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卷十四 诸侯王表第二
卷十四 诸侯王表第二
昔周监于二代,三圣制法,立爵五等,封国八百,同姓五十有余。周公、康叔建于鲁、卫,各数百里;太公于齐,亦五侯九伯之地。《诗》载其制曰:“介入惟籓,大师惟垣。大邦惟屏,大宗惟翰。怀德惟宁,宗子惟城。毋俾城坏,毋独斯畏。”所以亲亲贤贤,褒表功德,关诸盛衰,深根固本,为不可拨者也。故盛则周、邵相其治,致刑错;衰则五伯扶其弱,与共守。自幽、平之后,日以陵夷,至虖厄区河洛之间,分为二周,有逃责之台,被窃铁之言。然天下谓之共主,强大弗之敢倾。历载八百余年,数极德尽,既于王赧,降为庶人,用天年终。号位已绝于天下,尚犹枝叶相持,莫得居其虚位,海内无主,三十余年。
秦据势胜之地,骋狙诈之兵,蚕食山东,壹切取胜。因矜其所习,自任私知,姗笑三代,荡灭古法,窃自号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骨肉本根之辅,外亡尺土籓翼之卫。陈、吴奋其白挺,刘、项随而毙之。故曰,周过其历,秦不及期,国势然也。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自雁门以来,尽辽阳,为燕、代。常山以南,太行左转,度河、济,渐于海,为齐、赵。穀、泗以往,奄有龟、蒙,为梁、楚。东带江、湖,薄会稽,为荆、吴。北界淮濒,略庐、衡,为淮南。波汉之阳,亘九嶷,为长沙。诸侯比境,周匝三垂,外接胡、越。天子自有三河、东郡、颍川、南阳,自江陵以西至巴、蜀,北自云中至陇西,与京师内史凡十五郡,公主、列侯颇邑其中。而籓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挢枉过其正矣。虽然,高祖创业,日不暇给,孝惠享国又浅,高后女主摄位,而海内晏加,亡狂狡之忧,卒折诸吕之难,成太宗之业者,亦赖之于诸侯也。
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故文帝采贾生之议分齐、赵,景帝用晁错之计削吴、楚。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陡。而籓国自析。自此以来,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为三。皇子始立者,大国不过十余城。长沙、燕、代虽有旧名,皆亡南北边矣。景遭七国之难,抑损诸侯,减黜其官。武有衡山、淮南之谋,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
至于哀、平之际,皆继体苗裔,亲属疏远,生于帷墙之中,不为士民所尊,势与富室亡异。而本朝短世,国统三绝,是故王莽知汉中外殚微,本末俱弱,亡所忌惮,生其奸心;因母后之权,假伊、周之称,颛作威福庙堂之上,不降价序而运天下。诈谋既成,遂据南面之尊,分遣五威之吏,驰传天下,班行符命。汉诸侯王厥角稽首,奉上玺韨,惟恐在后,或乃称美颂德,以求容媚,岂不哀哉!是以究其终始强弱之变,明监戒焉。
漢書   卷十四?諸侯王表第二
