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仙游桥话

我走过许多地方,也看过许多桥梁。我领略过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澳大利亚的悉尼港大桥、日本的濑户大桥;欣赏过世界上最长的我国当代杭州湾跨海大桥;参拜过世界上建造最早的我国古代石拱桥赵州桥。它们高悬低卧,形态各异,造型奇巧,无不令人羡叹。

2010年伊始,走进仙游县,我又有了意外的欣喜和惊诧。在木兰溪仙游区段上,桥梁竟多达24座,有现代桥、近代桥和千年古桥。在这些桥梁中,有雄伟刚劲的梁桥、优雅柔美的拱桥、轻盈活泼的悬桥,当今桥梁的三种基本类型在这里一应俱全。诚然,它们名气不大,却各展风姿,熠熠生辉。沿着木兰溪,有如饱览一幅桥的风景画、阅读一本仙游的桥史,令人激动不已,仙游可誉为“桥之乡”。

古桥余韵

仙游县背靠大蜚山,发源于西苑乡仙西村的木兰溪,自西蜿蜒东来,县城顺趋木兰溪,有着悠久的建桥历史。据

《莆田市志》记载:仙游“凡为渡处皆架石为梁,而乡下诸沟旁午相贯亦皆为石梁,于是平地始为通衢焉”。早在唐代咸通三年(862年),在今度尾镇就建有南田桥,此后,宋代建44座,元代建2座,明代建25座,清代建28座,这些桥多为石梁桥、石拱桥,也有木梁板桥和木亭桥。现县内跨木兰溪保存有3座宋代古石桥:石马桥、南门桥和金凤桥。它们经千年风雨洗礼,尽显古朴苍劲之神态,散发着历史文化气息,表现出鲜明个性。

古桥今用。位于盖尾镇石马村的石马桥,是全石结构的板桥,桥全长172米,桥面宽2.3米,有22孔,桥身蜿蜒曲折,如卧波游龙,只有细看记载着沧桑岁月的斑驳立面,才感到千年的存在。清乾隆《仙游县志》记载:“石马桥在县东,往郡孔道,宋嘉定间陈谠命僧师杰同募建,上覆以亭。”元未,古桥被大水冲坏,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重修,1958年又被洪水冲坏3个桥墩,县政府拨款修复。桥墩用大青石整齐叠砌,两头尖尖酷船,中间微凹,工艺精湛,呈不等距离不规则的弧形排列,这是原来建桥时刻意设计的,这样当河水泛滥时,桥身能更好地抵御洪水。位于鲤城镇柳坑街,与之相距不远的古南门桥,又名升仙桥、仙溪桥,俗称南桥,宋绍光八年(1138年)由仙游人广东肇庆府太守陈可大三兄弟捐资倡建。元、明、清、民国,先后10多次重修,但桥墩仍保持宋建特色,为桥长176米,宽5米,19孔石梁桥。由于南门溪水急,流量大,建桥时上至虎啸潭,下至五帝庙水底和两岸,都用大石板铺砌,起防洪作用,现在桥下我们尚可见到堆放着不少似乎杂乱无章的乱石板、石墩,民间传说是仙石,桥底基座巨石上还留有“仙人”脚印,无人动用。北宋时期桥基多采用“筏形基础”,南宋用“睡木沉法”,十分注重桥基础整体结构,桥墩显得格外均匀和谐,是3座古桥共同的一个技术特点。千年古桥至今还在使用,我们不得不对当年造桥师的技艺赞叹不已。

捐资建桥。在仙游,集资建桥,造福民众,成为一种良好风尚,历来被民众所推崇。每当一座桥建好后,都在桥头树“功德碑”,立碑记事形成桥俗。在南门桥头石碑上就刻有两副对联:“修桥为五湖便利,筑路因四海周旋”;“捐资聚石为桥,利行旅通往来”。对此明御史林兰友有诗赞日:“谁造南桥渡,常悬半天虹;往来无病步,童叟颂丰功”。在石马桥与南门桥中间的金凤古桥,最早修建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年),初名安利桥,明成化元年(1465年)起历经7年重建,先后更名为卧龙桥、青龙桥、起龙桥,后经明清历代多次修建,又先后改名为登瀛桥、惠德桥、金凤桥,现存为清雍正八年(1730年)修建的古桥,桥长110米,宽2米,11孔梁桥。“惠德桥”就是百姓感恩关玉成知县建桥有功,立碑“爱民父母关公乘马”而得名。

