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棉衣里缝了一件宫廷重宝,随身携带26年,抗美援朝时上交国家
1950年,志愿兵出征朝鲜,全国人民纷纷捐款捐物。末代皇帝溥仪左思右想之后,撕烂了自己的贴身衣服,捐出一份稀世宝物。
在1950年的秋天,一场正义的战争在朝鲜半岛上打响了。为了援助朝鲜人民抵抗美国的侵略,志愿军奋勇出征,跨过鸭绿江,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场战争,不仅是为了保卫朝鲜的独立和主权,也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安全和尊严,是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霸权和侵略,是为了捍卫和平与正义。 在这场战争中,全国人民都团结一心,支持前线,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的人报名参军,有的人增产节约,有的人捐款捐物……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在这些爱国人士中,有一个人的捐赠,引起了全国的关注。他就是清朝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他捐出了一件他珍藏了26年的稀世珍宝——田黄三链章。田黄三链章是清朝乾隆皇帝的私人印章,是由一整块田黄玉雕刻而成的三块印章,这件玉器由一块上等的田黄玉雕成,分为三个印章,分别刻有“乾隆宸翰”、“乐天”和“惟精惟一”的印文,寄托了乾隆皇帝的政治理念和人生哲学。 这三个印章之间,用一条由田黄玉雕成的活动链条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既美观又实用。 .田黄玉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软宝玉,产于福建寿山,色泽如蜜,质地如脂,是印章中的极品。古时,田黄玉的价值与黄金相当,有“一两田黄一两金”的说法。现在,田黄玉更是难得一见,价值不菲,有“一两田黄万两金”的赞誉。 田黄三链章是乾隆皇帝的心爱之物,他常常随身携带,用来盖印在自己的书画作品上。乾隆皇帝是一位文武全才的皇帝,他不仅开创了“十全武功”,统一了多民族国家,还广泛涉猎文化艺术,编纂了《四库全书》,并亲自撰写了大量的诗词文章,展现了他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造诣。乾隆皇帝去世后,田黄三链章就成了清朝皇室的传家宝,历代皇帝都对它十分珍爱,视为国运的象征。溥仪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从小就受到了“章在,人在,章无,人无”的教育,也对田黄三链章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曾经说过:“田黄三链章是我祖先留给我的唯一的遗产,它是我生命的寄托,我不能失去它。” 溥仪的一生,可以说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的缩影。他在1908年登基,成为清朝的皇帝,但是他只享受了三年的皇权,就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中被迫退位。虽然仍然住在紫禁城,但是已经失去了实权,只能过着空虚的生活。1924年,他被军阀冯玉祥赶出了紫禁城,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他先后去了天津、日本、满洲,最后在1932年,被日本人扶持为伪满洲国的皇帝,成为了一个傀儡。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溥仪也被苏联红军俘虏,关押在西伯利亚的监狱里。1950年,他被引渡回国,交给了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他被送到了抚顺的战犯管理所,接受了长达十年的改造教育。在这期间,他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罪恶,放弃了对皇位的幻想,接受了新中国的思想和制度,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公民。 1950年,美国率领联合国军对抗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全中国的爱国人士都义无反顾地支持抗美援朝,无论是用金钱、物资,还是用鲜血、生命,都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溥仪对抗美援朝的消息感到震惊,他不敢相信,这个曾经被列强欺凌和分割的中国,竟然能够挺身而出,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对抗,保卫自己的主权和尊严。他深深地为自己过去的罪行感到羞愧和悔恨,他想要为自己的故土做些什么,哪怕是一点点。他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发现自己除了罪恶和耻辱,一无所有。他想起了他唯一珍藏的东西——田黄三链章。他缓缓脱下了贴身的棉衣,用力撕开了里面的衣服,将田黄三链章拿了出来。这件宝贝,陪伴了他26年,是他生命中的唯一的寄托,也是他最后的牵挂。 他看着它,心中有些不舍,但是他想到了志愿军的英勇,想到了祖国的需要,想到了自己的罪过,他咬了咬牙,将它交给了管理所的人员,表示他要将它捐献给国家。 管理所的人员一看到这件宝贝,都惊呆了。他们都知道这是清朝的国宝,是无价之宝,是历史的见证。他们不敢相信,溥仪竟然愿意将它捐出,他们都对溥仪的行为表示了赞赏和敬佩,也向上级汇报了这一情况。 不久,溥仪的捐赠就传遍了全国,引起了轰动。人们都对这件宝贝赞叹不已,也对溥仪的改造表示了肯定和鼓励。1950年10月,田黄三链章正式被捐献给了国家,这件宝贝被专家们称为“国宝中的国宝”,是中国古代玉器的代表作,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历史的见证。现在,田黄三链章被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中,带着历史沧桑和皇家风韵,成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点击举报。