昔周監於二代,師古曰:「監,視也。二代,夏、殷也。」三聖制法,師古曰:「三聖謂文王、武王及周公也。」立爵五等,師古曰:「公、侯、伯、子、男。」封國八百,同姓五十有餘。周公、康叔建於魯、衞,各數百里;太公於齊,亦五侯九伯之地。臣瓚曰:「禮記王制云:『五國以為屬,屬有長;二百一十國以為州,州有伯。』」師古曰:「五侯,五等諸侯也。九伯,九州之伯也。伯,長也。」詩載其制曰:「介人惟藩,大師惟垣。大邦惟屏,大宗惟翰。懷德惟寧,宗子惟城。母俾城壞,毋獨斯畏。」師古曰:「大雅板之詩也。介,善也。藩,籬也。屏,蔽也。垣,牆也。翰,幹也。懷,和也。俾,使也。以善人為之藩籬,謂封周公、康叔於魯、衞;以大師為垣牆,謂封太公於齊也。大邦以為屏蔽,謂成國諸侯也;大宗以為楨幹,謂王之同姓也。能和其德則天下安寧,分建宗子則列城堅固。城不可使墮壞,宗不可使單獨。單獨墮壞,則畏懼斯至。」所以親親賢賢,襃表功德,師古曰:「親賢俱封,功德並建。」關諸盛衰,深根固本,為不可拔者也。故盛則周、邵相其治,致刑錯;衰則五伯扶其弱,與共守。師古曰:「伯讀曰霸。此五霸謂齊桓、宋襄、晉文、秦穆、吳夫差也。」自幽、平之後,日以陵夷,師古曰:「陵夷,言如山陵之漸平。夷謂頹替也。」至虖阸
河洛之閒,應劭曰:「阸者,狹也。
者,踦
也。西迫強秦,東有韓魏,數見侵暴,踦
不安也。」師古曰:「阸音於懈反。
音區。」分為二周,師古曰:「謂東西二周也。」有逃責之臺,被竊鈇之言。服虔曰:「周赧王負責,無以歸之,主迫責急,乃逃於此臺,後人因以名之。」劉德曰:「洛陽南宮謻臺是也。」應劭曰:「竊鈇,謂出至路邊竊取人鈇也。」師古曰:「應說非也。鈇鉞,王者以為威,用斬戮也。言周室衰微,政令不行於天下,雖有鈇鉞,無所用之,是謂私竊隱藏之耳。被音皮義反。鈇音膚。謻音移,又音直移反。」然天下謂之共主,如淳曰:「雖至微弱,猶共以為之主。」彊大弗之敢傾。師古曰:「言諸侯雖彊大者,不敢傾滅周也。」歷載八百餘年,數極德盡,旣於王赧,師古曰:「旣亦盡也。赧,謚也,一曰名也,音女版反。」降為庶人,用天年終。號位已絕於天下,尚猶枝葉相持,莫得居其虛位,海內無主三十餘年。師古曰:「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周初亡,五十六年昭襄王卒,孝文王立一年而卒,莊襄王立四年而卒,子政立二十六年而乃并天下,自號始皇帝。是為三十五年無主也。」
秦據埶勝之地,騁狙詐之兵,應劭曰:「狙,伺也,因間伺隙出兵也。狙音若蛆反。」師古曰:「音千絮反。」蠶食山東,壹切取勝。師古曰;「蠶食,解在異姓諸侯王表。壹切,解在平紀也。」因矜其所習,自任私知,姍咲三代,盪滅古法,師古曰:「姍,古訕字也。訕,謗也,音所諫反,又音刪。」竊自號為皇帝,而子弟為疋夫,內亡骨肉本根之輔,外亡尺土藩翼之衞。陳、吳奮其白挺,應劭曰:「白挺,大杖也。孟子書曰『可使制挺以撻秦楚』是也。」師古曰:「挺音徒鼎反。」劉、項隨而斃之。故曰,周過其歷,秦不及期,國埶然也。應劭曰:「武王克商,卜世三十,卜年七百,今乃三十六世,八百六十七歲,此謂過其歷者也。秦以謚法少,恐後世相襲,自稱始皇,子曰二世,欲以一迄萬,今至子而亡,此之為不及期也。」
