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术论坛不应赶“微博”的时髦
  近年来,网络技术和微博媒体的发展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现在的会议,听众不仅仅要用耳朵听,还要用眼睛看,用脑子想。一个新潮的做法是,听众面前不仅仅摆一块供演讲者使用的屏幕,用来展示演讲者发表的内容,还专设一块屏幕,用来发布微博,供会场内外的听众和观众发布相关的看法和建议。如果说,有关明星或新产品发布的会议,或许这样的互动会有重要的影响,但学术论坛是否也要如法炮制,倒是值得商榷。

  最近,一位外国学者和笔者谈起他在国内一个论坛上的感受。作为一个特约演讲嘉宾,他正在专心演讲的时候,突然会场的一角出现了笑声,笑声越来越大,加入的人越来越多。起初他以为是自己的幻灯片出了问题,仔细审视之后,并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妥,至少没有发现可以令人发笑的东西。他注意到人们的目光焦点是另外一个屏幕,而他发现另一屏幕展示的内容不是自己的幻灯片。他硬着头皮把演讲作完,但心里很不舒服。会后一打听才知道,听众发笑是场内外听众和观众发来微博造成的。

  笔者也曾有类似的经历。一边听着演讲者精彩的演讲,而眼睛看到的却是“老师你真帅喔!”、“我顶!顶!顶!”。更有甚者,里面还有人发布广告,“来xx度假村感受一下吧!”如果说,微博的内容是针对演讲者的,那演讲者当时往往是看不到的,或者根本不会留意,因此,不能进行针对性的回复,甚至不可能说一声谢谢,更不用说反驳了。有人称这是“互动”。其实,“互动说”难以成立,因为这种“微博”往往是有来无往的。

  笔者并不主张大家在学术论坛上一定要板起面孔来照本宣科。搞得活跃一些、生动一些,演讲者能够与听众互动,是非常有益的。但所做的事情一定不要搞花样、求热闹。利用高科技、新媒体的目的是增效,是希望取得一些传统方式难以达到的良好效果,而不是增笑,更不能是搞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演讲卡壳了怎么办
上台演讲紧张感很严重怎么解决?
演讲不宜太长
《话语操纵术》
演讲的框架决定演讲的表现
演讲成功的秘诀 成功演讲的窍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