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民卖菜难,百姓买菜贵,农业的未来是这样吗?
在蔬菜流动环节有这么一个奇怪的现象:农民卖的很便宜甚至不赚钱,蔬菜的零售价却很高。正所谓“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现在的情况却是全伤。究竟真相是什么?是农民矫情?还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内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探讨

1. 农民盲目跟风、盲目的扩种

对于之前销售好的蔬菜,农户会大面的扩大种植面积,增加产量,导致蔬菜存量多。全国大葱滞销成灾,山东省和河南省地区大葱低到两角,连工人的工资都付不起,而这一切都源于去年大葱的好行情。

2. 农民的销售渠道专一

农民的蔬菜销售主要以被动销售为主。当市场的行情不佳时,批发商采购的价格会降至冰点,种植户一旦丧失了原有的销售渠道,便会无从下手。

3. 种植的产品缺乏竞争力

农户种植的产品单一,没有品牌,缺乏竞争意识。据统计,相对而言,低端蔬菜更容易出现滞销现象,所以当白菜、萝卜等蔬菜因获得相对丰厚的利润后,农户的积极性远高于相对比较难种植的豆角和茄子等蔬菜。

4. 物流销售渠道的单一和不可控性

蔬菜价格下滑时,批发商不愿意买进更多的农产品时,农户手中的货源也很容易发生滞销。这样很多人要问,农民为什么不直接去城市里卖菜呢?这样城里人既能吃到新鲜蔬菜,价格还便宜。这里面有很多原因,首先农民的信息跟不上,他们甚至不了解城市里菜的价格,只知道自己菜的产量如何。其次,农民进城里卖菜没有固定的摊点,只能沿街叫卖,城管能放过他们吗?反过来讲,所有的菜农都去城里卖菜,会给城市的交通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农民只好选择把蔬菜卖给菜贩。

那为什么会出现城里超市价格贵、农村蔬菜会滞销的情况呢?
那我们就来探索一下为何零售的蔬菜价格高?

菜价虽高,消耗问题大。从田间到消费市场,总有一部分消耗,且菜贩买到的蔬菜,不一定就能当天卖完,如果保鲜不好,就有一部分要扔掉。这扔掉的部分,也是损失,所以利润往往就是消耗在这些方面。流通环节多,推高价格。蔬菜要到达消费者手中,一般要经过好多环节,例如:农民(1元)—蔬菜批发商(1.3元)—蔬菜零售商(1.5元)—菜市场(1.8元)—消费者,同时运输中的运费也是一笔不少的开销,再加上损耗,到消费者手里翻番是最少的。


农民虽然没有各种投入,但是要流很多血汗,每个人生活都不容易,我们应该互相理解,互相体谅。总的来说,导致高菜价的原因有很多,农民朋友不想背黑锅。笔者在此建议农民朋友不要盲目种植某一种蔬菜,当供给量大大超过市场需求量时,这种蔬菜的价格会很低,甚至都卖不掉,例如就像去年辣椒可以卖到4-5元一斤,而今年最低的时候2-3毛还没人要,这么巨大的差距都是盲目跟风种植造成的蔬菜的价格不是按出工用工多少定价的和成本多少来定价的。而是按供求关系来定价。供大于求蔬菜就会价格低、需大于求蔬菜就会价格高。所以建议农友们还是不要跟风,结合自己的种植经验和实际的情况去选择种植蔬菜的种类。

结语:另外部分地区的大棚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农村产业结构必须进行调整。靠着传统的种植模式已经跟不上了时代的发展。因此必须更新观念更换品种。实施先进技术,产出优质果品。才能提高效益

由于大群人数超过100人只能邀请才能进群,想进菜农群的菜友们请加菜农圈的官方微信拉你进群!

也欢迎拉我进你的群,每天都会报菜价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蔬菜滞销”怎么治?滞销怪圈的出路在哪里?
[经济杂谈]天涯观察第143期:菜价暴跌,该如何发起“卷心菜革命”?
山东菜农因菜贱自杀 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的背后
【营销有道】蔬菜如何打造 “劳斯莱斯”价格,让产品不再愁……
大白菜,菜农卖得亏市民买的贵
欠发达地区的“蔬菜险”如何走得更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