漢興之初,海內新定,同姓寡少,懲戒亡秦孤立之敗,於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韋昭曰:「漢封功臣,大者王,小者侯也。」功臣侯者百有餘邑,尊王子弟,大啟九國。師古曰:「九國之數在下也。」自鴈門以東,盡遼陽,為燕、代。師古曰:「遼陽,遼水之陽也。」常山以南,太行左轉,度河、濟,漸于海,為齊、趙。師古曰:「太行,出名也。左轉,亦謂自太行而東也。漸,入也,一曰浸也。行音胡剛反。漸音子廉反,亦讀如本字。」穀、泗以往,奄有龜、蒙,為梁、楚。晉灼曰:「水經云泗水出魯卞縣。」臣瓚曰:「穀在彭城,泗之下流為穀水。」師古曰:「奄,覆也。龜、蒙,二山名。」東帶江、湖,薄會稽,為荊吳。文穎曰:「即今吳也。高帝六年為荊國,十年更名吳。」師古曰:「荊吳,同是一國也。」北界淮瀕,略廬、衡,為淮南。師古曰:「瀕,水涯也,音頻,又音賔。廬、衡,二山名也。」波漢之陽,亘九嶷,為長沙。鄭氏曰:「波音陂澤之陂。」孟康曰:「亘,竟也,音古贈反。」師古曰:「漢之陽者,循漢水而往也。水北曰陽。波音彼皮反,又音彼義反。九嶷,山名,有九峰,在零陵營道。嶷音疑。」諸侯比境,周帀三垂,外接胡越。師古曰:「比謂相接次也。三垂,謂北東南也。比音頻寐反。」天子自有三河、東郡、潁川、南陽,師古曰:「三河,河東、河南、河內也。」自江陵以西至巴蜀,北自雲中至隴西,與京師內史凡十五郡,公主、列侯頗邑其中。師古曰:「十五郡中又往往有列侯、公主之邑。」而藩國大者夸州兼郡,連城數十,師古曰:「夸音跨。」宮室百官同制京師,可謂撟抂過其正矣。師古曰:「撟與矯同。抂,曲也。正曲曰矯。言矯秦孤立之敗而大封子弟,過於強盛,有失中也。」雖然,高祖創業,日不暇給,孝惠享國又淺,高后女主攝位,而海內晏如,師古曰:「晏如,安然也。」亡狂狡之憂,卒折諸呂之難,成太宗之業者,亦賴之於諸侯也。
然諸侯原本以大,末流濫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橫逆,以害身喪國。師古曰:「易睽卦九四爻辭曰『睽孤,見豕負塗』。睽孤,乖刺之意。睽音工攜反。」故文帝采賈生之議分齊、趙,景帝用鼂錯之計削吳、楚。武帝施主父之冊,下推恩之令,使諸侯王得分戶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國自析。自此以來,齊分為七師古曰:「謂齊、城陽、濟北、濟南、淄川、膠西、膠東也。」趙分為六,師古曰:「謂趙、平原、真定、中山、廣川、河間也。」梁分為五,師古曰:「謂梁、濟川、濟東、山陽、濟陰也。」淮南分為三。師古曰:「謂淮南、衡山、廬江。」皇子始立者,大國不過十餘城。長城、燕、代雖有舊名,皆亡南北邊矣。如淳曰:「長沙之南更置郡,燕、代以北更置緣邊郡。其所有饒利、兵馬、器械,三國皆失之矣。」景遭七國之難,抑損諸侯,減黜其官。師古曰:「謂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損大夫、謁者諸官長丞員等也。」武有衡山、淮南之謀,作左官之律,服虔曰:「仕於諸侯為左官,絕不得使仕於王侯也。」應劭曰:「人道上右,今舍天子而仕諸侯,故謂之左官也。」師古曰:「左官猶言左道也。皆僻左不正,應說是也。漢時依上古法,朝廷之列以右為尊,故謂降秩為左遷,仕諸侯為左官也。」設附益之法,張晏曰:「律鄭氏說,封諸侯過限曰附益。或曰阿媚王侯,有重法也。」師古:「附益者,蓋取孔子云『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之義也,皆背正法而厚於私家也。」諸侯惟得衣食稅租,不與政事。師古曰:「與讀曰豫。」
