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和珅自尽前,打开乾隆遗诏,不想“保命诏书”成三字“催命符”

1799年,乾隆帝驾崩,权倾朝野的权臣和珅却随着帝王的陨落陷入了人生最危难的困境。上台的嘉庆皇帝迅速采取行动,罢免了和珅的职务,查没了他的财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和大人成了一夜之间成了阶下囚。万念俱灰的和珅忽然想起乾隆皇帝生前赐给他的一份“保命诏书”。可打开诏书后,上面的三个字却令和珅泪流满面。

         
和珅算得上是根正苗红的满族贵族之后,大小锦衣玉食,是个饭来张口的大少爷,可天有不测风云,在他十岁那年,父母双双离世,他和弟弟被迫寄养在亲戚家中,成了寄人篱下的孤儿。
万幸,贵族的身份让和珅和弟弟能有机会学习。为了改变命运,小哥俩儿与其他富贵子弟不同,广泛涉猎各种知识领域,包括语言、文学、书法、绘画,成了名副其实的学霸。
         
         
         
         
         
         
在学校,和珅和弟弟表现出色,受到老师吴省兰的赏识。一次,著名诗人袁枚来访,对和珅印象深刻,甚至为他题诗,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尚书英廉听说后颇为好奇,一见之下对和珅青睐有加,不仅邀请他为家中写匾额,还向朝廷推荐他晋升为三等侍卫。
能由尚书大人亲自推荐,足见和珅的魅力,这一面成了和珅踏入官场的首秀,也成功让他成了皇帝的身边人。一次,一名囚犯越狱,乾隆得知后,随口表背诵了《论语》中名句以抒发内心的不满,可满堂侍卫和内官面面相觑,没人听得懂皇帝的意图,只有和珅立刻补充了下一句,这一手在满堂的武夫和文盲之中犹如耀眼的明珠,一下便赢得了皇帝的欢心,金口一开,和珅便被破格提升为一等侍卫。
随着时间的推移,博闻强识成了和珅在乾隆眼中的名片,之后,朝廷收到了六世达赖喇嘛的信函,满朝上下无人能读懂,和珅再一次独领风骚,依靠他多语言的知识,成功翻译了这份信函。
         
         
         
         
         
         
         
乾隆对和珅的才华赞叹不已,将他任命为喇嘛庙的负责人,并允许他参与设计和监督工程。
     
   
建好喇嘛庙后,乾隆皇帝对和珅越看越喜欢,始终将他留在身边,和珅成了乾隆帝宠臣。
和珅不仅拥有广博的知识,还精通察言观色。这项技能可能源于他年少时的艰难经历,不得不依靠观察亲戚的脸色来谋生,深怕一错就会被赶出门。
如今,他将这一技能用于了解皇帝的心思,以确保自己的地位和生活安稳,和珅善于迎合皇帝,甚至模仿皇上的字迹。他时刻准备伺候皇帝,甚至在皇帝要吐痰时,他都恭敬地递上痰盂。
在处理贪官李侍尧一事更是体现出他惊人的手腕。
         
         
         
         
         
李侍尧在位时,飞扬跋扈,贪赃枉法,几乎成了满朝文武的公敌,将李侍尧正法以明国法的呼声甚嚣尘上,只有和珅提出了暂缓处理的建议。
他早就看出,李侍尧虽然贪赃枉法,但其大部分财富早就上交内廷,这哪里是李侍尧贪赃,这明明是皇帝的小金库,满朝文武号称饱读经卷,却看不透皇帝的把戏,皇家用度何其庞杂,这哪里是杀李侍尧,明明是在断皇帝的财路。
果然,和珅一求情,乾隆立马顺水推舟,驳了众臣喊打喊杀的呼声,此时就此不了了之。乾隆他对和珅更加信任和依赖。此时的和珅正式进入了乾隆的核心生态圈。
或许是幼年坎坷的经历,让和珅的内心始终没有安全感,认为只有拥有无尽的权力和财富才能满足自己。为此,他开始不顾一切的从事非法商业活动和贪污。他天生具备商业头脑,在封建社会中,商人地位低下,但他可从来不受这种思想限制。
         
         
         
         
   
     
         
他开始投资煤矿,凭借对采矿业的独特理解,赚取了可观的财富。此外,他还涉足房地产领域,在社会动荡时期,他以较低成本买入大量土地,然后出租,赚取可观利润。他还亲自经营工商业,在自己的土地上开设当铺和银号,虽然称不上贪污,但以权谋私却是坐实了。
         
乾隆皇帝对和珅极为信任,将许多事务交给他处理,这为他提供了极佳的贪污机会。就连送交皇帝的贡品都被和珅挑挑拣拣的截留。乾隆皇帝成了冤大头,非但对此毫不知情,甚至还连连赞赏和珅工作出色。
随着乾隆日渐老迈,老皇帝决定传位给嘉庆,自己退居幕后,但大清的朝政仍然掌握在乾隆手中,嘉庆成了提线木偶,朝廷大事基本插不上手,还没有和珅掌握的权力大。
         
         
         
         
和珅也知道自己早已成了嘉庆皇帝的眼中刺,乾隆皇帝成了自己维持权势的唯一本钱,乾隆多活一天,自己就能多一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风光,他采取了"只报喜不报忧"的策略,各地暴乱灾荒统统只字不提,老乾隆活在和珅为其编织的梦幻泡影之中,活在自己千秋万代的美梦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乾隆皇帝的言辞变得含糊不清,只有和珅明白他在说什么。和珅成了乾隆皇帝的"唇替",他的话语代表着皇帝的意志,成了大清朝堂之上的二皇帝。由此看来,嘉庆皇帝想要铲除和珅真真的是顺理成章了!
乾隆一驾崩,嘉庆皇帝便切断了和珅与外界的联系,将他留在宫中处理国丧事务,以确保他无法离开。随后,嘉庆皇帝以和珅部下将领的玩忽职守为借口解除了他的职务,然后以贪污腐败为由将他革职。
         
         
         
几天后,他下令将和珅的家产充公,并将他逮捕入狱。风云突变,原本红极一时的大人物,短短几天变成了阶下囚,嘉庆犹嫌不够,原本计划将和珅凌迟处死以泄心头之恨,墙倒众人推,众臣揣摩圣意,一时间,请求凌迟和珅的奏折如雪片般飞入宫中。
监狱的环境异常恶劣,充斥着黑暗、潮湿和虫鼠。对于一直过着奢华生活的和珅来说,这是一种巨大折磨。 在困境中,和珅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他后悔当初的贪污和不留余地,但此刻,他只求能够生存下去。他想起了乾隆皇帝生前赐给他的一份“保命诏书”。 他请求觐见嘉庆皇帝,试图死中求活。嘉庆皇帝对此心存不屑,当众展示了乾隆皇帝的遗诏,上面只有三个字:“留全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和珅自尽前,打开乾隆赏赐的“保命诏书”,上面写着3个字
乾隆生前给和珅留下一道保命遗诏,和珅入狱后,打开一看他傻了眼
乾隆给和珅留有一道保命遗诏,当和珅入狱,打开后立即傻了眼
避暑山庄曾经出了件乌龙事件:竟然把皇帝的遗诏给写错了
和珅被赐死时,拿出乾隆的“保命诏书”,打开一看,惊出一身冷汗
乾隆死后还给和珅一个惊喜,令嘉庆难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