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左传》赐氏董父的标点探讨
典籍书籍

【导语】:“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秦汉以后,姓氏合一,通称姓或兼称姓氏”。但原先的姓,是母系氏族的崇拜与祭祀的“符号”,《说文解字》:“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既然董父之前存在母系氏族的董姓部落,也就不是董父为董姓的始端。长期以来,对于董父是赐姓还是赐氏,古籍记载,今人标点各异。若舜帝赐董父为董姓,则属于父系始端,然之前的董姓为母姓,则赐氏是比较符合史实的。赐予董氏、豢龙氏等,都是官职。故《左传》标点为“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只是秦汉之后姓氏混合为一,把氏当作“姓”称呼。
 
 


            《左传》赐氏董父的标点探讨
                   广西   贺州  董全吉
 
 

    对于董父赐姓一段的标点,不同的认识,标点有所区别。对《左传》:“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如何正确标点?
    那么,会有两种标点,一是“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另一种为“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
   我认为是第二种标点划分,比较符合史实。
  一、常见的标点以董父为舜帝赐董父为董姓,作为董姓源流有缺陷
     我们发现,常有以“赐董姓”判断进行标点:《春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故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
    这样的标点,忽视祝融陆终六子第二子惠连,参胡为董姓,把董姓的源流以舜帝其后的董父凌驾于帝喾高辛氏时期的参胡董姓之上,混淆董姓真正来源,故意延迟董姓的来源,进而对董姓的“敬授民时”即天文观测的部落技能,无法圆满解释,自我封闭陶醉在“豢龙””的技能之中,抹杀了董姓的辉煌历史。
   毕竟,(唐)孔颖达《春秋正义·卷三十一》、晋杜氏注、唐陆德明音义、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卷五十(起昭公二十一年尽二十三年)》、(清)惠栋《惠氏春秋左传补注.卷五》:“《正义》曰:贾、服、王、董皆作五候。贾逵云:五候,五方之候也,敬授民时,四方中央之候。王云:五候,山候、林候、泽候、川候、平地候也。董云:五候,候四方及国中之奸谋也,杜作伍候。故云使民有部伍相为候望,彼诸夲。盖以上多云四,故误为五也”都明确董姓“敬授民时”的五侯。
   同时,《史记·楚世家》:“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琇姓,楚其后也。”;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四》:“又陆终氏六子:长曰昆吾,次曰参胡董姓,封于韩墟,周为胡国,楚灭之”;郑樵《通志·卷二十六》、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八》、顾起元《说略·卷五》等记载:“陆终氏娶鬼方之女,孕而不育,十一年开其左胁而出三人焉,又开其右胁而出三人焉。长曰昆吾,名樊,为己姓,封于卫墟;次曰参胡,董姓,封于韩墟,周时为胡国,楚灭之”;(唐)林宝《元和姓纂·卷十》、(宋)郑樵《通志·卷二十六》等载:“国语云:祝融之后八姓:已、董、彭、秃、妘、斟、曹、芈,周灭之”。……都明确参胡,董姓,是在高辛氏帝喾时期祝融部落分化,早于舜帝时期。

    二、舜帝赐董氏的标点,符合史实 
 
  

 (清)儲大文《钦定四库全书·山西通志·卷一百六十一》:“《左传》晋太史蔡墨曰:昔飂叔安有裔,舜帝赐姓董氏,使豢龙,封诸鬷川”;这样的记载明确为董氏。此文上下句,不再是“董氏曰豢龙”几字连接,也就不会有“氏曰豢龙”或“曰豢龙”的不同解释,只有“赐姓董氏”。
   查阅其他典籍,同样标示标点的有:
  (清)岳浚《山东通志 卷九》:“《九州要记》云:董父好龙,帝遣豢龙于陶邱。《左传》蔡墨曰:董父好龙,能求其嗜欲以饮食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
  《职方典第一百四十六卷·大名府部纪事一》:“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嗜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故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孔甲,少康之后九世君也。”;
 胡一桂《周易启蒙翼传·下篇》:“昔有飂叔安(飂国叔安,君名)有裔子曰:董父,扰(顺也)畜龙以事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官名),其后又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夏孔甲,赐氏曰御龙”……等等。
  赐氏,是一种官职,如王圻《续文献通考一·氏族源流》:“之叔安异封于董。董父豢龙封于鬷川,别为鬷夷,又别为关龙,董廖、关龙灭于夏,鬷灭于商。后有廖氏、飗氏、飂氏、叔氏、董氏、侯叟氏、青史氏、鬷氏、鬷夷氏、融夷氏、豢氏、关龙氏、关氏、李氏。〈唐李忠臣本姓董〉,……求言郧姓封于侩,是为会人。其后灭于重国,有侩氏、郐氏、会氏。……尧封重黎之后为羲和,后有重氏、童氏、和氏、累和氏。商封和之后于程,有程氏、司马氏”这些氏都是男性为官。
   《史记三家注·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故唐城在绛州翼城县西二十里,即尧裔子所封。春秋云夏孔甲时,有尧苗裔刘累者,以豢龙事孔甲,夏后嘉之,赐氏御龙,以更豕韦之后。”孔安国《尚书注疏·卷三》、孔颖达《尚书正义·卷四》皆载:“大夫受采邑赐氏,族立宗庙,世不绝祀!故称家位不虚受,非贤臣不可,言能日日布行三德。”;郑玄《礼记注疏·卷三十四》:“天子赐姓,赐氏诸侯,但赐氏不得赐姓降于天子也。故隐八年《左传》云:无骇卒公问族于众仲,众仲对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以此言之,天子因诸侯先祖所生赐之曰姓。”;魏了翁《礼记要义·卷十五》:“凡姓族异者所以别异人也,犹万物皆各有名以相分别。天子赐姓,赐氏诸侯。但赐氏不得赐姓,降于天子也。”……
   因此,舜帝赐予董父为赐氏,即《左传》:“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鬷,通“朡”,《兖州府部汇考四·兖州府山川考三》:“曹州朡川,在州东南定陶境内,舜封豢龙氏于此。龙池,《路史》云:济阴东北有龙池,即舜命董父豢龙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董父育龙的传说
食间三叹——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左传拾趣
春秋神奇片断(二)
跟养龙有关的姓氏
谁见过自家家谱,什么编写格式?
夏朝之际,先后出现“豢龙氏”和“御龙氏”,操控着一股神秘力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