至於哀、平之際,皆繼體苗裔,親屬踈遠,師古曰:「言非始封之君,皆其後裔也,故於天子益疏遠矣。」生於帷牆之中,不為士民所尊,埶與富室亡異。而本朝短世,國統三絕,師古曰:「謂成、哀、平皆早崩,又無繼嗣。」是故王莽知漢中外殫微,本末俱弱,師古曰:「殫,盡也,音單。」亡所忌憚,生其姦心;因母后之權,假伊周之稱,顓作威福廟堂之上,不降階序而運天下。師古曰:「序謂東西廂。顓與專同。」詐謀旣成,遂據南面之尊,分遣五威之吏,馳傳天下,班行符命。漢諸侯王厥角
首,應劭曰:「厥者,頓也。角者,頟角也。稽者,首至地也。言王莽漸漬威福日乆,亦值漢之單弱,王侯見莽篡弒,莫敢怨望,皆頓角稽首至地而上其璽綬也。」晉灼曰:「厥猶豎也,叩頭則額角豎。」師古曰:「應說是也。
音口禮反,與稽同。」奉上璽韍,惟恐在後,師古曰:「韍音弗,璽之組也。」或迺稱美頌德,以求容媚,豈不哀哉!是以究其終始彊弱之變,明監戒焉。
號謚屬始封子孫曾孫玄孫六世七世張晏曰:「禮,服盡於玄孫,故以世數名也。」
楚元王交高帝弟。師古曰:「楚元王,帝弟,而表居代王前者,以封日先後為次也。」
六年正月丙午立,二十三年薨。孝文二年,夷王郢客嗣,四年薨。六年,王戊嗣,二十一年,孝景三年,反,誅。
孝景四年,文王禮以元王子平陸侯紹封,三年薨。七年,安王道嗣,二十二年薨。元朔元年,襄王注嗣,十二年薨。元鼎元年,節王純嗣,十六年薨。天漢元年,王延壽嗣,三十二年,地節元年,謀反,誅。
代王喜高帝兄。正月壬子立,七年,為匈奴所攻,棄國自歸,廢為郃陽侯,孝惠二年薨。吳高祖十二年十月辛丑,王濞以故代王子沛侯立,四十二年,孝景三年,反,誅。
齊悼惠王肥高帝子正月壬子立,十三年薨。孝惠七年,哀王襄嗣,十二年薨。孝文二年,文王則嗣,十四年薨,亡後。
孝文十六年,孝王將閭以悼惠王子楊虛侯紹封,十一年薨。孝景四年,懿王壽嗣,二十三年薨。元光四年,厲王次昌嗣,五年薨,亡後。
城陽孝文二年二月乙卯,景王章以悼惠王子朱虛侯立,二年薨。
四年,共王喜嗣,八年,徙淮南,四年,復還,凡三十三年薨。孝景後元年,頃王延嗣,二十六年薨。元狩六年,敬王義嗣,九年薨。元封三年,惠王武嗣,十一年薨。天漢四年,荒王順嗣,四十六年薨。
八世甘露三年,戴王恢嗣,八年薨。
九世永光元年,孝王景嗣,二十四年薨。
十世鴻嘉二年,哀王雲嗣,一年薨,亡後。永始元年,王俚以雲弟紹封,二十五年,王莽篡位,貶為公,明年廢。
濟北二月乙卯,王興居以悼惠王子東牟侯立,二年謀反,誅。
菑川十六年四月丙寅,懿王志以悼惠王子安都侯立為濟北王,十一年,孝景四年,徙菑川,三十五年薨。
元光六年,靖王建嗣,二十年薨。元封二年,頃王遺嗣,三十五年薨。元平元年,思王終古嗣,二十八年薨。初元三年,考王尚嗣,六年薨。永光四年,孝王橫嗣,三十一年薨。
八世元延四年,懷王友嗣,六年薨。
九世建平四年,王永嗣,十二年,王莽篡位,貶為公,明年廢。
濟北四月丙寅,王辟光以悼王子扐侯立,十一年反,誅。
師古曰:「扐音力」。
菑川四月丙寅,王賢以悼惠王子武城侯立,十一年反,誅。
膠西四月丙寅,王卬以悼惠王子平昌侯立,十一年反,誅。
膠東四月丙寅,王熊渠以悼惠王子白石侯立,十一年反,誅。
荊王賈高帝從父弟。六年正月丙午立,六年十二月,為英布所攻,亡後。
淮南厲王長高帝子。十一年十月庚午立,二十三年,孝文六年,謀反,廢徙蜀,死雍。十六年四月丙寅,王安以厲王子阜陵侯紹封,四十三年,元狩元年,謀反,自殺。
衡山四月丙寅,王賜以厲王子陽周侯立為廬江王,十二年,徙衡山,四十三年,謀反,自殺。
濟北四月丙寅,王勃以厲王子安陽侯立為衡山王,十二年,徙濟北,一年薨,謚曰貞王。