桥头立市。古桥都建在四方要冲之地,石马桥北端是石马村,自古以来就是木兰溪北岸的一个集市;金凤桥是通往莆田主干道的路口;南门桥位于县城南熏门,桥头茶楼酒肆,开店设铺,自然形成街市。如今桥头尚存石板,仍依稀可见当年的繁华,保留着曾经的历史骄傲。驻足观瞻,桥上景物目不暇接:桥头上一对精美石狮、栏柱上大力士石雕、桥上莲桃顶石雕柱;桥栏中间位置石牌浮屠石雕佛像;桥扶栏边供人憩息纳凉的石板条凳;在石马桥南端还有一匹石马,长1.3米,高1.6米,造型美观,昂首顶立,栩栩如生,妥帖地和桥融在一起。透过桥头硕大的古榕树眺望,可见五帝庙、显圣堂、石马寺(文昌庙)和观音亭。“桥头立市,庙寺护桥”,成为仙游古桥一大特色。

路通桥连

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仙游在经营城市中,注重路桥先行,在木兰溪上,涌现出一串大桥群,连通着一条条国道、省道、县乡村道。历史和现实在这里神奇地交织在一起:1974年县政府在相距古“南门桥”不到百米处,建成新“南门大桥”,又叫“城关大桥” “解放大桥”。1992年在古“金凤桥”旁边,竣工新“金凤大桥”。1993年在古“石马桥”不远处,又完工新“石马大桥”。新桥建后,古桥改为步行桥,新桥古桥并排,遥遥相望,今古奇观。

沿着木兰溪往东,除了“二石(马)”“二金(凤)”“二南(门)”姐妹桥外,城东“杉尾”“昆山”“象塘”“玉田”四座大桥处在下游,溪面宽,水量大,都是桥长超过200米,孔距超出30米的大桥。前三座是“石拱桥”,今年5月竣工的玉田大桥是9跨“箱梁桥”,桥面宽30米,是至今木兰溪跨桥中,桥面最宽的一座桥。玉田大桥建成后,进一步提升区位优势,成为与莆田市交界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为建宝泉工艺产业园、新型建材科技园、塑料再生园、民营创业园和鲤南工业集中区,创造了有利条件,打下坚实基础。

在城西面,同样举目皆桥,有“两台”(乌台大桥和西台大桥)、“两三”(三钟大桥和三会大桥)、“两溪”(白溪桥和溪口桥)、石牌兜桥和中岳人行桥。除中岳和白溪桥分别是板桥、梁桥结构外,其他桥都为石拱桥。鲜为人知的是,1958年仙游糖厂建有运输甘蔗的专用铁路,有一座铁路桥跨过木兰溪,1991年改铁路火车为公路汽车运输,桥才退出历史舞台。城西的大桥都是在改革开放后建成,极大地改善了仙游西面的交通状况,为建设“仙游县城中心区和鲤北工业集中区”,奠定了基础。

县建设局黄明琳和交通局阮俊杰副局长向我介绍,仙游桥多,自古以来还有桥名繁多的特点,同一座桥有多个桥名,桥名表达人们美好心愿,讲究吉祥。1998年3月竣工的“仙游大桥”,位于鲤城中轴线上,接通南北两岸的鲤城商贸“825大街”,南依三郊公路,与北岸龙仙路和南岸城南路交叉,是县城主要交通枢纽,人们亲切称它为“彩虹大桥”“兰溪大桥”“兰桥”,为纪念县城8月25日解放日,人们又称它为“825大桥”。这是仙游第一次用三向预应力工艺施工,三拱大跨度钢管混凝土中承式结构桥,是木兰溪仙游跨桥中,唯一的“悬索桥”,全长213米,路宽24米,有两条各1.5米宽的人行道,中间3个桥墩跨度各64米,桥面两旁各有3个高大金黄色半圆拱,桥的上下部和基础融为整体的悬索结构,形成简明利落的外形,桥上车水马龙,现在是仙游县标志性建筑物,仙游的一张名片。

