周边进行全面勘探、调查和试掘,找到一个规模庞大寺院遗址,考古人员从其年代和规模判定是北朝时的皇家寺院。发掘前,塔基遗迹在地面上还残存有一个大土包,高约四点五米,俗传为三国时期魏元帝曹奂的陵墓,因此自金元以后屡遭盗墓者的破坏盗挖。

  据悉,遗址是一座方形木塔的基址,遗迹包括塔心实体等地上和佛塔基槽地下部分,两部分均为夯土和砖石构筑。塔基地下基槽为正方形,边长约四十五米。基槽近底部用卵石层和夯土层交替构筑,卵石层多达十层。土石层之上的夯层坚实、均匀,基槽深约六米。地上部分有夯土塔心实体,南侧斜坡踏道、砖铺散水等。塔心实体夯土上残存有柱础石、承础石、础石坑等遗物、遗痕,可复原塔心实体的柱网结构。
       在此前发掘时,曾出土大量建筑构件如砖瓦、柱础石、石刻构件以及与佛教有关的彩绘佛像、彩绘残件等遗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木塔的规模和等级。该遗址规模宏大、规格较高,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东魏北齐时期惟一的一座佛寺方形木塔基址,塔基中刹柱础石、塔基砖函等发现填补了汉唐考古学的一项空白;对于探讨北朝佛寺规制等课题具有重要价值;对研究这一时期佛教塔基的特点和佛教考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3年4月,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邯郸临漳邺南城东魏北齐塔基遗址榜上有名。

 

发掘后的古塔基址

 

  据临漳县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王福生介绍:“发掘出土的瓦片、瓦当及青砖等建筑构件很集中,有的堆积在一起,人为毁灭的痕迹很大。历史上北周灭北齐后曾发起过灭佛运动,以削弱佛教的势力,这所皇家寺院很可能毁于当时的灭佛运动。”

  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政权,皇家崇佛,全国有寺庙4万所,僧尼300万人,占全部人口的七分之一还多。仅邺城附近就有僧尼8万,寺院900所。北周周武帝灭北齐后,召五百大僧人入宫,宣布废佛,令僧尼还俗,并没收寺庙的财产和土地。这一新发现为研究北朝时期佛教文化的兴衰提供了新的实例佐证。(据2011年08月26日燕赵都市报)

 

关于古都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在今临漳县的漳河岸畔,是一处重要的古都遗址,是邺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1979年12月被公布为临漳县文物保护单位,董982年7月23日被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5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邺城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古邺城漳水之北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三台村迤东一带。漳水之南在今河南安阳县境内。 
  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富庶繁盛的大都市之一,魏王曹操、后赵、前燕、东魏、北齐先后在此建都,邺原为东汉末年冀州治所,河北平原统治中心。 
  韩馥、袁绍前后为州牧居地。建安九年(204),曹操破据有邺城的袁氏残馀势力,领冀州牧,即以邺为根据地经营河北。继而为丞相,封魏公,晋爵魏王。此后,东汉名义上的都城在许(今河南许昌东),实际政治中心是魏都邺城。
  邺城初建于春秋时期,相传为齐桓公所筑。
  公元前四三九年,魏文侯封邺,把邺城当作魏国的陪都。此后,邺城一步步成为侯都、王都、国都。战国时,西门豹为邺令。他治河投巫的故事,几乎妇孺皆知。
    邺本有二城。北城为曹魏在旧城基础上扩建,东西七里,南北五里,外城有七个门,内城有四个门。曹操还以城墙为基础,建筑了著名的三台,即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曹操和他的儿子们在这里宴饮赋诗,造就了著名的三曹七子,为后世留下了“建安风骨”美誉,是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东魏建南邺城,东西长六里,南北长八里十八步。增修了许多奢华建筑,如太极殿、昭阳殿、仙都苑等。
  唱着“天苍苍、野茫茫”的东魏主高欢,不仅在这里兴建楼台庙宇,还在这里安置了能自己演奏器乐的机器人,留下不朽美谈。这一时期,统治者特别崇尚佛教,不惜动用大批力量修建佛教石窟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文物名胜,如灵泉寺、万佛沟、北齐石窟、响堂山石窟、洪谷寺风景区等,其中一些景点与少林寺有着千丝万屡的因缘。 
  曹丕代汉建魏后迁都洛阳,邺长期为北方商业和军事大城市。魏文帝黄初二年(221),以广平(今河北鸡泽东南)、阳平(今河北大名东)、魏(治所在邺)为“三魏”;同时又以长安(西汉故都)、谯(魏帝本贯)、许昌(汉献帝旧都)、邺与洛阳合称“五都”,足见邺之重要。 
  十六国时,后赵石虎将都城从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迁至邺城,改太守为魏尹。此后汉人冉闵建立魏国,亦都於此。前燕慕容灭冉魏,初都於蓟(今北京),后亦迁都於邺。前秦苻坚曾以王猛为冀州牧,居邺。北魏孝文帝立相州,以邺为州治。东魏天平元年(534),高欢入洛阳,立孝敬帝,迁都於邺。北齐亦建都於此,改魏尹为清都尹。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灭北齐,改邺为相州魏郡治所。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大丞相杨坚企图代周之际,相州总管尉迟迥从邺起兵讨伐,失败。杨坚焚毁邺城,千年名都化为废墟。
  自公元前十一世纪商王国灭亡之后,一千五百年前,这里再度崛起,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东汉末年起,历经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六个王朝在这里建都,达一百二十六年。是后赵皇帝石虎让名都邺城奢侈发展到空前的高峰。公元五八零年,邺城被毁,当时的相州、魏郡、邺县南迁至安阳城,安阳亦称邺。(图文引自《塔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北临漳为邺城遗址邺南城宫殿区架起“保护网”
邺城与佛文化
邺城简介(邺城在哪儿,邺城历史变迁)
邺城是如何在历史上销声匿迹的?
河北一个县,曹操在此建铜雀台,被誉为“三国故地、六朝古都”
河北省一个县,历史超2700年,曾属于河南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