孝景六年,成王胡嗣,五十四年薨。天漢四年,王寬嗣,十一年,後二年,謀反,自殺。
趙隱王如意高帝子。九年四月立,十二年,為呂太后所殺,亡後。
代王高帝子。十一年正月丙子立,十七年,高后八年,為皇帝。
趙共王恢師古曰:「共讀曰恭。下皆類此。」
高帝子。十一年三月丙午,為梁王,十六年,高后七年,徙趙,其年自殺,亡後。
趙幽王友高帝子。十一年三月丙寅,立為淮陽王,二年,徙趙,十四年,高后七年,自殺。孝文元年,王遂以幽王子紹封,二十六年,孝景三年,反,誅。
河間孝文二年三月乙卯,文王辟彊以幽王子立,十三年薨。
十五年,哀王福嗣,一年薨,亡後。
燕靈王建高帝子。十二年二月甲午立,十五年,高后七年,薨。呂太后殺其子。
燕敬王澤高帝從祖昆弟。高後七年,以營陵侯立為琅邪王,二年,孝文元年,徙燕,二年薨。三年,康王嘉嗣,二十六年薨。孝景六年,王定國嗣,二十四年,坐禽獸行,自殺。
右高祖十一人。吳隨父,凡十二人。
師古曰:「吳王濞從其父代王喜在此表中,故十二人也。」
梁懷王揖文帝子。二年二月乙卯立,十年薨,亡後。
梁孝王武文帝子。二月乙卯,立為代王,三年,徙為淮陽王,十年,徙梁,三十五年薨。孝景後元年,恭王買嗣,七年薨。建元五年,平王襄嗣,四十年薨。太始元年,貞王毋傷嗣,十一年薨。始元二年,敬王定國嗣,四十年薨。初元四年,夷王遂嗣,六年薨。永光五年,荒王嘉嗣,十五年薨。
八世陽朔元年,王立嗣,二十七年,元始三年,有罪,廢,徙漢中,自殺。元始五年二月丁酉,王音以孝王玄孫之曾孫紹封,五年,王莽篡位,貶為公,明年廢。
濟川孝景中六年五月丙戌,王明以孝王子桓邑侯立,七年,建元三年,坐殺中傅,廢遷房陵。
濟東五月丙戌,王彭離以孝王子立,二十九年,坐殺人,廢遷上庸。
山陽五月丙戌,哀王定以孝王子立,九年薨,亡後。
濟陰五月丙戌,哀王不識以孝王子立,二年薨,亡後。
代孝王參文帝子。二月乙卯,立為太原王,三年,更為代王,七年薨。孝文後三年,恭王登嗣,二十九年薨。清河元光三年,剛王義嗣,十九年,元鼎三年,徙清河,三十八年薨。
太始三年,頃王陽嗣,二十五年薨。地節元年,王年嗣,四年,坐與同產妹姦,廢遷房陵,與邑百家。廣宗元始二年四月丁酉,王如意以孝王玄孫之子紹封,七年,王莽篡位,貶為公,明年廢。
右孝文三人。齊、城陽、兩濟北、濟南、菑川、膠西、膠東、趙、河閒、淮南、衡山十二人隨父,凡十五人。
河間獻王德景帝子。二年三月甲寅立,二十六年薨。元光六年,共王不周嗣,四年薨。元朔四年,剛王基嗣,十二年薨。元鼎四年,頃王緩嗣,十七年薨。天漢四年,孝王慶嗣,四十三年薨。五鳳四年,王元嗣,十七年,建昭元年,坐殺人,廢遷房陵。
建始元年正月丁亥,惠王良以孝王子紹封,二十七年薨。建平二年,王尚嗣,十四年,王莽篡位,貶為公,明年廢。
臨江哀王閼師古曰:「閼音一曷反。」
景帝子。三月甲寅立,三年薨,亡後。
魯共王餘景帝子。三月甲寅,立為淮陽王,二年,徙魯,二十八年薨。元朔元年,安王光嗣,四十年薨。後元元年,孝王慶忌嗣,三十七年薨。甘露三年,頃王封嗣,二十八年薨。陽朔二年,文王睃嗣,十九年薨,亡後。晉灼曰:「睃音鐫。」師古曰:「睃音子緣反。」
建平三年六月辛卯,王閔以頃王子郚郷侯紹封,十三年,王莽篡位,貶為公,明年,獻神書言莽德,封列侯,賜姓王。師古曰:「郚音吾,又音魚。」
江都易王非師古曰:「謚法,好更故舊曰易。」