同时,仙游桥命名又注重指位性,多以附近地标名称命名。新里大桥,是北接鲤城龙仙路、南连仙梅公路的箱梁桥,旧桥1968年称“胜利桥”,2009年7月重建竣工,由于“新里”和“城西”莆仙语是谐音,开始都称谓“新里大桥”,因桥在县城西面,现在正式刻桥名“城西大桥”。1983年竣工的霞苑大桥,位于仙游大桥上游一公里霞苑村,北接园滨西路,南接龙华、赖店,是鲤南乡镇重要通道,指位性很强。同时,桥南头有座妈祖庙(仙霞官),宫大门有两副对联:“源溯湄洲同一脉,灵分仙霞祀千秋”“座离面坎水火既济,右虎左龙东西和谐”。2009年11月4日为庆祝《妈祖信俗》列入“世遗”,湄洲妈祖金身从涵江巡游到仙游,晚驻仙霞官,热闹非凡,霞苑大桥成了名桥。路通桥连,桥名指位准确,既体现所在位置,又兼顾人文历史的传承和文化品位,是很科学的。

架桥拓城

仙游这座县城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变化着,街变宽,楼变高,桥变多,木兰溪上的桥连通鲤城南北,不断涌现出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和创业园区,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快,日趋繁荣现代。

近年,仙游县城实现“东进、西延、南拓、北扩”城市格局,以仙港大道为主轴,拓展纵深腹地,凸显区位优势,努力构建仙游生态旅游经济区、县城中心区和经济开发区。其中,“仙港大桥”接通26公里的仙港大道,成为县重点工程,是仙游第一座“斜拉桥”,全长817米,主线桥长664米,双向6车道,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单塔扇形双索面斜拉结构,分左、右幅,反对称布置,主塔高22米,每个扇形索面对称布置6对斜拉索,突出城市风貌和建筑特点,成为仙港大道上的地标建筑。这座气势宏伟的大桥,今年五一节完工后,仙港大道可接通324国道、省道秀里线、省道201线、福厦高速公路,把占仙游面积近三分之二的地域连成一片,形成开发区、中心城区半小时经济圈,同时对外与滨海大道、福厦铁路和莆永、沈海复线、兴尤高速公路对接,全面打通快速通道。在全县的路网建设中,仙港大桥可谓重中之重。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城市在变,生活在变,桥的功能也变得丰富多样起来。过去,盖尾镇义店村没有桥,只有个渡口,两岸交通靠渡船摆渡,人们常说:“走遍天下路,难过兰溪渡”。2005年12月政府为民办实事,实现“渡改桥”,由省市县村集资建起一座长360米,宽3米的梁式桥,从此结束了仙游渡船摆渡的历史。2009年12月,润家房地产公司在地产开发中,自建起一座“润家人行桥”,桥长200米,桥面宽5米,为进出鲤南住宅区的人们提供了方便,也为木兰溪增添了一座景观桥。

几年来,仙游的公路网从原先的“工”字形路网,发展成为现在的“王”字形、“田”字形、“曲”字形路网,“路通桥连,架桥拓城”,我们不能不被这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一座座大桥而感动。时光倏然而过,我们结束沿木兰溪访桥一天的行程。返回城关时,华灯初上,木兰溪两岸的彩灯,灿若繁星,大桥在溪水、灯光的衬托下,流光溢彩,更显得华丽高贵,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梦幻般的色彩,记录时代的特征。桥,不仅仅是路的延伸,更是连着过去、现在和未来。(蔡天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义行善举、誉满乡里的陈可大,捐献巨资,主持建造仙游县仙溪桥
中国桥梁文化的缘起与传承
仙游县鲤城境内桥梁概览
中外古代桥梁文化的比较
【历史】由濑溪古桥说文化遗存
仙游一座近千年古桥仍在使用!背后传说、桥墩上皇帝题的碑文,增添神秘色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