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湘西有佳人,我被迷住了:凤凰古城散玩(七)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是两千一百多年前,一位姓李的老兄唱给汉武帝听的歌。他叫李延年,是个音乐家。此歌一唱,他向武帝推荐的妹妹,便进宫成了汉武帝的老婆,即李夫人。

  在湘西的凤凰古城,福成也见过这样的佳人吗?说见过,你可能不信;说没见过,你同样不信。其实,我要向各位推荐的,不是一个具象的人,而是凤凰的民居!

  确实,无论是立在沱江边,还是站在山坡上,或是走在深巷里,我都被凤凰古城的独特的民居建筑给迷住了。 


  我把凤凰古城的民居建筑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江边的吊楼楼,二是老街深巷里的民房,三是江北山地的民居。先说吊脚楼:


  沱江流入到凤凰古城这一段,呈西北到东南走向。将城镇一分为二。沱江西南,为古城池。吊脚楼群座落在古城池的回龙阁处,前临古官道,后悬于沱江之上。在江北河畔,是最好的观赏地点,这里,我们放眼望去,江之南吊楼密布。



  吊脚楼,是凤凰古城具有浓郁苗族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之一。资料介绍说,凤凰古城的吊脚楼群全长240米,属清朝和民国初期的建筑,如今还居住着十几户人家。

  吊脚楼,也叫“吊楼”,为中国黔东南、渝东南、湘西、鄂西、桂北等地区的苗族、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

  2018年10月的黔湘渝陕之行,最先在赤水的丙安看到吊脚楼。丙安古村落的吊脚楼建在赤水河畔,背依高山。其实吊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

丙安古村建在赤水河畔的吊楼


  吊楼是一种木构建筑。属于干栏式建筑,为半干栏式,因为它是半悬空的。站在江畔,望江中的吊楼支杆,一根根,一排排,淡色艳影,如建筑中的芭蕾之舞。偶或江舟穿行,则影荡色开(下图为引用的网络照片)……



  凤凰古城的现代民居,也有很好的观赏性。沱江两岸是家乡,江西北的的民居,是我们北方人不曾熟悉,而看着格外新鲜的。

江北的现代民居以灰白色调为主。风格上似兼有苗、汉的双重风格。



  我被迷住的,是那依山建筑的如有旋律和节奏似的民居,马头墙,屋顶两侧翘起欲飞的装饰。




  马头墙,就是我们北方民居的山墙。这里的民居山墙有些的徽派特征。马头墙既是一种实用的构件,如防火灾,也是一种很好的装饰,它的美,让我驻足。



马头墙如龙似凤的翘角,砖雕瓦饰共同奏出的音乐。近辨,可见马头墙侧壁的雕花


马头墙的不同方向和位置水平,组合成为更为宏大的交响乐



如一群俏美人在选美的舞台上,内敛着感情且张扬着个性。


我并不懂建筑。但却喜欢欣赏建筑之美。




看似拥挤,实张弛有度;好象粗俗,却有匠心。我亦不厌拍摄,记录的是一颗被建筑之美迷住了的心呢:湘西有佳人,安说不是?!





民居群落下,是深巷。温暖,也神秘;普通,也不平常。深巷中隐约的红灯笼,告诉我们这儿的人们,过的是红火的好日子。

民居一律以灰瓦覆顶,节律一致而普通。


民居瓦作的艺术性,我不知如何评论。


  走进深巷老街,则又一一番景象。有徽派的建筑风格。新浪网友“快乐摄影50”认为,历史的原因,凤凰古城的民居建筑形成两种风格:一是城外沿河岸采用了苗族、土家族的干栏式吊脚楼结构形式;二是城内沿街铺面及各街巷房屋主体均以典型的汉族穿斗式和部分抬梁式木结构为主,山墙多采用具有徽派特征的马头墙风格。实地观赏,确实如此。



    


  凤凰古城之行,原本不在我们规划的行程之中。在湘西芷江城,我们的队长、资深旅游达人卧虎藏虎兄半夜睡不着,临时决定改走凤凰。因此,凤凰古城一行,是性价比极高的游览。本人感念种种的缘分集会,深觉古城的特色与美,虽迟到经年,即使年年岁岁千万人将凤凰古城的游记写滥,亦欲分享快乐与诸友。故将手机所存图片,编写为七篇图文。这是最后一篇。前六篇分别题为:行走在沱江边上:凤凰古城散玩(一);画境:凤凰古城散玩(二);沱江塔影:凤凰古城散玩(三);老街古韵:凤凰古城散玩(四);小巷风情:凤凰古城散玩(五);登临古城墙:凤凰古城散玩(六)。谢谢您的观赏,特别感谢亲友点赞与评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湘西闲侃凤凰旧民居的马头墙
凤凰旧民居的马头墙
湘西凤凰传统民居
湘西凤凰古城
手绘名师李国胜
中国民居的多种“打开方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