景帝子。三月甲寅,立為汝南王,二年,徙江都,二十八年薨。元朔二年,王建嗣,六年,元狩二年,謀反,自殺。廣世元始二年四月丁酉,王宮以易王庶孫盱眙侯子紹封,五年,王莽篡位,貶為公,明年廢。
趙敬肅王彭祖景帝子。二月甲寅,立為廣川王,四年,徙趙,六十三年薨。征和元年,頃王昌嗣,十九年薨。本始元年,懷王尊嗣,五年薨。
地節四年二月甲子,哀王高以頃王子紹封,四月薨。元康元年,共王充嗣,五十六年薨。元延三年,王隱嗣,十九年,王莽篡位,貶為公,明年廢。
平干征和二年,頃王偃以敬肅王小子立,十一年薨。
元鳳元年,繆王元嗣,二十四年,五鳳二年,坐殺謁者,會薨,不得代。
長沙定王發景帝子。三月甲寅立,二十八年薨。元朔二年,戴王庸嗣,二十七年薨。天漢元年,頃王附朐嗣,十七年薨。晉灼曰:「附音符。」師古曰:「附讀如本字。朐音劬。本傳作鮒鮈,其音同耳。」
始元四年,剌王建德嗣,三十四年薨。黃龍元年,煬王旦嗣,二年薨,亡後。
初元四年,孝王宗以剌王子紹封,三年薨。永光二年,繆王魯人嗣,四十八年薨。居攝二年,舜嗣,二年,王莽篡位,貶為公,明年廢。
膠西於王端景帝子。三年六月乙巳立,四十七年,元封三年薨,亡後。
中山靖王勝景帝子。六月乙巳立,四十二年薨。元鼎五年,哀王昌嗣,二年薨。元封元年,穅王昆侈嗣,二十一年薨。師古曰:「穅音與康同,穅,惡謚也。好樂怠政曰穅。它皆類此。」
征和四年,頃王輔嗣,三年薨。始元元年,憲王福嗣,十七年薨。地節元年,懷王脩嗣,十五年薨,亡後。廣德鴻嘉二年八月,夷王雲客以懷王從父弟子紹封,一年薨,亡後。
廣平建平三年正月壬寅,王漢以夷王弟紹封,十三年,王莽篡位,貶為公,明年廢。
膠東王景帝子。四年四月乙巳立,四年為皇太子。
臨江愍王榮景帝子。七年十一月己酉,以故皇太子立,三年,坐侵廟壖地為宮,自殺。
廣川惠王越景帝子。中二年四月乙巳立,十二年薨。建元五年,繆王齊嗣,四十五年薨。征和二年,王去嗣,二十二年,本始四年,坐亨姬不道,廢徙上庸,予邑百戶。師古曰:「忿怒其姬,亨煮而殺。」
地節四年五月庚午,戴王文以繆王子紹封,二年薨。元康二年,王汝陽嗣,十五年,甘露四年,殺人,廢徙房陵。
廣德元始二年四月丁酉,靜王榆以惠王曾孫戴王子紹封,四年薨。
居攝元年,王赤嗣,三年,王莽篡位,貶為公,明年廢。
膠東康王寄景帝子。四月乙巳立,二十八年薨。元狩三年,哀王賢嗣,十四年薨。元封五年,戴王通平嗣,二十四年薨。始元五年,頃王音嗣,五十四年薨。河平元年,恭王授嗣,十四年薨。永始三年,王殷嗣,二十三年,王莽篡位,貶為公,明年廢。
六安元狩二年七月壬子,恭王慶以康王少子立,三十八年薨。
始元四年,夷王祿嗣,十年薨。本始元年,繆王定嗣,二十三年薨。甘露四年,頃王光嗣,二十七年薨。陽朔二年,王育嗣,三十三年,王莽篡位,貶為公,明年廢。
清河哀王乘景帝子。中三年三月丁酉立,十二年薨,亡後。
常山憲王舜景帝子。中五年三月丁巳立,三十二年薨。元鼎三年,王勃嗣,坐憲王喪服姦,廢徙房陵。
真定元鼎三年,頃王平以憲王子紹封,二十五年薨。
征和四年,烈王偃嗣,十八年薨。本始三年,孝王申嗣,三十三年薨。建昭元年,安王雍嗣,十六年薨。陽朔三年,共王普嗣,十五年薨。綏和二年,王楊嗣,十六年,王莽篡位,貶為公,明年廢。
泗水元鼎二年,思王商以憲王少子立,十五年薨。
太初二年,哀王安世嗣,一年薨,亡後。
三年,戴王賀以思王子紹封,二十年薨。元鳳元年三月丙子,勤王綜嗣,三十九年薨。永光三年,戾王駿嗣,三十一年薨。元廷三年,王靖嗣,十九年,王莽篡位,貶為公,明年廢。
