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确社会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主要任务(2)

明确社会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3-10-16 10:53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我有话说10人参与
  社会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一)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制

  1.加大公共服务政府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与公共服务发展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大幅度增加公共服务投资,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财政对公共服务投入的正常增长和经费保障机制,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支出增长幅度,稳步提高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比例。财政新增公共服务投入主要用于农村、基层、中西部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促进城乡、区域公共服务协调发展。

  

  2.建立健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发展的良好机制。公平开放市场准入,凡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公共服务领域,均允许私人营利和非营利组织参与。出台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营利和非营利公共服务。

  3.统筹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总体规划和重大专项规划的编制实施工作,发挥规划的引导和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研究明确社会发展战略、主要任务和战略措施,促进城乡、区域间公共服务均衡布局和协调发展。按照各地实际和公共服务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地配置公共服务资源。

  4.深化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公共服务的受益范围,明确各级政府在公共服务发展中的职责和事权划分,并确保事权与财力相对等,建立健全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统一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多层次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完善政府绩效考核办法,将公共服务发展指标、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公平性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二)构建新型社区管理体制

  1.社区管理体制改革需要通盘考虑和整体设计。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牵涉到从中央到地方的职能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如党建、组织人事、财税体制等,这不是一社区、一街道、一区所能掌控的,需要在更高层次乃至全国层面有所作为,这是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能够顺利推进的关键。

  2.社区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多样化模式。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既要在改革理念、法律法规、制度规范等方面做到一致性,同时在体制机制设计上要考虑多样性需求,如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差异、老旧小区与新兴小区的差异、民族社区的特殊性、居民需求的差异等,不可能做到一刀切和模式统一。

  3.社区管理体制改革需要转变基层政府职能。街道和社区应逐步减少乃至不承担经济职能,以便于将全部资源和精力投入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去,同时也需要有制度化的人力资源支持和经济基础,这需要有更高层次的整体设计和总体安排。

  4.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关键要解决好资源配置。财权和事权相匹配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只有让更多的资源下沉到社区,才能更好地激发社区的积极性。相关行政部门在安排相关工作任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基层的资源承载能力,切忌私自给基层派活,同时在资源配置上给予基层一定的自主权,使基层根据自身需要来灵活使用。

  (三)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社会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培育社会组织应遵循分类对待的原则,针对组织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政策。为配合政府转型和推进公共服务建设,在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的同时,要培育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通过完善社会组织的管理法规,完善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全社会特别是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管理和监督。要加快制定《社会组织法》,对各类社会组织的发展作出法律规范,做到依法管理、自主发展。

  (四)完善公共安全管理体制

  完善公共安全管理体制要重点保障四个领域:一是食品药品安全,要制定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监管执法,加强基层快速检测能力建设,强化基本药物监管。二是生产安全,要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安全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健全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实行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整改效果评价制度,深化煤矿、交通运输等领域安全专项治理。三是社会治安防控,要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特殊人群安置、救助、帮教和管理工作,加大社会治安薄弱环节、重点地区整治力度。四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建立健全各级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提高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公共安全管理体制贵在制度建立,重在贯彻落实,尤其需要各级政府切实担负起指导、协调和主体作用。

  (五)健全社会诚信机制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是一项全面系统、复杂的工程,单靠某些部门、某些措施无法完成,必须得到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通力合作。第一,要建立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具体措施包括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和执法力度,建立信用征集、评价、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数据库,推进社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发展。第二,要深化和完善政府信用建设,具体措施包括改革政府行政方式,提高政府运行透明度,强化公务员的诚信意识,提高政府公信力。第三,要健全企业诚信机制和个人诚信机制,建立信用档案,完善信用评估体系,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加大失信惩罚力度。第四,要营造弘扬诚信氛围,倡导“诚实守信者光荣、欺诈失信者可耻”,通过表彰鼓励、税费优惠等形式鼓励诚信行为,并将外在惩罚和内在自我约束结合起来。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社会管理弱在哪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领域是什么
推进江苏社会治理 重心下移的建议
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成都实践
农村基层治理机制问题与“政经分离”改革 |经济|投资|改革
十八大以来城乡基层治理的新方向、新格局与新路径
服务朝下延 幸福往上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