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辣椒病毒病、茶黄螨、蓟马的为害症状区别

       病毒病、茶黄螨、蓟马是辣椒上经常发生的病虫害,三者在为害症状上有相似之处,生产上常易混淆而延误防治适期,由此造成减产甚至绝收的情况时有发生。菜农朋友应正确区分三者为害特点,开展相应防治。

        一、三者为害的相似之处:由单株向四周扩散,进而大面积发生。先危害幼嫩部位,造成叶片变小、变厚、变硬、变褐,叶缘卷曲呈蕨叶状,叶生长迟缓,植株变小,严重时落叶、落花、落果。受害果实发育趋缓,形成僵果。

        二、为害的不同之处

        1、病毒病:主要由蚜虫、白粉虱、烟粉虱等虫害传毒,也可通过种子带毒、机械摩擦传毒,棚室内全年都有发病。受害植株先是心叶叶脉轻微褪绿但不明脉,渐变为花叶皱缩,以后病叶增厚,主脉褐色坏死,后扩展至侧枝、主茎及生长点。叶缘向叶正面卷曲,形成“上扣斗”,一般嫩叶、老叶同时卷曲。果实受害出现深绿与浅绿相间的长斑,有疣状突起。辣椒病毒病。

病毒病为害症状

         2、茶黄螨:具有趋嫩性,当取食部位变老时,立即向新的幼嫩部位转移。成螨、若螨在上部幼嫩的幼芽尖、嫩叶背面取食,造成叶片褪绿明脉,受害处具油渍状光泽,呈灰褐色或黄褐色,叶缘向叶背卷曲,形成“下扣斗”,嫩茎扭曲畸形、呈柳叶状,叶面有油浸状光泽。为害果实时果柄及萼片表面呈灰白色至灰褐色,丧失光泽,木栓化而变硬。螨体肉眼不易察觉,但在放大镜下可观察到。茶黄螨为害。

茶黄螨为害症状

        3、蓟马:成虫具有向上、喜嫩绿的习性,且特别活跃,能飞善跳,但害怕强光,白天多隐蔽在叶背或生长点,傍晚活动很强。以成虫和若虫锉吸心叶、嫩叶和花的汁液,被害植株心叶不能张开,生长点萎缩,嫩叶扭曲,植株生长缓慢,节间缩短。苗期为害常造成叶片皱缩、粗糙,受害点(面)斑枯;花期为害能引起花蕾脱落;坐果期为害能造成幼果老化、僵硬、果柄黄化。

蓟马为害症状

         三、防治方法

        1、病毒病:①以防为主:用阡毒令、康润2号、稼典利、宁南霉素、三氮唑核苷、菇类多糖、嘧肽霉素等杀菌剂,建议从幼苗期或定植后每隔7-10天喷施一次,预防病毒病。建议与杀灭传毒虫害一起预防。②发病初期及时用以上药剂任选2种不同成分的杀菌剂,配合芸苔素(或万帅一号)+锌肥喷雾防治。间隔4-5天喷洒一次,连喷3次以上效果较明显。③检查有没有白粉虱,建议用烯啶虫胺、啶虫脒、噻嗪酮、噻虫嗪、螺虫乙酯等杀灭白粉虱成虫药剂,配合吡丙醚杀卵剂,防治白粉虱。

        2、茶黄螨:(1)清除田边地头杂草及田间枯枝落叶,平整土地,破坏越冬场所消灭越冬虫源。(2)发现有此螨发生应立即进行药剂防治,可用15%阿维螺螨酯800倍液、或5%唑螨酯(惠光满王)悬浮剂1000倍液、或11%乙螨唑1000倍液、5%阿维菌素8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惠速灵)600倍液等杀虫剂,任选2种配合增效剂喷雾防治,重点喷洒植株上部的幼嫩部位。

        3、蓟马:防治蓟马配方以鬼蓟、烯啶虫胺、苦参碱、啶虫脒、噻虫嗪、乙基多杀霉素,同时可以与阿维菌素、溴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混用,根据蓟马昼伏夜出的习惯,趁早上或傍晚喷雾。以上病虫害混合发生时,要根据病虫发生种类,选用合适的药剂配合喷雾,达到兼治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天已经到了,您棚里的辣椒中招了吗?这几种容易发生的病害
对症下药巧防夏季辣椒病害
时下辣椒常见病害防治,太实用了
【南蔬技术】当下辣椒几种常见问题解析
【赣南种植】辣椒叶片卷曲畸形,究竟是辣椒病毒病害还是茶黄螨虫害
辣椒病毒病及茶黄螨的危害与防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