右孝景十四人。楚、濟川、濟東、山陽、濟陰五人隨父,凡十九人。
師古曰:「此表列諸王次第與本傳不同者,本傳因母氏之次而盡言所生,表則敘其昆弟長幼。又臨江閔王封時年月在後,故不同也。它皆類此。」
齊懷王閎武帝子。元狩六年四月乙巳立,八年,元封元年薨,亡後。
燕剌王旦武帝子。四月乙巳立,三十七年,元鳳元年,坐謀反,自殺。廣陽本始元年五月,頃王建以剌王子紹封,二十九年薨。
初元五年,穆王舜嗣,二十一年薨。陽朔二年,思王璜嗣,二十一年薨。建平四年,王嘉嗣,十二年,王莽篡位,貶為公,明年廢。
廣陵厲王胥武帝子。四月乙巳立,六十三年,五鳳四年,坐祝詛上,自殺。初元二年三月壬申,孝王霸以厲王子紹封,十三年薨。建昭五年,共王意嗣,十三年薨。建始二年,哀王護嗣,十五年薨,亡後。
元延二年,靖王守以孝王子紹封,十七年薨。居攝二年,王宏嗣,三年,王莽篡位,貶為公,明年廢。
高密本始元年十月,哀王弘以厲王子立,八年薨。
元康元年,頃王章嗣,三十四年薨。建始二年,懷王寬嗣,十一年薨。鴻嘉元年,王慎嗣,二十九年,王莽篡位,貶為公,明年廢。
昌邑哀王髆武帝子。天漢四年六月乙丑立,十一年薨。始元元年,王賀嗣,十二年,徵為昭帝後,立二十七日,以行淫亂,廢歸故國,予邑三千戶。
右孝武四人。六安、真定、泗水、平干四人隨父,凡八人。
淮陽憲王欽宣帝子。元康三年四月丙子立,三十六年薨。河平二年,文王玄嗣,二十六年薨。元壽二年,王縯嗣,十九年,王莽篡位,貶為公,明年廢。師古曰:「縯音羊善反。」
東平思王宇宣帝子。甘露二年十月乙亥立,三十二年薨。鴻嘉元年,煬王雲嗣,十六年,建平三年,坐祝詛上,自殺。元始元年二月丙辰,王開明嗣,立五年薨,亡後。
中山元始元年二月丙辰,王成都以思王孫桃郷頃侯宣子立,奉中山孝王後,八年,王莽篡位,貶為公,明年,獻書言莽德,封列侯,賜姓王。
居攝元年,嚴郷侯子匡為東平王。
楚孝王囂師古曰:「囂音敖。」
宣帝子。十月乙亥,立為定陶王,四年,徙楚,二十八年薨。陽朔元年,懷王芳嗣,一年薨,亡後。
陽朔二年,思王衍以孝王子紹封,二十一年薨。元壽元年,王紆嗣,十年,王莽篡位,貶為公,明年廢。
信都綏和元年十一月壬子,王景以孝王孫立為定陶王,奉恭王後,三年,建平二年,徙信都,十三年,王莽篡位,貶為公,明年廢。
中山哀王竟宣帝子。初元二年二月丁巳,立為清河王,五年,徙中山王,十三年薨,亡後。
右孝宣四人。燕王繼絕,高密隨父,凡六人。
定陶共王康元帝子。永光三年三月,立為濟陽王,八年,徙山陽,八年,河平四年四月,徙定陶,凡十九年薨。陽朔三年,王欣嗣,十四年,綏和元年,為皇太子。
中山孝王興元帝子建昭二年六月乙亥,立為信都王,十五年,陽朔二年,徙中山,凡三十年薨。綏和二年,王箕子嗣,六年,元壽二年,立為皇帝。
右孝元二人。廣陵繼絕,凡三人。孝成時河閒、廣德、定陶三國,孝哀時廣平一國,孝平時東平、中山、廣德、廣世、廣宗五國,皆繼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汉王侯世系表
二十五史-汉书卷十四???诸侯王表第二
漢書卷五十三  景十三王傳第二十三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三百二十八卷
●卷二百六十五 封建考六
班固《漢書》(《前漢書》)傳·景十三王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