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蔓草纹双欢好合玉质印色池
       印泥盒,也称印色池,存放印泥的器物。现在多为瓷质,呈扁圆状,其盒盖取苍穹圆隆,既端庄秀丽,又不粘黏印泥,实用美观,以为通用。

       然考印泥的历史,隋唐时期,以水调朱砂,印在纸上,此为印泥的雏形。元代开始用油调朱砂,或许直到明代,书画用印色,有用蜂蜜敷朱,清初,虽有改进,仍易褪色,不耐久藏。直到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相传魏长安以“八宝药膏”改良制成八宝印泥,颜色鲜艳,芳香四溢,永不脱色,愈久愈红,取名“丽华斋”,由此,印泥才真正从液体状改变为膏泥状。盛物的改变必然使器物随之而变,此常理使然。依次推测,印色在液体状的时期,存放的器物形状与当今不同就不难理解了。那么,印泥盒形制的变化应该以八宝印泥出现为分界线。

       书画纸上铃印有唐“贞观”以为最早,而流行当在元代,所以,印泥盒的大量使用应该在此以后。有资料记述:“为了防止油料的挥发,宋以后以妇女存放水粉胭脂的瓷质粉盒作为保存印泥之器,出土的各种实物也证实了此观点,专门为盛印泥的各色各式的印泥盒应从宋以后大量流行。”从明代的文房用品记载来看,印泥盒在明朝是日趋文人化的时代。从实用角度出发,大多认可瓷质最佳,但也没有阻挡文人以玉、石、竹、木、角、漆、金、银、铜、铁、象牙等材质制器,材质的多样性,正体现了趣味追求的丰富多彩。造型与形制一样也呈现出纷繁的变化,以扁圆矮小为常见,也有方形、桃形、葫芦形、蟹形等特异造型,反映出使用者各异的兴趣爱好与审美意蕴。

       玉质文房用品一直为世人所关注,因为玉在中国文人心底占据着崇高的地位,体现着比德与玉的精神追求。玉砚与石砚相比,实用性大不相如,但有玉砚在案,顿觉晶莹。同样,玉质印泥盒与瓷质相比,古人早就发现其湿气太盛,然而明清之际,皇室多以玉制盒,文人也以拥有玉质为尚,象征意义远远高于实用目的,可能也是文房用品的特点之一。

         文房制器,一般大不盈尺,小不足寸,以满足远观近取的不同需求,往往很注重材质的选择。竹木清新高洁,金银雍容华贵,珐琅华丽多姿,铜则古朴沉着,尤以玉质典雅温润最受文人的推崇与喜爱。

        此印泥盒青白玉质,方正之形,上盖轻小,阴刻一日在天,双獾首尾联结捕蛇,谐意双欢好合(盒),盒体四边阴刻蔓草纹,连绵不断,暗寓生生不息,与上盖纹饰相得益彰,正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具体表现。盒体以钻孔替代花叶,延续镂空雕的余韵;盖与盒体不是严密的母子口,仅仅是放置其上。色池平浅,显然没有顾忌印色与盒盖的粘连,可以推测当时所盛印色不是膏泥状而是水液或者油质,所以,此盒的制作年代当在元末明初之际。

       文房用品以明清为盛,宋元少见,观此盒,可窥早期印泥盒的形制,体味古人文房用器的雅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人雅士的情趣玩物,形似胭脂盒的印泥盒
二十五件书房雅器,是你减压的工具,让你的书房多些乐趣
随意而雅的生活 | 以情为料,以木为盘
印色和印色盒
文房器玩45种
张震:绝对鲜知的四十五种文房器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